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概要

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概要

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实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金融监管体系
所谓的金融监管体系就是一国的政府或其代理机构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制,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机构、风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要求,以及一系
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与过程。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在于金融市场它的不完善性,金融市场的失灵促使政府有
必要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

其失灵表现在:金融市场可能存在不完
全竞争,如垄断、不正当竞争,寡头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负外部效应严重;信息不对称
导致金融市场的低效率。

(三导致金融监管的现实原因
因为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所以面临的风险极多。

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
率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国家风险等。

并且,风险之间具有连锁效应,某一风险的发生极易引起风险的传导、扩散。

因此,实行严格的金融监管是非常有必要
的。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蕴藏在市场中的风险被加剧。

主要表现在:针对银行安全稳健经营的金融风险监管
几乎是一片空白。

中央银行的主要监管部门把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机构审批上, 而对其日常营运活动的监管则非常不够。

银行稽核或检查主要是一种中央银行政策
落实性检查, 而非现代意义上的银行风险监管。

银行的稽核或检查, 对违规、违章、违纪的金融机构的处罚等等, 都没有一套明确和规范化的标准,使得金融监管在实际操作中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所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二监管内容过于狭窄,不能实现完全有效地监管
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所有从业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所有业务经营活动。

我国目前的监管内容主要是市场准入监管中还存着重审批、轻管理、重传统的存贷业务。

轻表外业务及其他创新业务,重国有银行,轻其它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问题。

监管内容的狭窄,势必影响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会使监管无的放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