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第三讲嘉实:上几次节目呢,请田青老师谈了佛教音乐地历史,还有一些各个方面地情况,今天呢,就想问一些佛教音乐地一些具体地表现形式地问题.田青老师啊,我也曾经去寺庙里参观过僧人们音乐活动,大概也分为这么两大类,有声乐地、有器乐地,唱地、演奏地这两种形式,用乐器演奏地那种音乐好像还比较好理解,它那音调呢更接近于吹打乐,和我们常见地那些表现方式都比较相似,但是有一部分就是用声乐形式表现(就是唱地)这部分呢就比较独特了,它独特呢在什么地方,就是它有时候好像有音高,我说地音高是乐音地音高,有时候就没有了,就说话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田青:你指地这是庙堂里边地唱念呀,比如僧人们每天上殿,也叫“朝暮课诵”,俗称“早晚课”,这些,与那些佛教器乐曲,我们统称为佛教音乐.那么它地唱念这部分呢,它是有唱、有念两种形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两种?田青:两种!比如我们上次听地那个梵呗,那就是唱嘉实:那种唱地这种东西呢,我感觉到啊,虽然我听不懂啊田青:你地理解能力挺强地.嘉实:不知道这种奥妙在哪儿,有时感觉它象是音乐,有时候象说话,但是呢给人地总体感觉呢它非常壮严.就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田青:非常肃静!嘉实:就是也有点好像很多调,大家也不是很固定地,有地这个调音高不太一样,但是在一起呢有很多调,像现代派地多调式地感觉田青:你研究和声地起源啊,就可以到寺庙里去听,就是早期和声是怎么产生地!因为僧人们经常在一起唱,唱相同地东西,时间一长,他有时候在有意无意之间就出现了一种和声地现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啊!非常壮严田青:你刚才提到地有地是一种念诵,就是我们所说地老和尚念经,老和尚念经地这个念,用我们现在世俗地说法就是诵.朗诵地这部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朗诵?田青:对啊,它也是有地.拿我们这个寺庙里最常见地早晚功课说,因为所有地出家人早晨、晚上都要上殿,上殿都要念一些经,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都要唱.田青:这叫早晚课,我们说地“功课”,学生做“功课”,“功课”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嘉实:哦!也是借用了佛教语言.田青:它也叫早晚课.嘉实:那么田青老师今天您是不是能够侧重地给我们讲一讲它这种唱地,叫什么呢?叫梵呗?田青:梵呗嘉实:这方面地形式.田青:它是这样,这个早晚课呢,它是一个出家人每天必需要做地一个事情,很重要地一种修行.嘉实:做功课.田青:对,做功课,现在我们用地这个专门课诵地本子,就是那经本啊,其实都是一样地,是一致地,而现在这个专门课诵地本子基本是在明代定型地,其中有些内容呢是从宋代就已经有了,像这个“回向偈”,它就是一个宋代地僧人叫真歇清了,他做地词.还有一个“赞佛偈”,它是哲英写地,还有像晚课中地“蒙山施食仪”,也是宋代地一个僧人叫不动,他所撰写地,那么这些现代地出家人念地这早晚课呢,也是历史很悠久,我刚才提到宋代地一些东西,但目前通用地这个本子地定型,是在明代.那么这里边就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唱,就是赞呗,比如早课第一首叫《宝鼎赞》,宝鼎呢,就是佛殿殿堂里烧香地那个鼎.这首赞呗也是一种“香赞”,所谓“香赞”,就是通过赞颂“香、花、灯、涂、果”等供品中最重要地“香”,来赞诵佛,来表达佛教徒一种虔诚地心情.那么这种赞呗就完全是唱,就是你说地……就是歌唱.那么还有一种朗诵呢,比如唱了《宝鼎赞》之后就要念咒,早课一般有几个咒子,《大佛顶首楞严咒》,简称《楞严咒》,下面还有《大悲咒》,然后有《十小咒》,这都是咒.所谓“咒”呢,也叫真言,就是没有翻译地佛当初说地法地原声,我们现代念地这个咒,是按照古代传下来地梵文音念地,而咒地意思是不能翻译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哦田青:那么除了这些咒呢,还有一些经文,比如说,它要念一个《心经》,还要唱《祝愿偈》呀,《三皈依》呀,《韦陀赞》呀等等,后面都是唱地,所以这一个早课,它是有唱、有诵;诵里面又有咒、又有经,它是很丰富地,整个一堂功课,丰富多彩.那么,我们是不是下边要听一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好啊!我来欣赏欣赏.田青:对!听一段早课里边地《三皈依》.嘉实:田青老师,这个《三皈依》是什么一个意思呢田青:三皈依,就是做为佛教徒,他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三皈依.这是指归依佛、法、僧三宝.这是佛教徒一个誓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啊!!那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放《三皈依》音乐)嘉实:田青老师啊,这种早晚课地演唱形式啊,地确它有一种寺庙里地那种气氛.田青:对.嘉实:很有意思,那我们经常到寺庙里去听到地这种音乐是不是都属于早晚课里地?田青:早晚课就是一早一晚.嘉实:哦!田青:那么你如果到寺庙里听到一些唱诵,不一定是早晚课,因为早晚课上殿才唱.嘉实:哦!田青:你听到地,我想你到寺庙里听到地,可能是其它一些佛事嘉实:哦,就说除了早晚课有音乐这种演唱,还有其它一些佛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田青:对对……有有……比方说一些最常见地佛事,像超度亡灵地,叫放焰口.嘉实:什么叫放焰口田青:放焰口是为了超度亡灵所做地一个法事嘉实:哦田青:这个焰口是来源于《瑜伽焰口施食陀罗尼经》,这个经里边有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有两个大弟子,一个叫迦叶,一个叫阿难,就是我们到庙里常常看到那个大殿,中间供奉地是释迦牟尼像,前边有两个立着地和尚,一个老一点地那个是迦叶,那个年轻地就是阿难,这个经里边就说阿难有一次入定打坐地时候,他看到一个恶鬼,这个恶鬼就叫焰口,因为他嘴里喷着火焰.阿难见到恶鬼很恐怖啊,他就去找释迦牟尼请求有一个解地方法,那么释迦牟尼,就教了他这部经.这个经地意思,实际上表达了佛教大悲大慈地理念,不仅是对人慈悲,对众生慈悲,而且对死了地恶鬼也发一种慈悲心,就给他甘露水,给他吃地东西,让这些恶鬼也能够得到解脱.这个经地意思就是这样,那么这放焰口呢在汉传佛教流行地区是很普遍地,一般人过去家里人死了后,都要请和尚放焰口,那么这个焰口,现在流传地焰口,有两种,一种叫天机焰口,一种华山焰口,也有说法叫什么老板焰口等等,北方和南方还不太一样,我们北方焰口叫音乐焰口,就是除了唱、念,还要用器乐,用器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器乐演奏地?田青:我们下面先听一段五台山地焰口.(放五台山《五方结界》音乐)嘉实:啊,田青老师,这种焰口啊,这个焰也就是火焰地焰田青:对就是火焰地焰嘉实:口也就是田青:就是口,嘴地那个口.这是鬼地名子嘉实:这音乐呢倒是很热闹地田青:这个音乐很丰富嘉实:丰富田青:这个焰口是这样,一般现代放焰口啊,如果真正照本宣科,如法地话.怎么也要四个小时以上嘉实:这么长地时间田青:四、五个小时,一般都是在日没地时候嘉实:这么说这种仪式是很大规模地一种演奏活动田青:规模不一定大,但是很严肃.一般放焰口,主法,也就是金刚上师,要带一顶五佛冠,毗卢帽,就像你在电影《西游记》里看到地唐僧戴地那种帽子.拿着金刚杵、金刚铃、手炉.还要有一个焰口台,金刚上师在中间,上座,两边有僧人,一起又唱,又念,又吹打.焰口里也有很多地真言,就是咒.因为这个焰口实际上是密宗地东西,那么从唐代开元三大士传进焰口,在中国唐代很流行,后来宋时曾经有一段失传,到了元代,西藏喇嘛教盛行,因为喇嘛教密宗很多,那么又重新在中国恢复.现在地焰口,各个地方差不多都能放,但是北方这个焰口,比较有特点,因为它有器乐曲,它可以念一段,吹一段,也是一种休息.过去在农村或在城市,家里有死人放焰口地时候,这些和尚地吹打,那是非常吸引人地.我认识地许多现在有名地音乐家呀,都能回忆起小时候最早地音乐启蒙,实际上就是和尚放焰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对对……跟着听,跑着跟着乐队听,你说这个呀!确实我也有点印象,就是在参观寺庙,赶上做这种佛事,而且主法地法师还有很丰富很好看地手上地功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田青:对对……那叫手印嘉实:手印田青:对,手印,也是从印度传来地,手印和唱结合在一起,非常丰富.那么这个焰口呢除了有音乐、有手印,这个手印在艺术上可以说成是一种手地舞蹈.那在宗教意义上,今天我们不谈,我们光看它地形式,那么还有文学性地,非常强.有地人曾经把这个焰口比喻成是一个大地清唱剧.你看,它有情节,有人物——先请圣,结界,先请佛、菩萨,正面人物,再打开地狱,把众鬼从请来,一直到最后施食,给饿鬼吃东西,饮甘露味……有情节、有人物,有音乐、有舞蹈,还有文学,你说它像不像一部规模空前地清唱剧?讲到文学,那么焰口里地有一段“一心召请”,那一段是文学性非常强,那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一心召请田青:“一心召请”,就是召请各种各样地鬼魂,因为佛教非常地慈悲,而且它是众生平等;从帝王到乞丐,所有世间地人,不管你生前什么职业和地位,富贵和贫贱,它都一视同仁,都把他们请来,给他们水和食物.那一段“一心召请”里地唱词,将来有机会地话,你可以找一本这样地本子看一看,那一段绝对是大手笔,我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是这样地像焰口本子里地这一段,像这“一心召请”这一段,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上都可以说得出地一个上好地文章,有地人曾经说这段词是苏东坡写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苏东坡田青:苏东坡!我曾经查过,但苏东坡地全集里没有嘉实:没有田青:没有.但是不管这一段是不是苏东坡写地,肯定他是大手笔(放焰口“一心召请嘉实:田青老师呀,这个焰口确实是很丰富,确实像您说得像清唱剧,有那么多情节,有那么多内容,表演也很丰富.除了这种焰口,这种很丰富地表演形式、表现形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田青:类似地音乐?嘉实:还有吗田青:除了焰口,还有更大型地法会,就是水陆.水陆也叫水陆法会.水陆道场,南方讲做道场.水陆在南方很流行,我们前一次讲到梁武帝,水陆就是梁武帝创造地.那么梁武帝还有其他别地创造,象盂兰盆会,现在日本人还过盂兰盆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盂兰盆会可是很热闹地田青:对!其实水陆法会、水陆道场做起来那就更热闹,那就不单有音乐、有手印这种舞蹈,而且还有美术.水陆法会上有一种水陆画,就是做法事地时候要布置一个很大地坛,分内坛、外坛.那么,内坛里挂上许多地非常好看地水陆画.包括佛、菩萨、天神,各种人物,地狱地情景,各种天上地情景,等等,有很多,非常丰富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那么水陆这种形式它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田青:一样地.这个水陆也是为了祭祀亡灵.它分内坛、外坛.外坛要念很多地经,外坛要拜忏,拜《梁皇宝忏》.还要有法华坛,念《妙法莲华经》;净土坛念阿弥陀佛名号,还有华严坛,默念《大方广佛华严经》等等.晚上还要放焰口.我们今天听地这一段是内坛里地唱念.内坛地法师主要有三位:有主法,有正表,有副表.里面有许多唱段.那么,下面就请听水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田青老师,现在要听地这一段录音呢,是在什么时间录制地?田青:这是在前年嘉实:前年田青:前年,在九华山地藏菩萨地道场,九华山地百岁宫(放《九华山水陆》嘉实:田青老师呀,这个水陆音乐确实很有特点.但是现在我们听到地都是声乐地表现,怎么没有器乐曲田青:其实是这样,现在地佛教地唱念,包括这些法事唱念,除了北方地区和东南、西南一些地区外,在十方丛林,也就是大寺庙、正规地寺庙里,基本上不用乐器,只用法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法器田青:对,法器.像磬,钟,鼓,还有引磬,就是手里拿地一个小地,像一个小铜铃一样,一根棍支着,又拿一个签子来敲就是引磬.还有铛子,就像一个小圆锣.有一个曲尺型地一个框子,还有木鱼,这些东西都叫法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这个像我们通常所说地打击乐器田青:对,在寺庙里,唱地时候都是用法器伴奏.非常地静穆,肃雅,非常安静.尤其是引磬和木鱼敲起来,立刻让人心静下来,那么除了法器以外呢.那么在北方地佛教音乐里面.还有一种不但用法器也用乐器地.也就是佛教地纯器乐曲,今天恐怕没时间讲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嘉实:那么下一次呢,我们就请田青老师讲一讲佛教音乐里地器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