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材料题答案 PPT
• (4)①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 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
3、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 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 路。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据此我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运动
材料二: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 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 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进行谈判天堂好 园。
大家好
• (3)后来面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 措施?结果如何?
• (3)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 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 (4)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60多年的发展 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 (4)必须不断坚持改革,充分调动生产积极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遵循 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 (4)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4)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 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4我国农村60多年的发展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阅读材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 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 材料二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
•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 (2)书39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
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 产……
• 历史认识 •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 • 历史认识: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的
运动在全国展开。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
对农业实行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
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
运动。十一届三中
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废除
实行
,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
(2)材料二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 (2)人民公社;
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3)材料三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 响?
• (3)家庭联
•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 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 吃陈粮烧陈草……”——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 原因是什么?(2分)
大家好
•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 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 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 和比重变化表,见下图
•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 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2
(1)材料一中我国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得益于当时的哪些农 (1)“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 (2)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各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这两 ?这两个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大家好
• (2)图1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图2反映了人民公 • 特征:“大跃进”是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
• (1)行业:重工业。(1分) • 发展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答出“一五计划”也可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2
•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
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
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
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
心的运动;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 “大跃进”严重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大批不具备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盲目追求“高速度” 例严重失调。 •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了我国国情和当时社会生 平,挫伤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错误是造成 的主要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发展农 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等。
大家好
2、材料 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 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 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 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
(1)小明设计了一张“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 化”示意图(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补完未写出的 一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
•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 “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
• (2)特点:高速度、“以钢为纲”(答出一点即可
• 消极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国民经济(农轻 造成三年困难局面。(答出其中1条即可,1分)
• 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 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
十年代初,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1)土地改革;
(2)社会主义改造
(3)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袁隆平
大家好
• 分析对比 • (1)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 (1)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农业生产
磋商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1)A 土地改革. (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 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3)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 即可)
• (3)①对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主义缺少经验;
• ②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4)结合本地情况,对如何解决“三农”问 理化建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