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PPT培训课件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PPT培训课件

• 2007年7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报告部分白血病 患儿,在使用甲氨蝶呤后陆续出现下肢疼痛、乏力、进而重症 肌无力等症状 ——人为添加秋水仙碱
• 2008年10月,通过云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红 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使用黑龙江完达山药业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 发生群体性严重感染至死亡——药品在流通环节受到污染
滞后性:上市前临床试验研究受限(人数、年龄、病种、病情 、时间等);有一个量变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十年,重在积累;
长期性:罕见反应需几年、十几年才能发现1例,认识四环素 影响骨骼生长10年,非那西丁肾毒性75年;
可塑性:坏事可以变为好事;老药新用;创制新药
可控性:国家、社会有关单位,包括舆论界和新闻媒体,有组织 、有计划进行监管和宣传教育,可将ADR减少到最低限度;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病 •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室性心律失常—抗心率失常
康泰克
•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资料 表明,用于感冒咳嗽药中含苯丙醇胺(简 称PPA,下同)的药品制剂,服用后易出 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心律失常、 高 血压、急性肾衰、失眠等症状。美国食品 与药品管理局近期也有同样报道,甚至发 生出血性中风的病例,这些情况已显示该 药品制剂存在不安全问题。
西布曲明
• 曲美主要成分—西布曲明 服用后带来患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5日,国家不良反
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西布曲明相关不良反应报告 298份,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便秘、口 干、头晕、失眠等,多为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良 反应,目前无死亡病例—危险警告 2010年10月结合国内外最新的评估结果对西布曲 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治疗风险大于效益
• 1988年-2006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 应监测中心共收到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 剂严重不良反应258例,死亡35例。
鱼腥草注射液
处理结果: 1.给药途径为肌内注射的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
注射剂,生产企业在完成相关工作后可以申请恢 复本企业品种的使用。 2.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的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 注射剂,还须针对临床使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国家局将根据再评价结论, 依法做出处理决定。
• 2006年4月,通过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中山 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使用“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二甘醇(伪辅料)
• 2006年7月,通过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患者 使用“欣弗” 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 ——药品质量不合 格及临床不合理用药
研究时间短(Too
B
short)
上市前 研究局 限性
试验对象年龄范
C
围窄(Too medium-aged)
D 用药条件控制较严 (Too homogeneous )
药品不良反应的特殊性
普遍性:凡“药”三分毒,中药西药概莫例外;警惕有人玩弄文 字游戏,提出“保健食品”不是药,故无毒性;
特异性:因药而异;因人而异;
药品不良反应报 告和监测管理办

反应停事件导致约1.2万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 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 明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原因
病例少(Too few)
A
E 目的单纯(Too restricted)
近年来全球主要药源性事件回放
2006年 加替沙星(天坤)事件 2007年 培高利特(协里行)撤市事件 2007年 替加色罗(泽马克)撤市事件 2007年 美国14种小儿感冒止咳药安全性问题 2007年 硫酸普洛宁(凯希)事件 2007年 抑肽酶可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2007年 骁悉可能增加流产和先天性畸形,引起白质脑病 2008年 输美肝素中查出“多硫酸软骨”素 2010年 西布曲明
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事件: 指超量用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用药不当 以及假冒伪劣药引起的对人的伤害。
区别:药品不良事件的包含面更宽广,而且主要是指 用药不当和假冒伪劣引起的问题,发生问题性质 更为严重。而药品不良反应性质则稍轻一些,因 为任何药物在使用中都可能产生问题,例如各种 副作用。
通过ADR报告系统监测发现的 重大药害事件
措施
2010年10月8日 美国FDA发文诺美婷撤出市场 2010年10月25日 太极集团主动召回曲美 2010年10月30日 我国FDA发文停止西布曲明制剂
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 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含西布曲明的药物有 曲美、澳曲轻、可秀、赛斯美、曲婷、浦秀、亭立、 奥丽那、曲景、新芬美琳、希青、申之花、衡韵、 苗乐、诺美婷
不良反应的用途
老药新用 • 米诺地尔: 降压药—长毛—改做生发剂 • 沙度利胺:抗麻风—抑制细胞增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 酮康唑: 抗真菌—降低血睾酮水平—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西地那非:抗心绞痛—勃起亢进—治疗勃起功能紊乱(ED) • 他汀类:调血脂—刺激骨的形成—治疗骨质疏 松性骨折 • 金刚烷胺:抗病毒—增加多巴胺(DA)的释放—抗帕金森病 • 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胃肠道出血—抗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
康泰克
• 2000年11月14日国家局决定暂停使用和销售 所有含 PPA的药品,暂停国内含PPA的新药、 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
• 2001年6月22日国家局发文对14个含苯丙醇胺 药品药品制剂的生产批准文号予以撤销。
鱼腥草注射液
• 至2006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中心共收到鱼腥草类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 近5500份
近年来全球主要药源性事件回放
198年 西沙必例(普瑞博思)事件 2000年 苯丙醇胺(PPA)事件 2001年 西伐他汀(拜斯亭)事件 2001年 马兜铃酸(关木通)事件 2004年 罗非昔布(万络)事件 赔偿48.5亿美金 2005年 米非司酮事件 2005年 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事件 2005年 奥司他韦(达菲)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