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函数零点的分布

二次函数零点的分布


f ( k1 ) 0 f ( k2 ) 0
(6) x1,x2有且只有一个根在(k1 , k2)内
k1
k2
f (k1 ) f (k2 ) 0
k1
k2
0 或 b k1 k2 2a
k1
k2
f ( k1 ) 0 或 b k1 k2 k1 2a 2
2,
1 即- <m≤ 1- 2. 2
解决二次方程范围根的问题,关键是依据零点存在性 定
理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对方程的根进行限制,布列不等 式
组求解.
B 练习.若 f (x )=(m -2)x 2+mx +(2m +1)的两个零 点分别在区间(-1, 0) 和区间 (1 , 2) 内,则实数 m 的取 1 1 值范围是 4,2 .
2 2
得: m 6或m 2.
m 6或m 2 0 (2) x1 x2 0 得 m 0 得:m 6 x x 0 m 3 0 1 2
m 6或m 2 0 (3) 得 得:m 3. x1 x2 0 m 3 0
k1
f ( k2 ) 0 或 k1 k2 b 2 2a k2 k2
(7)m x1 n p x2 q ( m , n, p, q为常数)
f (m ) 0 f ( n) 0 f ( p ) 0 f (q ) 0
• 判断二次函数的零点分布的关键:
在于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的草图, 根据草图通常从判别式、对称轴 的位置、特殊点的函数值这三个 角度列于 x 的二次方程 x2+2mx+2m+ 1= 0. (1)若方程有两根,其中一根在区间 (-1,0)内,另一根在区间 (1,2)内,求 m 的范围; (2)若方程两根均在区间 (0,1)内,求 m 的范围.
1 m< - , 2
5 1 即- <m<- . 6 2
(2)抛物线与 x 轴交点均落在区间(0,1)内,如图(2)所示 得如下不等式组
f1>0, Δ≥0, 0<-m<1.
f 0>0,
m>-1, ⇒ 2 m≥ 1+ 2或 m≤ 1- -1<m<0.
1 m>- , 2
练习资料书90页第4题
4. 若方程2ax2-x-1=0在(0,1)内恰有一
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B ) A. a<-1 C. -1<a<1 B. a>1 D. 0<a<1
配人教A版
题型三 函数零点的应用
数学
必修1
【例3】 已知在函数f(x)=mx2-3x+1的图象上其零点至少 有一个在原点右侧,求实数m的范围. 思路点拨:利用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结合函数的单调 性进行判定或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判定.
=m2 4(3 m) 0 法三: m m 2 4m 12 1 x1 2 m m2 4m 12 1 x2 2
由求根公式,转化成含根式的 不等式组
m 6或m 2 m6 解不等式组,得 m 2 m 2 4m 12 m 2 4m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 哪些知识? 基本知识:1. 二分法的定义; 2.用 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口诀: 定区间,找中点, 同号去,异号算, 周而复始怎么办? 中值计算两边看; 零点落在异号间; 精确度上来判断.
资料P89第4题.用二分法求方程 log3 x x 3的近似根时, 可以取的初始区间是: A: -1,0 B : 0,1 C:1,2 D: 2,3
f(0)<0, f(-1)· 【解析】由题意得 f(2)<0, f ( 1) · (2m-1)(2m+1)<0, 1 1 即 解得 <m< . 4 2 ( 4 m - 1 )( 8 m - 7 ) <0 ,
小结:若一元二次方程ax bx c 0(a 0)
5.用二分法求方程x3 2 x 5 0在区间 2,3内的实根时 取区间中点x0 2.5, 那么下一个区间为 __
二次函数零点的分布
实根分布问题 2 ax ★一元二次方程 bx c 0(a 0)
1、当x为全体实数时的根
(1)当 b 2 4ac 0时,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 x1 k x2 (k为常数)
f (k ) 0
(4)k1 x1 x2 k2 (k1 , k2为常数)
0 b k2 k1 2a f ( k1 ) 0 f ( k2 ) 0
(5) x1 k1 k2 x2 (k1 , k2为常数)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1.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先构造二次 函数, 再作出符合根的分布的二次函数图象, 由图象的 直观形象可得出符合根的分布的必要条件,进而证明 (或寻求)它也是其充要条件. 2 .利用函数 y= f (x ) 的零点来研究方程 f (x ) =0 的 根的分布情况,是数形结合的体现.此时,要构造合理 的函数, 根据函数值的情况判断其零点情况, 但若要知 道零点个数,还需结合函数的单调性.
2
的两根为x1 , x2 ( x1 x2 )则先 设f ( x ) ax bx c(a 0)
2
(1)方程两根都小于k (k为常数)
0 b k 2a f (k ) 0
(2)方程两根都大于k (k为常数)
0 b k 2a f (k ) 0
[解 ]
(1)由条件,抛物线 f(x)=x2+2mx+2m+1 与 x 轴的交
点分别在区间(-1,0)和(1,2)内,如图 (1)所示,
f-1=2>0, 得 f 1=4m+2<0, f2=6m+5>0.
f 0=2m+1<0,
m∈R, ⇒ 1 m< - , 2 m>-5. 6
转化为韦达定理的 不等式组
助于图像,解不 等式组
法二:
m2 4(m 3) 0 m 6或m -2 x1 x2 ( x1 x2 ) 1 0 m 6 ( x1 1)( x2 1) 0 ( x 1) ( x 1) 0 x x 2 0 2 1 2 1
【解析】 (1)当 m=0 时, f(x)=-3x+1, 1 ,0 直线与 x 轴的交点为 3 ,即函数的零点 1 为 ,在原点右侧,符合题意. 3
配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图(1)
(2)当 m≠0 时,∵f(0)=1, ∴抛物线过点(0,1). 若 m<0,f(x)的开口向下,如图(1)所示. 二次函数的两个零点必然是一个在原点右 侧,一个在原点左侧; 若 m>0,f(x)的开口向上,如图(2)所示,要 使函数的零点在原点右侧,当且仅当 9-4m≥0 9 即可,解得 0<m≤ . 4 9 -∞, 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为 4.
(2)当 b 2 4ac 0时,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 b 2 4ac 0时, 方程没有实数根
2 x 例1.m为何实数值时,关于x的方程 mx (3 m) 0
(1)有实根
(2)有两正根 (3)一正一负
解: 寻求等价条件
(1) m 4(3 m) 0 , m 4m 12 0
变式题1m为何实数值时,关于x的方程 x mx (3 m) 0 有两个大于1的根. 2 转变为函数,借 法一:设 f ( x) x mx (3 m) 由已知得:
2
f(x)
x1
x2
0
1
x
m 2 4( m 3) 0 m6 f (1) 0 m 1 2
配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方法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函数零点的分布问题,解答本题 的关键是熟知方程的根对于二次函数性质所具有的意义.用二 次函数的性质对方程的根进行限制时,条件不严谨是解答本题 的难点.设出二次方程对应的函数,可画出相应的示意图,然 后用函数性质加以限制,要注意: (1)判别式;(2)对称轴;(3) 所给区间端点的函数值;(4)开口方向.
栏目 导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