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设计

完整word版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设计

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设计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农
村景观建设也随之飞速发展,本文通过对现代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意义和原则。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全国正处在重构农村的
改造和建设中,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我国新农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在科学的前提下,整合协调“人与土地”的和谐问题,保护好农村的良好生态关系,保护好维系人类生命的提供食粮的安全生产基地。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适应当地发展
目前大多数农村发展是没有科学规划的,住房由农村村
民自己的设计和施工,缺乏休闲娱乐设施;部分村庄编制了村庄规划,但非常简单,并没有与县(市)域规划规划结合起来,存在不能满足长期发展的隐患;另外,一些农村的规划和定位是不准确的,没有结合当地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和风土人情,而只是为了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没有全局统
规划。

2.建筑形式无特色
城市现代化对农村农民的观念和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由于农民文化程度比较低,缺乏审美观,一些先致富的农民,丢弃了原有的对家乡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审美观,他们盲日
模仿城市,对老村落进行城市化改造,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不同建筑风格杂陈拼凑的新村。

各种设计元素混杂堆砌在一起;现代材料的胡乱堆积、建筑色彩的任意涂刷,大大破坏了原有的乡土景观特色。

3.农村景观设计城市化
为了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别,近年来提出了农村
城市化的问题,这其中带来了许多误解,认为把城市搬进农村就是实现了农村的城市化。

事实上,人们在农村地区比在城市环境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如果把城市转移到农村,就是毁坏农村的开始。

农村的城市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照搬城市的做法,应该是在保护农村耕地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更科学合理的、更人性化的设计。

4.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
农村景观环境是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人们共同生活的
环境,必须符合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需求,才具有价值和意义。

在改造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许多地方出现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规划,结果失去从事农业生产的方便性,家庭养鸡、养猪、
种菜、晾晒粮食等都成了问题。

这种不考虑农村环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特殊需要的景观设计,其实是很不人性化的行为,是一种破坏农村环境,影响农民生活,对农村农业发展造成了阻碍。

5.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增
长,严重忽视了环境的生态保护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随意堆放,农作物秸秆随意燃烧,造成固体废物污染和大气污染;部分还是人畜混居,家庭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

为了高产增收,不重视科学种田,盲目使用化肥农药,土壤中微生物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原本自然肥沃的土地生硬板结。

土地水源被污染,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被再次打破,直接威胁到广大人民生存的安全。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保护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
农村环境严重污染后会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
威胁,直接威胁到当地村民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必须抵制任意大拆大建、破渠改道、填河造房、毁田伐林等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

生态设计是农村景观设计应该严格遵守的基本原则,维护几千年承传下来的人地相互和谐的生态关系,保护农业生产的安全格局。

2.传扬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
坚持尊重地域特色、保护传统文化的原则,是突出个性
尊重当地居民们生产生活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自然风貌决定了当
地的自然特色,不可轻易地人为加以破坏。

人文是当地人历代生
活习惯的积累,受祖祖辈辈的传统思想、家族文化以及时代信息
的传播、经济发展以及政策的影响而变化。

地域文化包含了历史
传统、民俗风情风物,是当地老百姓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新农村
景观设计要利用和发挥地域特色,保护传统文化,丰富当地的文
化生活,重整精神家园,让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有意
义。

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是彰显地域特色,而不是相互模仿复制
和破旧立新,只有传承才能有效地展现和发挥地域特色。

3.尊重农民生活习惯设计原则
切设计都应是围绕人的生活展开的,要适应使用者的
需要,否则设计就毫无意义。

同样,新农村景观设计也是围重人
的生产生活以及精神文化等体验。

绕人的生存环境而展开的设计,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农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立足于熟悉和了解农民生产
生活的基础上,围绕农村农民的行为特征,提供更好的从事农业
生产、农民生活的便利环境。

保护自然村落、农田,维护农村生
产生活的生态环境和生产体系才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设计原则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合理的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
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城乡交流,农产品深加工,以工带
农,以商促农,推动城乡和谐建设。

近几年来,农村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十分高涨,市场前
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在生态环保前提下发
展生产,开辟各种生态旅游项目,提供多样化的景观体验活动。


分利用农业资源,把单一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转向旅游业的开放,观赏、体验、销售等项目。

乡村旅游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转移农
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可拓宽乡村本土文化产品民间工艺的保护与
发展。

从而有效地带动乡村其他产业的大力发展,增加相对封闭的乡村地区居民与城市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