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滨江学院--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项目管理讲课教案

滨江学院--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项目管理讲课教案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报告要求
1目的与要求
1)预习软件项目管理理论课所学得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掌握软件项目规模、工作量、时间进度安排等预算公式和绘制工具;
2)通过试验要逐步提高运用软件工程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请借阅有关Microsoft Office Visio 系统或Microsoft Project 系统,预习甘特图、工程网络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技能;
4)按照实验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如发现拷贝、抄袭者严肃处理;
5)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于下周3前提交。

2 实验内容或题目
1.根据第十三章软件项目管理理论课所留补充习题(作为首选)或所讲例题或自己的兴趣选
择一软件项目(小题目),并进行适当的需求分析,绘制系统的数据流图(基本系统模型);
2.依据信息域特性对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进行估算;
3.按照项目的工序或过程模型对项目的任务或作业进行分解和工作量分配,并绘制工程网络
图,计算和标出关键路径,绘制甘特图给出该项目的时间进度安排。

3 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1,需求分析
(1)图书管理
①图书类别管理:增、删、改等管理。

②图书信息管理:新书入库,图书购入后由图书管理人员将书籍编码并将其具体信息录入
书籍信息表,及删改功能。

(2)读者管理
读者信息管理:录入,修改,删除,查询读者信息。

(3)流通管理
①图书借阅:读入借阅者证号,自动判断是否合法,然后通过扫描读入所需借阅的图书编
号。

②图书归还:通过扫描读入图书编号,自动识别图书证号。

同时提示读者已借书数、超期
图书应缴罚款等参考信息。

自动计算罚金。

③图书丢失、损坏处理:如果图书丢失或者损坏,根据罚款规则计算罚款,同时记录需要
出库的图书信息。

(4)统计管理:按类别统计借还信息。

(5)查询管理:管理员按不同方式查询,读者按不同方式查询。

2,绘制系统数据流图
图书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
3,依据信息域特性对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进行估算,
信息域5个特性:
输入项数:借书信息,还书信息,人员信息,其他维护信息。

输出项数:书籍,人员,借还表单信息,出错提示信息。

查询数:查询书籍信息,查询人员信息,查询借还信息
主文件数:书籍信息,人员信息,借还信息
外部接口数:扫描信息
UFP=(4*2+3*2)+(5+4*3)+(4*3)+(7*3)+(5*1)= 69
DI=1+2+3+1+4+2+2+5+2+3+1+1+4+1=32
TCF=0.65+0.01*32=0.97
功能点数FP= UFP* TCF = 66.93
开发本系统所需工作量:假设一个功能点需15行代码,共需1004行代码。

采用Boehm模型 E=3.2*(KLOC)^1.05= 3.2(人月)
估算开发时间 T=2.5*E^0.38= 3.9 (月)
4 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可以抓图粘贴)
(1)PERT图
关键路径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产品测试
(2)甘特图
需求分析甘特图:
概要设计甘特图
5 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软件项目管理就是在软件生命周期内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已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通过估算软件的规模,然后估算项目的工作量,完成期限和成本。

制定一个详细的进度表,以便监督项目进度并控制整个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