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驻村干部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讯稿

驻村干部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讯稿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驻村干部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讯稿

“农民、农村、农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方
面,为此中央连续几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发
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
代农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驻村干部新农村建设
的工作简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继续在全省开展“新
农村建设”有关活动。活动期间,省环保厅驻利川新农村建
设工作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就塘坊新农村
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村实际情
况,提出了有关对策及建议。
一、基本情况
塘坊村位于XX市南坪乡东面,地处白杨坝、凉雾、南
坪三乡(镇)交界处,318国道横穿而过,与宜万铁路紧邻,
是全乡距离市城区最近的村。现辖11个村民小组,301户
1120人。全村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亩,
林地面积16000亩。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烤
烟等农作物。目前,村主要以种植果树、蔬菜为主,其他以
养猪、养鱼、苗木培植、外出务工、个体运输、个体工商服
务业等为辅。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5元,比20xx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年增加了1685元。村党支部设两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1人。
村先后荣获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恩施州“十佳”
平安村,XX市党建示范长廊示范村及“五务合一”示范村等
荣誉称号,现被XX市列为特色民居建设重点村。
二、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
根据塘坊村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塘坊村
现有产业发展格局,主要以发展林果业、有机蔬菜为主导产
业。近年来,全村共流转土地1400亩,荒山500亩,用于
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林果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汶川李子1000
亩、红心猕猴桃50亩、葡萄50亩,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
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产业结构,发展绿色水果;二是种
植有机蔬菜。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纯天然、
无污染、品种繁多的有机蔬菜,发展绿色农产品。
(二)生活设施建设
为解决全村人的饮用水问题,利用磨天岭山的地理优势
和山中长年流出的山水,在山脚下修建了4000立方米的水
池和过滤水厂各一个,将山水引进池中,进行消毒过滤处理;
铺设自来水管网2万米,达到户户通自来水,解决了安全饮
用水问题。
(三)村庄道路建设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为实施村庄整体规划建设,拓展村庄发展致富空间,改
善生产生活条件,首先将村庄道路建设作为“切入点”,采
取争取上级补助和自筹的形式,投资253万元,在全村内硬
化水泥路面公里,实现了村通组、组通户的村级水泥路。
(四)村庄环境整治
一是开展村“四旁”(村旁、塘旁、路旁、宅旁) “六
清”(清垃圾、清淤泥、清柴草、清边沟、清路障、清粪便)
活动,实现村内环境整洁美观。二是增加垃圾储运设施。20xx
年新建垃圾池20口,添置垃圾桶20只,配备垃圾清运手推
车20台。对于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每户自行将垃圾分
类送到村垃圾池或垃圾桶内,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三
是畜禽实行圈养。对养殖的畜禽进行圈养,牲畜群路过散落
的粪便及时清理。四是进行庭院绿化。免费给村民发放红枫、
樱花、紫荆花、桂花、紫薇、梅花进行庭院绿化,庭院内外
环境卫生清洁,无三堆(土堆、粪堆、柴堆)存放。五是美化
村精品线路。种植行道树2400棵,建绿化带2800多平方米,
安装路灯8盏,实现了村庄亮化、美化、洁化的目标。六是
建立保洁长效机制。村环境保洁,实行专人清洁保障,负责
村里垃圾清运,保证道路及公共场所环境清洁,保持洁净的
生活环境。
(五)村庄公益事业
为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事,丰富乡村文化娱乐生活,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在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塘坊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集办
公室、党员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器材、综合信息服务、
图书阅览、村民培训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活动场所,供人
们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喜悦和成果,有力提高了村民生活
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
在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和村班子及村民代表座谈中发现,
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个别问题及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与优越性,中央、省级等报纸、广播、电视都进行了大力宣
传,但由于受村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对群众所关
注的问题宣传解释力度不够,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
到位。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的村民组、不同的经济实力和所
处的地理位置,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针对性
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二是新农村建设存在的模糊认识和误区。

现实中村存在着 “等、靠、要”的思想。调研发现,
村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
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却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
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个别村干部认为提
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什么区别,思想上希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
三是村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村农业生产
经营方式不能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分散、小规模的粗放
经营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发展
单一,村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经济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
不强,转变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迫切。农民增收既
面临着村资源约束,又面临着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提高农
民技能、转移剩余农民就业、致富农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
重。
四是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村集体收入有限,依靠
村级经济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困难,硬化、绿化、美
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农田水利建
设和土地治理很难开展,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制约着新农
村建设的进程。
五是村维稳工作亟待加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
加快,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现,有发生群体性事件的
趋势,打牌赌博的现象仍然存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