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十五讲-04

美学十五讲-04

第四讲 审美距离和移情
近代美学所侧重 的问题是:
“在美感经验中 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 样?”至于一般人所 喜欢问的“什么样的 事物才能算是美”的 问题还在其次。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对美的本质的探求
美感经验的研究

美感
个心 在 鸟旷 风 的神 和 声怡 日 音, 暖 特忘 的 别怀 时 清一 节 脆切 , ,, 眼 心时 前 中而 尽 恍觉 是 然得 娇 有某 红 所一 嫩 悟株 绿 。花 ,
郭 六

图上阳湖芳
中望红东
。,。,
云烟中苍翠的群山
细雨下葱翠欲滴的嫩叶
薄雾中宁静的村庄
夕阳下薄雾笼罩的湖面
《《 作 李
风王 品 可
(1907 1989)
《 细
雨羲《: 染 归之锺 牧》馗
雨 漓 江 》
》、》
、 《
细 雨 漓 江
《 牧 童 遥 指 杏
、 《 牧 牛 图

》花《
等村屈
等》原
。、》
——
幸霜疏众
有禽影芳
微欲横摇
吟下斜落
可先水独 山
相偷清暄 狎眼浅妍

,,,, 小
——
不粉暗占 梅
须蝶香尽
林檀如浮风

板 共
知 合
动 月
情 向
金断黄小
樽魂昏园
总之,距离说和移情说是研究美感情感因素的有影响的两种 理论。除情感外,美感还包括一系列其他心理因素,我们将 在第五讲中阐述。
结束语:
把我们的胸襟像一朵花 似地展开 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 了解它的意义 体味它深沉的境地
黄山谷:“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 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褚薛辈, 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 绳墨之外。”
苏轼:“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 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 矣。”
柳公权(778——865),字诚 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筋柳 骨”。字体方圆兼施,平正精确, 挺拔清朗,世称‘柳体“。 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 纪圣功德碑》。
巴 台 农 神 庙
●移情作用的定义
用简单的话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 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 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 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 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 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
一、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实体,而 是对象的形象。 二、审美的主体不是实用的自我,而 是观照的自我。 三、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 系,而是统一的关系。
波塞多尼亚的第一希拉神殿
爱奥尼式柱子比例修长, 开间比较宽,檐部比较轻, 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 柱础复杂,看上去富有弹 性, 爱奥尼式柱子纤巧而又柔 和。
科林斯式柱子的柱头宛如一棵 旺盛的忍冬草, 其余部分用爱奥尼式的。 直到希腊晚期才形成独特的风格。 忍冬草成为建筑的重要装饰题材。
罗 马 圆 形 斗 兽 场
移情说侧重主体—美是(有选择 性的)外物与人心相融合的结果
同形同构说侧重客体——美在外 物本身
挺端直孤此青开万题
如 壮 士
如 君 子
立 撑 鸿
根 邈 无
树 生 何
山 遍 沧
国 披 古
草 已 凉
画 松
胸身蒙倚峰海松露
——
李 商 隐
氏 借柳杨杨 淮 问条花柳 上 行折漫青 与 人尽漫青 友 归花搅着 人 不飞天地 别
冬 山 惨 淡 而 如 睡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荷兰画家。 代表作:《向日葵》、《鸢尾花》。 绘画风格:炙烈的色彩,如火的激情。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 世孙,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绘画风格:冷峭凝练、生硬狂猛。
主客融合,物我同一
由我及物—把我的感情移注于物 由物及我—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美感,其实不过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 往复回流而已
三、格式塔同形同构说
1、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诞生: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针对构 造主义心理学提出。格式塔是德语 Gestalt的音译,相当于英文 Configuration,含有“完形”、“整 体”、“全境”的意思,所以格式塔 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
不即不离
距离不及——实用功利 距离太过——不能欣赏和理解对象
二、移情说
●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
“那些无耻的石头又滚回平原” “矛头兴高采烈的闯进他的胸膛”
鲦子鱼非出游我从,容,安是之 我不鱼知乐也鱼!之乐?
古希腊建筑中主要的三种柱式: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 ◆科林斯柱式
多利克式柱子比例粗壮, 开间比较小,檐部比较重, 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 圆锥台, 没有柱础,雄强的柱身从台 基面上拔地而起。 粗壮的多利克式柱子收分比 较明显。
无归尽飞垂 名
——
依红游尽苏长空絮曾一乍三
淡 旧 板 冶 飘 小 条 凄 已 绾 树 到 眠 黄 晓 桥 章 零 恨 莫 切 为 灞 斜 秋 未
——
风空 台
纳 兰 容 若
残 月
湔 裙 人 去

倩 他
轻 折

萍陵阳时歇 凤离蝉节 卷别 更 叶咽















秋 山 明 净 而 如 妆
四、内摹仿
1、内摹仿学说简介 内摹仿说是移情说的一种 代表人物: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谷鲁

2、观点:摹仿和游戏是本能,审美活动中 二者联系在一起,摹仿是审美活动的主要 内容。审美的摹仿不同于一般知觉的模仿, 而是一种内模仿。
汤姆生在观照花瓶时 的反应:
“双眼盯着瓶底,双足就 压在地上。接着随着瓶底向 上提起,她自己的身体也向 上提起,随着瓶体上端展宽 的瓶口的向下压力,自己也 微微感觉到头部的向下压 力,……有一套完整的平均 分布的身体适应活动伴随着 对瓶的观照。” ——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 史》
3、内模仿的美学意义 指出了美感的生理基础,有人把它称为 审美筋肉论或者艺术生理学。
《多宝塔感应碑》
颜真卿(708——784),字清 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字体方严正大、雄浑拙朴、 大气磅礴,世称颜体,在书法 史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作品:《多宝塔感应碑》、 《大唐中兴颂》、《颜家庙 碑》。
3、观点:
自然物的运动、形状、 色彩是支配它们或创 造它们的力的作用的 结果。
人内在的感 情活动也受 到力的支配
如果外物中展示的力的式样和人的心理中 展示的力的式样相类似,即外部事物运动 和形状同人的心理同形同构,那么外物能 引起人相应的感情活动。外物本身就能表
现人的感情。
4、移情说与同形同构说的 区别
都只是欲念的满足 。
[俄] 艾伊凡佐夫斯基 《九级浪》
“如果危险或痛苦太紧迫, 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 而只是恐怖。 但是如果在某种距离之外, 或只受到了某种缓和, 危险和痛苦也可以变成愉 快。”
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 使用了“距离”这个术语。
北京著名画家 周智慧 油画
●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要保持距离
在上述例子中,筋肉运动起源于摹仿。筋肉 运动有时为了摹仿,有时为了适应,当外物 没有动作可摹仿时,感官就适应外物,产生 种种生理变化。下面我们以几首中国古典诗 词为例说明之。
一江卷惊乱三人故千浪大
时山起涛石国道垒古淘江
——
多如千拍穿周是西风尽东
少画堆岸空郎 边流 去
苏豪 雪


轼 《

壁物


《玄秘塔碑》
赵孟頫 ,字子昂,号松雪,别 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 (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 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 年十四,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 宋亡后,他作为南宋遗逸而仕元 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 夫,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 品,史满天下”。死后封魏国公, 谥号文敏。
字体秀媚圆润,袅娜轻盈。 《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 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 名天下”。
——宗白华



梅满一试彩飞
贺 子城川问笔云
铸 黄风烟闲新冉
《 时絮草愁题冉
青 雨 都断蘅

几肠皋

许句暮

虞 煜 向 恰愁 问只 在 雕月 故风 小往 了 春 东似 君是 栏明国 楼事 花 美 流 一 能朱 玉中 不 昨知 秋 江 有颜 砌 堪 夜多 月 春 几改 应 回 又少 何 人 李水多 犹放 帘翁
宋 人 陈
“王 画勃 栋诗
有 关
深 蝶 不诗 简 朝云 帘
深恋 深花 几中
卷云 留: 香
斋 海 棠
飞: 南 浦
的 诗
许: 久




诗云 云, :珠
句 :


“帘


隔暮


帘卷


花西


叶山


有雨


光。


辉”




●审美不涉及利害理论
18世纪德国美学家——康德 审美不涉利害——审美与功利、欲念无关。 《判断力批判》 区分了美感和快感 一般快感都要涉及到利害计较,
创始人物:韦特墨、考夫卡、库洛
2、阿恩海姆简介
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 美国著名心理 学家、美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库洛 的追随者,格式塔心理学最主要代表,毕 生从事教育和艺术心理方面的研究,颇有 成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