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承认韦伯对西方社会理性化过程的睿见, 但他并不像韦伯、法兰克福学派那样以一种悲观的 眼光来看待理性化对人类的限制。
韦伯认为科技理性控制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但哈贝 马斯认为这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
哈贝马斯认为韦伯把理性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容、 逻辑与动力这两种范畴混淆了,前者是理性的所有 特质,后者指西方现实发展的一些偶因。
3.早期批判理论家如卢卡奇等人,他们不断地把注 意力集中在个体的主观意识状态,因此他们缺少马 克思那样的洞察力,即认为在维持个体间社会联系 的众多过程建构了社会,并由此使之得以解放。社 会理论如何才能避免早期批判理论家的这些缺陷?
4.社会理论如何才能将某种理论概念化并发展 之?即协调物质产品以及政治组织的力量和反 应性的、有意识的个体间的主体间性力量之间 的关系,并避免韦伯关于政治力量合理化的悲 观主义,马克思关于阶级觉悟与革命不可避免 的乐观主义以及黑格尔辩证法主观主义的泥潭?
行的行动,这种协调是以语言为中介,通过相互沟通而达
到的;也可以说,沟通行动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运用语 言进行沟通的行动,是使用语言的行动,即言语行动。
沟通有效性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可领回性要求:选择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 者之间能够相互理解;
真实性要求: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
真诚性要求:真诚表达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 话语;
社会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和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出现了许多新 现象和新变革。
“公共领域”于18世纪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由于社 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工具理性越来越严重,科学技 术的意识形态统治使“公共领域”逐渐衰落,人们的理 性沟通受到了压制,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压过了一切, 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合法性的危机,要化解这种危机最 根本的出路是用沟通理性重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充满 危机的资本主义社会需要沟通行动理论。
正确性要求:选择一种本身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 能够接受。
目的策略行动:是行动者通过选择一定的有效手段, 并以适当的方式运用这种手段,而实现某种目的的 行动。目的行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给定的行动 情境中选择合理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主体欲求的目的; 它的核心概念是在不同行动可能性之间做出的决定。
戏剧行动:是指在公共场合有意识地展示自己的主 观情感、品质、愿望等主观性的行动,从而使自己 与别人不同的特有的主体经历和体会,让观众看到 并接受。它的核心概念是自我展示。
韦伯: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困境
资本主义现代化表现为生活各个方面的理性化,这 正是西方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征。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财富的积聚,人们的傲慢、 倦怠、肉体的欲望、现世的欲望和对奢华生活的渴 望也同比例的增长,天职的意识越来越弱,而功利 的成分越来越强。
工业化、资本主义、科层制的过度发展危害到了人 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人们将理性化的手段当作终极 目标来追求,在社会生活中造就了两难选择的困境。
规范调节的行动:是以一个行动者与两个世界之间 的关系为前提的,行动者作为社会关系的扮演者同 他所属的社会世界发生关系,或者同他通过规范调 节的人际关系的世界发生关系。
沟通行动:又称为交往行动,它是行动者个人之间 的以语言或符号为媒介的互动。行动者使用语言或 非语言符号作为理解其相互状态和各自行动计划的 工具,以期在行动上达成一致。相互理解是交往行 动的核心,而语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哈贝马斯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他对不同的 社会 领域投入了相当的热情。有几个问题始终是他所思 考的对象:
1.如何在认识到马克思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作预 言在经验上不足的同时,发展出使马克思人类解放 方案焕发生机的理论?
2.社会理论如何才能正视韦伯对理性化的历史分析, 又避免悲观主义,从而保持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目 标处于理论的中心位置?
韦伯的悲观主义源于其理性概念过于狭窄,目的— —工具合理性模式这种视角只看到了人类行为在处
理主体与客体关系上的合理性,而忽视了主体与主 体间关系的合理性。
韦伯理性概念之所以狭窄,源于其行动概念的狭隘, 韦伯的行动类型中行动者的合理性,只是从自身的 手段、目的、价值与后果来考虑行动的合理性,忽 视了人类行动的互相协调的方面,忽视了具有言语 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一、沟通行动的概念
• 1.沟通行动理论的产生背景 • 2.沟通行动的概念 • 3.不同行动概念之间的比较
二、沟通行动和沟通合理性
• 1.言语有效性 • 2.理想的言语环境 • 3.沟通合理性
三、生活世界、系统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 1.生活世界 • 2.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 3.体制及其理性化 • 4.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哈贝马斯提出沟通行动理论的目的?
希望建立一个普遍的“规范基础或标准来描述、分 析、批判、评价现代社会的结构。”
韦伯的 行动类型划分
目的合理性行动 价值合理性行动
情感行动 传统行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行动取向 行动语境
非社会的 社会的
以目的为取向
工具行动 策略行动
以沟通为取向
---沟通行动
沟通行动的目的是行动者为了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而进
学术背景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是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社
会学传统、米德符号互动理论、当代语言哲学以及批判 理论的综合。哈贝马斯的所有作品都是在与近代和当代 著名学者的对话中展开的。
在他的《交往行动理论》这本书中,他主要的对话人是 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米德、卢卡奇、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和帕森斯。他在进入学术领域后,便不断向各 种不同的思想路线提出挑战,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学术 论争。
值得重视的有:与波普尔、伽达默尔等的方法论之争; 与福科的现代性之争;与亨利希的形而上学之争;与鲁 曼的社会理论之争、与罗尔斯的规范民主之争、与斯洛 特迪杰克的基因技术之争等。
哈贝马斯十分重视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长期以来,他 逐步从方法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社会学、美学、政 治学、法学等角度,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沟通行动理论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