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主要思想篇一:墨家思想的核心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出自:《墨子》)兼爱: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墨家哲学代表人物即为墨子,其重要思想观点包括在下列内容之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充分反映出其素朴的自然宗教观,并把一切政治的,社会的,道德伦理的各方面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面纱加以合理化。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学精神,他不但对科学哲学中的概念定义有所主张,对于科学方法的建立,科学教材的撰写与科学思想的传授使得中国科学研究和应用很早就展现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后,后期墨家分裂成许多派别,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墨经》为研读与发展思想的主要依据,基本上成两派一是从自然科学,逻辑思辨的法则与认识论问题着手,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但必须透过感官与思维作用始得,而逻辑的真伪的标准,只有透过客观的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现况的检证,才能取得。
另外一派是发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们试图在现实政治权力无法取得或予以保护的情况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爱的社会理想,因而发展成劫富济贫的游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门人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层面很大。
墨子以其务实的淑世理想,高越的人格情操丰富的思想内容,完善的教材设计,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而充满宗教精神的团体,深深吸引了无数百姓与和识分子。
也因为这个团体的切实践履态度,参加各小国反战保卫的活动,协助农耕及军事防御建设,左右墨氏之徒在各国的施政措施,在在显示出墨家势力的庞大。
但在墨子死后,墨家团体无法出现德望,学识真正有领袖之风的"巨子";而且墨氏思想与音主政者的权力与利益有所抵触,受到政治势力的排挤,而其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也不乏矛盾之处,更遭遇其他学派的严格挑战,后期墨家各学派也彼此不服,是以在汉武独尊儒术以后,墨学便失去了学术上的传承。
在这样一种颓势中,墨学重名实辨的思考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在一片强调伦理道德,法治武功的学术市场上便失去了一席之地。
值得安慰的是墨子精神在民间的发展,游侠的侠义作风与方士的炼丹,不可不谓多少受到墨子学说的启发。
篇二:墨子的兼爱思想试论墨子的兼爱思想摘要: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墨子的兼爱思想虽然没有在历史中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对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维持社会的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兼爱思想提出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兼爱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思想进行阐述来说明其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墨子兼爱和谐社会墨子的思想极其丰富,它涵盖了政治、经济学、军事、逻辑、管理、教育思想诸多方面,其以“兼爱”思想为核心范畴,具体思想蕴含在亲士、尚贤、非攻、非命大取等诸多内容中,将其时代价值发掘出来,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一、兼爱思想提出的背景墨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正值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
这一时期的周王朝势力衰微,已经无力维护大一统的局面;社会上因诸侯争霸、贵族倾轧导致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纲纪废弛、礼乐崩坏。
这种动荡的社会局势使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奴隶等倍受摧残。
墨子出身工匠,是小私有劳动者和平民中的一员。
墨子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使他对这种摧残有深刻的感触,因此,他的思想中含有反对贵族统治、诸侯争霸,渴望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内容;同时,他关注平民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生活,渴望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反对传统的周礼和法制度。
立足于混乱的现实,墨子提出了其思想的核心即“兼爱”思想。
二、兼爱思想的内容兼爱思想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无等差,利他思想。
兼爱,即爱人如己,不分人我,彼此等同之意,表达了墨子“爱无差等”的思想观念,这就突破了血缘亲疏远近和贵贱等级之分,凸现了人的平等性地位。
墨子反对“别”,即反对划分彼此人我,只顾自己的行径。
墨子认为正是自私和利己造成种种矛盾和等级差别,这是社会罪恶的总根源,所以墨子主张兼以易别。
“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人们走出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的狭隘圈子,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
并使得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得以满足的情况下,自身的利益也能得到实现,把立足点放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上,‘兼”,实质就是利人,是在于调和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以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至上,但也并不否认个人合理的利己要求。
2、追求和平“非攻”同“兼爱”可并称墨子思想中的非暴力论。
墨子主张非攻,即反对战争与侵略。
但墨子只是主张非攻,并不主张非战。
敌人来犯,仍要坚持自卫的正义战争。
墨子多次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也是墨子主张“非攻”的动机与目的,墨子主张用非攻业即和平的方法进行统一,表现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思想的源泉之一。
3、尚贤也是墨子“兼爱”思想的重要体现墨子重视贤士的作用,强调尚贤的重要性,提出不论出身高贵与低贱,一概以贤否衡之而决其举黜,认为尚贤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
这就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界限,反对世卿世禄和任人唯亲的主张。
墨子认为,对君主而言,没有比用贤更为紧迫的了,。
并且墨子主张不拘一格地尚贤使能,应“不辨富贵、贵贱、远迩、亲疏”。
并且墨子主张要给贤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激励。
对贤者,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就是说,既要给与优厚的物质待遇,又要赋予其崇高的社会地位,同时还要赋予其职权使其能充分发挥其才华。
三、兼爱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墨子的兼爱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和谐的影响上。
1、从微观角度来分析从笔者对兼爱思想的内容上来看,首先兼爱思想利他思想的提出,提倡人们追求自己合理合法的利益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减少私人冲突事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条件。
其次,尚贤的提出,任用贤能,为有才能的人提供发展的平台,这会在总体上提高社会的文化素质。
这样一个理性的体制可以激发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欲望。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墨子的尚贤思想中,贤者,并非只是指有才能的人,墨子主张人们的思想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重视人自身的修身养性,注重人自身的发展。
品行为重,君子要明察身边人的善行予以借鉴,看到品行差的人要反省自己,以此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即使有恶人影响,也不会起作用。
也就是说君子要有所作为,必须首先修身。
不但要时时反省和借鉴,还必须善于处理人我关系。
作为一个道德主体,当遭到别人的反对时,首先要反躬自省,审视自身有无缺陷,有则改之。
墨子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明多从对方的角度替对方考虑,避免发生误解与冲突。
墨子还提出君子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这也是君子为人的根本所在。
这说明墨子注重人的主体价值,认为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不断地从多方面进行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从此点来看,尚贤为社会和谐的建设提供了一批有才能且自身和谐的主体。
2、从宏观角度来分析首先,从非攻思想的角度来看,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动荡因素,世界面临着战争的威胁,从以前的海湾战争到现今的伊拉克战争,伊朗、朝鲜的核武器事件都威胁着世界的和平。
非攻,反对不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运用非攻思想,采取对话等和平的手段来解决纠纷,而不是仅仅诉诸于武力来解决,一方面可以维护世界的和平,另外可以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从而促进世界的发展以及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和谐的环境。
其次,兼爱利他的思想也可以用来指导国家间的合作,合作是双赢的、双方向的。
兼爱与交相利有着一定的交集。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不断发展,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达成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合作中,可以充分体现兼爱思想,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也应适当的兼顾他人的利益,否则,只顾自己利益,他人必定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合作就不能实现,只有充分考虑双方利益,尽量实现双赢,才能使合作成为可能,从而维护世界的和谐发展。
再次,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关系和谐是实现“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
当今世界上有约65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还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
只有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之间实现和平共处,“和谐世界”才有实现的可能。
兼爱思想使得多种文明之间可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为和谐世界在文明上创造实现的条件。
参考文献:【1】江畅.墨子的兼爱理想与世界和谐的建构[J].伦理学研究,20XX,【2】王晓飞.墨子的兼爱思想及现代意义.哲学研究.【3】鞠明霞.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其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意义.学术视野.69期【4】宋景城,王彪,王晓丽.论墨家“兼爱、非攻”思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XX,7.【5】赵保佑.墨子“兼爱”: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中州学刊.20XX,2.【6】黄玮,刘丽琴.墨子的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广西党史,20XX篇三:浅析墨子的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浅析墨子的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学生姓名:董志芯指导教师:冯晓萍墨子,姓墨名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生逢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旧制度、旧统治受到破坏,新制度、新统治尚未形成,新的社会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与此相伴随的是连年不断的战争,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面对极其混乱的社会局面,众多贤良之士找寻治世救民的良方。
墨子,是社会下层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从人民的核心利益出发,提出了众多维护人民利益的学说。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墨子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墨子的学说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统治者的重视,但是其政治思想中的“尚同”、“尚贤”、“兼爱”思想,却熠熠生辉,至今仍绽放着其独有的光彩。
重读墨子,挖掘墨子这些政治思想的精华,将其运用于解决我国当代突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尚同思想及其当代思考尚同作为墨子政治思想的第一个重要命题,体现追求国家统一的理念。
墨子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创设了尚同的思想。
虽然尚同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可以在当代政治的发展中得到体现,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