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江淮十校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 A.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B.大气中CO2能随大气环流在全球流动,因此碳循环具全球性C.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存在负反馈调节解析:细菌一般是分解者,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不会再被生产者利用,A项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大气中的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B项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生长素是在植物个体内部起作用的,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项错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项错误。
2.(2020·河南南阳检测)十九大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这一号召,2017年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洲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一系列措施。
根据以上措施及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蓄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C.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现象解析: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蓄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B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它的作用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稳定,负反馈调节是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正确;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时,由于投入的饲料及珍珠贝的排泄物等因素会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中N、P的含量增加,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起水华现象,D正确。
3.(2020·黑龙江大庆中学模拟)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B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解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等,B正确;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这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4.(2020·北京大兴区高三一模)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被安乐死。
作为地球上第三大陆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
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到了1984年,野外仅剩15只幸存。
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
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B.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C.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D.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解析: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人类的乱捕滥猎,A错误;北部白犀牛位于顶级营养级,其灭绝不会导致食物链中断,不会使能量流动受阻,B错误;北部白犀牛作为一个物种,含有特有的基因,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错误;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不能通过有性繁殖增加个体数量,可通过克隆技术繁殖,D正确。
5.(2020·安徽安庆六校联考)A、B两个湖泊原来生态系统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
如图表示目前两个湖泊的光合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B湖光合速率远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C.A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D.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比较A、B两个湖泊的光合速率曲线,可以看出受到污染的是A湖;A湖和B湖中的植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而动物的分层现象则由食物、栖息场所等决定;由CO2固定量可知,A湖固定的太阳能比B湖多,但与能量传递效率高低无关;A湖10 m 以下和B湖80 m以下没有植物分布,因此主要生物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6.(2020·唐山部分学校质检)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生态学方面的经验,并能服务于改造自然的实际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引进外来物种一定能增加本地的物种丰富度B.养鱼池中放养鱼的数量保持在K值时,鱼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大力植树造林可从根本上缓解温室效应D.生态农业可大大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解析:外来物种一般在本地缺少天敌,若生活条件适宜就会大量增殖,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可能造成本地物种减少,A项错误;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因此鱼的数量保持在K值时,鱼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项正确;植树造林可以增加CO2的吸收量,但是要从根本上缓解温室效应,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C 项错误;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 项错误。
7.(2020·石家庄模拟)大麦麦秆放进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促进水中藻类的叶绿素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减少水华的发生。
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C )A.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凤眼莲可减少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D.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解析:凤眼莲分泌的物质能促进水中藻类的叶绿素分解,凤眼莲自身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A项错误;凤眼莲减少水华的发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项错误;对藻类进行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C项正确;大麦麦秆腐烂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可以抑制藻类生长,但其腐烂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D项错误。
8.(2020·山西平遥月考)在水库的上游,政府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流经该湿地的总能量是该湿地中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D.从废弃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的能量;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芦苇等植物吸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依靠负反馈调节来维持,而不是正反馈;废弃的农田保留了土壤条件,所以发生演替为次生演替。
9.科学工作者对引起某水库水华的有害藻类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并绘制了如下图曲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C )A.氮浓度越高硅藻生物量越高B.磷浓度越高硅藻生物量越高C.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大于氮D.硅藻的繁殖与温度和溶氧量无关解析:图中磷浓度为0.05 mg/L曲线数据显示,当氮浓度大于1 mg/L时,随着氮浓度的增加硅藻生物量下降,A错误;当氮浓度为1 mg/L,磷浓度为0.05 mg/L时硅藻生物量大于磷浓度为0.08 mg/L时硅藻生物量,B错误;当磷浓度为0.1 mg/L,氮浓度从0.5 mg/L 增加到2 mg/L,增加了4倍,而硅藻生物量从106增加到107,增加了10倍,但是当氮浓度为2 mg/L时,磷浓度从0.01 mg/L增加到0.1 mg/L,增加了10倍,而硅藻生物量从105增加到107,增加了100倍,且实验中的磷含量远远低于氮的含量,可见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大于氮,C正确;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其繁殖时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其有氧呼吸的进行也与溶氧量有关,D错误。
10.(2020·河北唐山一模)红海整个夏季的水温一般不高于18 ℃,研究全球变暖和红藻入侵对该水域中蔓草生长的影响。
将3份蔓草置于3个桶中,C桶中没有红藻,L桶中有少量红藻,H桶中有大量红藻,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3个桶中蔓草相对生长速率如下图。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D )A.通常情况下温度会影响蔓草生长B.红藻和温度对蔓草生长有复合影响C.该水域中少量红藻入侵会促进蔓草生长D.若不考虑温度影响,红藻会抑制蔓草生长解析:C桶中没有红藻,只有蔓草,通过C桶中蔓草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可知,温度会影响蔓草生长,A正确;根据题意和题图3个桶中的蔓草的生长情况可知,红藻和温度对蔓草生长有复合影响,B正确;该水域中的水温一般不高于18 ℃,图中18 ℃条件下,L 桶(有少量红藻)中的蔓草生长速率最快,说明该水域中少量红藻入侵会促进蔓草生长,C正确,D错误。
11.(2020·江西赣中南五校高三段考)为研究南昌市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科学家对市内几处水体进行了抽样,并在水样中培养玫瑰拟衣藻,检测不同水样中玫瑰拟衣藻的增长率,结果如表所示:取样地点N(mg/L) P(mg/L) 玫瑰拟衣藻增长率鱼塘1 7.53 0.101 0.244鱼塘2 8.5 0.082 0.216 3艾溪湖1 0.74 0.03 0.171 6艾溪湖2 0.67 0.032 0.198 9青山湖1 1.32 0.21 0.413 8青山湖2 1.48 0.16 0.268 4A.玫瑰拟衣藻对P元素的需求量比对N元素的需求量要大B.在艾溪湖1号水样中培养的玫瑰拟衣藻的种群密度不能达到环境容纳量KC.限制南昌市水体中玫瑰拟衣藻增长的主要因素是P元素,N元素的影响很小D.鱼塘中的N元素远多于湖水,所以富营养化在鱼塘中带来的生态破坏最为严重解析:玫瑰拟衣藻对N元素的需求量比对P元素的需求量要大,A错误;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在艾溪湖1号水样中培养的玫瑰拟衣藻的种群密度能达到环境容纳量K,B错误;限制南昌市水体中玫瑰拟衣藻增长的主要因素是P元素,N元素的影响很小,C正确;由于鱼塘中的P元素含量低,所以富营养化在鱼塘中带来的生态破坏不是最严重的,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