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美学十五讲

中国美学十五讲

《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这是一部以历史人文为基础讲述中国美学底蕴的书籍。
十五个章节在尽可能简练的环境下为我们详尽地从道、儒、禅、骚及
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讨论中国美学在知识之外(无言之美)、空间之
外(灵的世界)、时间之外(永恒之美)、自身之外(以小见大)、色
相世界之外(大巧若拙)追求美,总体形成了对生命超越美学范畴的
概论,涉及到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和养气五个基本范畴。书中于
讲述之中包含着对美学根源与气质的向往与追求,能让读者很好地了
解到中国美学的意义。
而这本书中为我感触最深的两节,乃《气化宇宙——气韵》与《四时
之外——刹那永恒》也。
气韵,自然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书中讲到“中国哲学认为,天地
万物有一气派生,一气相联,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活于一
气之中,中国人视天地自然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快之大全体,天地之
间的一切无不荡乎其间生命之间彼慑互荡,由此构成一生机勃郁的空
间。”也正因如此,我国古人才如此注重气韵的存在与变化,无论是
一纸行书或是一幅国画,正因有了气韵的存在,才能在观客目中挥洒
喷吐出自我的灵魂,彰显出真正的价值。在中国美学文化中,气韵便
是其内涵与象征,气韵能使人感受到一幅作品的气息,它表达的思想
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
刹那永恒,从根本上讲两个意义相悖的词。然而在中国独特的美学观
念中,或许正是刹那的一瞬,才成为永恒的记忆。超越时间的束缚,
坐观潮起潮落,笑对云卷云舒,在那一刻,你的心头,可能早已播下
了禅产的种子,看淡一切,妙悟参玄。四季之内,人们难免为白驹过
隙所叹息,正如李清照词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可能为时间所限制,而中国美学中超越时光的非
凡想像,才能将遇到的一刹那定格为永恒的美。因此在这种境界下,
即使樱桃再红,芭蕉再绿,又何以挽住我们的目光,阻挡我们对美好
的追求?或许,这就是刹那永恒留下的感悟吧。
中国美学,自然同广袤的华夏版图般博大精深,阅读这本书,一方面
是为了对它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更是激励着我们能更好地探索并传承
这份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