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职能对比分析

城市职能对比分析


对比 分析
形成条件
鞍山————资源优渥 鞍山市自然资源丰富,有大孤山、齐大山、眼前山、东鞍山、西鞍山、 弓张岭等铁矿山,市区周围铁矿石储量逾百亿吨,是全国储量的1/4。滑石 矿是全国三大产地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1 种,开发的有37种。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稀有矿产、 宝玉石矿产和矿泉水等六大种类。
港口城市→工业城市? 港口城市 工业城市?发展战略需调整 工业城市
探 索•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
烟台:在分析了烟台市发展城市经济优势因素和瓶颈因素的基础上,根
据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发优势和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扬长补短, 结构跨越,集群布局,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并具体指明了市 区主要产业发展的方向,确定出“一核、二轴、三副”的烟台城市空间结 构的格局。
对比 分析
服务范围
沈阳城市圈:主体线(抚顺→ 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 连) 辐射带动(本溪、丹东、铁岭、 阜新、盘锦、锦州、葫芦岛) 资源型城市:抚顺、鞍山、本 溪、阜新、盘锦 特点: 特点:重工业城市最集中的城 市圈, 市圈,沈阳城市圈是东北老工 业基地改造的最关键区域, 业基地改造的最关键区域,关 系到未来整个东北经济发展的 兴衰成败
成为港口城市的地理、历史优势
对比 分析
交通
鞍山 与省会沈阳、煤铁之城本溪、化纤城辽阳、新兴石油基地盘锦、对外开放门 户营口毗邻。沈大铁路纵贯全境,境内有、长大铁路、海沟铁路、海岫铁路、 哈大公路、沈海高速公路、丹海高速、盘海营高速公路。
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对比 分析
交通
烟台 中国沿海南北大通道(同江至三亚)的重要枢纽和贯通日韩至欧洲新欧亚 大陆桥的重要节点。
工矿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对比 分析
形成条件
烟台————历史沿革和地理优势
历史沿革: 1861年 清朝将通商口岸由蓬莱改为烟台,烟台便随着港口的旺盛而快速发展。 1865年,烟台山下芝罘俱乐部成为中国北方最好的娱乐场,“北方香港”的盛名从 此伴随着烟台走过几十年。 1867年,烟台开通英国航线,烟台日益打开了与世界交流的大门。 地理优势:依山傍海,气候宜人,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 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海岸线曲长702.5千米,海岛曲长 206.62千米
一个工业城市的雏形,呼之欲出。 那些基地类的,均属于工业。 五六十年代的化工路工业体系, 让整个芝罘西部,成为最恶劣的 地区,至今都难以改变,七八十 年代的幸福、芝罘岛工业化,让 最具旅游潜力最能打造烟台外部 形象的核心地段的海岸线,成为 烟台最大的垃圾场。九十年代后 建的只楚工业园,让芝罘,福山, 开发区三区最适合融合的地域成 为难以逾越的藩篱,夹河成了界 河;莱山2000年后的工业园,已 经成为莱山区向南拓展的束缚。
然而,针对性的国家政策到底是福是祸

烟台 针对蓝色经济这一国家战略,烟台
动作迅速的制定了系列的发展方针和策 略,简称:三大工程,八大基地: 构建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 基地 构建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国家 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构建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 构建国家重要的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和 加工基地 构建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性物流基地 构建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构建现代海洋渔业基地 大力实施海洋创新平台工程 大力实施海洋科研及成果转化工程 大力实施海洋人才智力培育工程
探 索•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
分区功能定位 城市核心区
烟台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域性商务商业中心;教育科技中心,服务外包产业中 心。
城市副中心区
开发区—福山城市副中心区 开发区 福山城市副中心区 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中心、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心。 八角城市副中心区 烟台市临港产业中心 牟平城市副中心区 烟台市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烟台市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中心
对比 分析
烟台 烟台市是山东省的下辖的一个地级 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依山傍 海,气候宜人,面积13745.95平方 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643.60平方千 米,海岸线曲长702.5千米,海岛曲 长206.62千米,人口692万,有少数 民族47个。烟台是我国首批沿海开 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 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 游城。
探 索•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
烟台城市产业发展战略
•发挥资源和传统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拉长产 发挥资源和传统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发挥资源和传统优势 业链,利用特色进一步巩固黄金和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 业链,利用特色进一步巩固黄金和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 •发挥机械、电子的产品优势,走规模化、品牌化的路子, 发挥机械、 发挥机械 电子的产品优势,走规模化、品牌化的路子, 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发挥港口和产业优势,利用后发优势,立足配套,跨越 发挥港口和产业优势, 发挥港口和产业优势 利用后发优势,立足配套, 式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 式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 •发挥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市区 发挥环境和区位优势, 发挥环境和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的产业结构。 的产业结构。Βιβλιοθήκη 探 索•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
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中心城区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 中心城区实力不强, 中心城区实力不强 •区域协作粗放,产业集中度不够,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 区域协作粗放, 区域协作粗放 产业集中度不够,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 产业链存在缺陷
2006年烟台与全 年烟台与全 全省、 国、全省、半岛 及青岛、 及青岛、济南三 次产业比例比较 图
城市经济;产业发展; 关键词 : 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产业优势:烟台市区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制造、 产业优势:烟台市区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为支柱的先 综合环境优势: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势突出,良好 综合环境优势: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势突出,正处在工业化中 进制造业。 年烟台市人均GDP突破 突破4000美元 , 美元, 进制造业。2006年烟台市人均 年烟台市人均 突破 美元 区位优势:烟台长期偏离山东半岛发展主轴,处于交通的末梢,半岛的 的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投资的热土 期阶段。 期阶段。目前烟台市工业结构与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的需求具有很高 北隅,所以区位条件不是很理想,但随着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烟大 的吻合度和相关度,在这种情况下, 的吻合度和相关度,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不仅将促进汽 轮渡、蓝新铁路、环渤海高速等的高等级交通体系的建成、在建和将建, 资源优势:是全国著名的“水果基地” 花生基地” 资源优势:是全国著名的“水果基地”、“花生基地”、 电脑、住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必将极大地拓宽商贸、旅游、 车、电脑、住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必将极大地拓宽商贸、旅游、 再加上如果烟台能作为中韩铁路轮渡的中方港址,烟台就会形成 “环 蔬菜出口基地” 海珍品基地” 还有丰富的黄金、 “蔬菜出口基地”和“海珍品基地”,还有丰富的黄金、 ,为加快 现代物流、信息化、中介咨询乃至国际会展招商等市场需求, 现代物流、信息化、中介咨询乃至国际会展招商等市场需求 绕渤海、联通南北、对接东西”的交通格局。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从而为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提供 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 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 了基础。 了基础。
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分类的方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英国城市地理学家 卡特曾经把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5种:一般描述方 分类方法 一般描述方 统计描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法、统计描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多变 量分析法。我国由于缺乏必要的系统资料,城市职能分类的定量研究 量分析法 相对较少。198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首次出版,公布了全国295个 城市(包括辖县)各工业部门的产值及其它相关资料,为进行全国城 市的工业职能分类提供了可能性。分类结果是将中国295个城市工业职 能归并为4大类、18亚类和43个职能组。其中4大类是:全国最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特大及大中型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中小型加工工 业城市;以能源为主的矿业城市。
地理优势造成的交通优势,海运成本低廉,运输量大,降低 了运输成本。
对比 分析
发展方向
鞍山市:立足区域特色优势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坚持“放心、放开、放手”方针,以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为依托,走专业化 发展、园区化集聚、规模化经营、大项目拉动、外向型牵动、大企业带动和 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的道路。民营经济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吸纳 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渠道。 烟台市:打造城市品牌形象 促进烟台中心城市发展 提升烟台竞争力,增强烟台作为中心城市所应该具有的经济辐射功能,从而 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首先,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营造区 域创新网络,打造城市产业品牌;其次,塑造以道教文化为底蕴的传统文化 与时尚现代工业文明相交融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培育城市可持续发展文化 土壤;第三,打造彻底的生态、宜居、“仙境”寻仙的旅游城市,突出城市 特色。
对比 分析
国家政策
烟台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一个国 家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规划中处于核心区位置,烟台被赋予骨干城市地位。
鞍山 反观之,似乎没有特别针对鞍山的国家政策或者发展战略
烟台在政策下走向工业发展之 路,偏离港口城市本职 鞍山自己指定适宜的发展战略, 稳步发展
烟台港与其他各大港口一起互 相作用互相服务,辐射范围涵 盖天津、河北省、辽宁省、山 东省
对比 分析
经济发展
鞍山 作为辽宁中南部 重要的中心城市, 鞍山有着特别的 区位优势、交通 优势、资源优势、 产业优势。全面 融入辽宁“五点 一线”沿海经济 带和沈西工业走 廊,对于加速经 济隆起,实现超 常规、快速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具 有重要的战略意 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