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总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一、(一)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①,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
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
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公三月不出游。
(二)景公游于寿宫②,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
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注]①胔[zì]:带有腐肉的尸骨②战国时齐国的离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通“悦”,高兴) B.殚.财不足以奉敛(害怕)C.上无以亲.下(爱护) D.而恩无所不逮.(到,及)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睹饥者与之.食孤之.有孔明B.为上而.忘下学而.时习之C.殚财不足以.奉敛以.光先帝遗德D.睹长年负薪者.得道者.多助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②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4分)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潭影空人心”中的“空”字,含义丰富,请分析有何丰富之处。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诗美妙动人,连宋代欧阳修也十分喜爱。
请作赏析。
二、子产论为政宽猛郑子产有疾,谓于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①。
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诗》曰:‘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施之以宽也。
‘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
’纠之以猛也。
‘柔远能达,以定我王。
’平之以和也。
又曰:‘不竟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节选《左传》注:①崔苻((huán fú):湖泽的名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其次莫如猛.(严厉)B.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拥挤)C.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调节)D. 布政优优,百禄是遒.(聚集)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B. 取人于.萑苻之泽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C.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D.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兴徒兵以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②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4.你怎么理解郑子产这种为政宽猛的治国之道?(4分)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客中夜坐【明】袁凯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①诗句中“萧萧”一词渲染了一种怎样的环境气氛?(2分)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回答。
(3分)三、赵普独相凡十年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
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
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
‛帝大悦,终宴。
(选自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赵普独相.凡十年(做丞相) B.普力请与.之(授予)C.帝竟.从其请(竟然)D.帝怒形.于色(表现)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刑以.惩恶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帝竟从其.请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C.普立于.宫门侍卫之臣不懈于.内D.普因.言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
②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4.选文写了赵普哪两件事?你怎样评价赵普这样的宰相?(4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⑴⑵两小题。
(5分)赏牡丹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①,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②京城。
[注] ①格:品质,格调。
②动:震动,轰动。
⑴一、二两句分别写出了“芍药”和“芙蕖”怎样的特点?⑵“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四、狨狨者,猿猱之属,其雄毫长一尺、尺五者,常自爱护之,极嘉者毛如金色,如人披锦绣之服也。
生于深山中,群队动成千万。
雄而小者,谓之狨奴。
猎师采取者,多以桑弧檑矢射之。
其雄而有毫者,闻人犬之声,则舍群而窜。
抛一树枝,接一树枝,去之如飞。
或于繁柯秾叶之内藏隐之。
身自知茸好,猎者必取之。
其雌与奴,则缓缓旋食而传其树,殊不挥霍。
知人不取之,则有携一子至一子者甚多。
其雄有中箭者,则拔其矢嗅之,觉有药气,则折而掷之。
颦眉愁沮,攀枝蹲于树巅。
于时药作抽掣,手足俱散。
临堕而却揽其枝,揽是者数十度。
前后呕哕,呻吟之声,与人无别。
每口中涎出,则闷绝手散。
堕在半树,接得一细枝稍,悬身移时,力所不济,乃堕于地。
则人犬齐到,断其命焉。
猎人求嘉者不获,则便射其雌,雌若中箭,则解摘其子,掷去复来,抱其母身,去离不获,乃母子俱毙。
若使仁人观之,则不忍寝其皮,食其肉。
若无悯恻之心者,其肝是铁石,其人为禽兽。
(选自《玉堂闲话》有改动)注:①狨:róng ,类似金丝猴,古人常用其皮毛做马鞍的装饰品。
②挥霍:紧张,慌乱。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去.之如飞 (逃跑)B. 颦.眉愁沮 (皱眉)C. 悬身移时,力所不济.(救济)D. 去离不获. (抓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其雄有中箭者,则.拔其矢嗅之万钟则.不变礼义而受之B. 则折而.掷之聚室而.谋曰C.掷去复来,抱其.母身既克,公问其.故D.去离不获,乃.母子俱毙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极嘉者毛如金色,如人披锦绣之服也。
②若无悯恻之心者,其肝是铁石,其人为禽兽。
4.狨所表现出来的亲族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你怎样看待捕捉狨的猎人们?(4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⑴⑵两题。
(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荜门:简陋的住处。
⑴颔联中的“遍”和“稀”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2分)⑵情景交融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诗句作简要赏析。
(3分)【阅读提示】王维的《山居即事》中主要写了柴扉、落晖、松树、绿竹、红莲、烟火等六种景物,颔联中“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比(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后四句营造的“景”(意境):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
本诗所描述的意境幽寂澄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五、(一)石才叔苍舒①,雍人也。
与山谷游从,尤妙于笔札,家蓄图书甚富。
文潞公②帅长安,从其借所藏褚遂良《圣教序》墨迹一观。
潞公爱玩不已,因令子弟临一本。
休日宴僚属,出二本令坐客别之,客盛称公者为真,反以才叔所收为伪。
才叔不出一语以辨,但笑启潞公云:今日方知苍舒孤寒③。
潞公大哂,坐客赧然。
(《玉照新志》)(二)衡山④精于书画,尤长于鉴别。
凡吴中收藏书画之家,有以书画求先生鉴定者,虽赝物,先生必曰此真迹也,人问其故,先生曰:‚凡买书画者必有余之家,此人贫而卖物,或待此以举火⑤,若因我一言而不成,必举家受困矣。
我欲取一时之名,而使人举家受困,我何忍焉。
‛同时有假先生之画求先生题款⑥者,先生即随手书与之,略无难色。
(《四友斋丛说》)注:①石才叔:字苍舒。
②文潞公:文彦博,北宋大臣,封潞国公。
③孤寒:寒微,地位低下。
④衡山:文徵明,明书画家,号衡山居士。
⑤举火:生火做饭。
⑥题款:在书画上题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家蓄.图书甚富(藏)B.坐客赧.然(羞愧)C.尤长.于鉴别(擅长)D.潞公哂.之(讥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因.令子弟临一本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反以.才叔所收为伪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虽.赝物,先生必曰此真迹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D.而.使人举家受困佣者笑而.应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才叔不出一语以辨,但笑启潞公云:“今日方知苍舒孤寒。
”②我欲取一时之名,而使人举家受困,我何忍焉。
4.文潞公的座客和文徵明都把赝品当做是真迹,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5.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①②两小题。
(5分)冷香菊陈荣卿晚秋风紧晓霜严,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⑴本诗一、二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分)⑵诗歌三、四两句颇有深意,请简要赏析。
(3分)六、张仪之楚贫张仪之楚,贫。
舍人怒而归。
张仪曰:‚子必以衣冠之敝,故欲归。
子待我为子见楚王。
‛当是之时,南后、郑袖贵于楚。
张子见楚王,楚王不说。
张子曰:‚王无所用臣。
臣请北见晋君。
‛楚王曰:‚诺。
‛张子曰:‚王无求于晋国乎?‛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国。
‛张子曰:‚王徒不好色耳?‛王曰:‚何也?‛张子曰:‚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楚王曰:‚楚,僻陋之国也,未尝见中国之女如此其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