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又要避免脱离现状职能,完全理想化地确定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的确定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 狭隘观念 城市性质对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适当,城 市性质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确
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1、一般描述方法
2、统计描述方法 3、统计分析方法 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5、多变量分析法
3.工业职能为主的城市
重型工业城市
煤矿城市 石油工业城市 冶金工业城市 电力工业城市 化学工业城市
建材工业城市
轻型工业城市 机械工业城市 食品工业城市
纺织工业城市
森林工业城市 皮革工业城市 造纸工业城市
其他类型轻工业城市
4..以流通职能为主的城市 贸易中心城市 地方贸易中心城市 对外贸易中心城市
旅游城市
SPSS13.0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1)建立EXCEL数据库,导入SPSS中; (2)选择分析-数据缩减-因子分析; (3)选择变量X1-X12,点击向右的箭头按钮,将12变量移到变量栏中 (4)点击描述按钮-选初始解-选系数-继续; (5)点抽取按钮-主成分分析法-相关矩阵-因子未旋转时的解-碎石图-特 征值默认为1-继续; (6)点旋转按钮-方差最大-旋转结果-载入绘图-继续; (7)点得分按钮-另存为新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因子得分系列矩阵-继续确定; (8)点转换按钮-计算-目标变量(F)=(特征值1*因子1+特征值2*因 子2+特征值3*因子3)/总特征值将得出各个省份的F值。
数几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因子”,每个因子 有不同的“载荷量”,载荷量大的前几个因 子为主因子。每个城市对应于各个主因子有 自己的一套因子率得分。这套因子率得分等 于把每个城市放入一个多维的分类空间中, 经过合适的归并技术最后得到若干城市类型 组合。
案例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大开发中的10个省市
自治区的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12个指标进行 分析,通过因子得分情况及其综合得分情况 来分析评价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业经济效 益水平。
第二个缺陷的克服:吉布森和沃登
改用各规模组中的第二位最低的城市职工比
重作为每个规模组城市的最小需求量
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1、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
2、专业化程度的影响 3、新老城市的影响
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基本部分职 工对本地消 费和服务需 求的扩大 非基本部分 就业岗位的 增加和收入 的增加 当地人 口增加
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第二节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第三节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第四节 城市职能分类的应用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批发业
占城市总数百分比
50
占从业人口百分比
40 30 20 10 0 -10 0 20 40 60 80 0 0 0 0.1 0.1 0.2 0.2 0.5 0.9
45
3.7 100
矿业
占城市总数百分比
5、最小需要量法
(1)把城市分成规模组
(2)找出每一个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的最小
职工比重 (3)求出城市各部门的基本活动部分 (4)求出城市的基本部分 两大缺陷:城市规模间是不连续的;几乎所 有的城市都有输出,却没有一个城市需要输 入。
不同国家饮食消费类型分析结果表
类型(特征) 子类型及特征 子类型及特征
1:四个欧美国家(肉奶蛋果型) 2:十个 2-1:日韩(菜鱼型) 亚洲国家 (谷菜鱼 2-2:其余国家 2-2-1:中国、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大谷物型) (谷物型) 型) 2-2-2:印度、巴基斯坦(谷物-奶型)

B=∑Bi (Bi ﹥0)
i=1
n
B为城市中从事基本活动的总职工数。
4、正常城市法
K值的确定(K值是城市非基本部门所占的比重,K值反映 的是满足本地所需要的正常比值)
阿历克山德森K值(第五个百分位即第43位城市) 莫里塞特K值(K值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是有差别 的、K值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上升) 经验性、主观性
个定量指标,这个指标包括两部分,第一是 主导职能的就业比重应该达到的最低临界值, 第二是主导职能行业职工比重和其他行业相 比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优势。 缺点:指标是凭作者经验作出的主观决定, 不易被他人所理解。 进步:由定性变定量。
3、统计分析方法
(1)把24个行业分为9个经济活动
(2)利用职工百分比算出这9个经济活动的
三亚市

1、城市职能:海南南部中心城市、热带海滨旅游 城市、度假疗养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海洋科学 研究中心、渔业产业、中国重要育种基地等多种职 能
2、城市性质:重点发展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 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1988)-国际性热带海滨 风景旅游城市,海南南部中心城市(1995)- 国际 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现在)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基本经
离心型基本活动
向心型基本活动
基本 部门
城 市 经 济 活 动
济活动
B/N比 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 所派生的需要 非基本 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 派生的需要 部门
非基本经 济活动
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1、普查法
2、残差法 3、区位商法 4、正常城市法 5、最小需要量法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就是依据某种方法及准则对一组样
本或变量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 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研究问题涉及 的对象分类。通过分类,可以将数量繁多的 样本化简归为几类,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之间 的区别联系,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便 于解决该问题或方便类似问题的解决。
SPSS13.0操作程序
第一个缺陷的克服:穆尔
(1)把城市分成连续的14个等级 (2)找出每个等级每个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和中 位城市的规模 (3)通过两者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 (4)通过方程求出任何规模城市某部门相应的最 小需求量

回归方程:Ei=ai+bilgP(Ei是i部门P规模城市的最小需求量;P是
人口规模;ai和bi是参数)
1、普查法
(1)发调查表、现场访问
(2)企业的非基本和基本职工比B/N的确定 (3)准确但繁琐
2、残差法
(1)把基本部分占优势的部门提出
(2)不占优势部门,按一定的比例提出非基
本成分 (3)经验性、主观性
3、区位商法

马蒂拉和汤普森数学公式:
式中:ei为某城市i部门职工人数;et为该 城市总职工数;Ei为全国i部门职工数;Et ei/et Li= 为全国总职工数; Li为区位商, Li大于1 Ei/Et 的部门具有基本活动部分的部门。 Bi=ei- (Ei/Et)×et 式中:Bi为剩余职工指数。Bi小于0,则此部门只为本地服 务; Bi大于0,则Bi为i部门从事基本活动的职工数。
指标



X1:各地区工业对全国工业销售收入的工业贡献率 X2:各地区工业企业对全国工业利税的贡献率 X3:全员劳动生产率 X4: 成本费用利润率 X5:流动资产周转率 资产营运能力 X6:产品销售率 产出实力 X7:总资产报酬率 盈利能力 X8:净资产收益率 X9:净资产负债率 X10:营运资金比率 X11:资产保值增值率 X12:工业增加值率
基本部分的 扩大再生产 继续为城市 获得更多的 收入 本地的需求 和本地区的 人口的增加
基 本 活 动 增 加
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 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 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就称为城市的乘数效应。
1、一般描述方法
(1)城市职能类别体系的确定
(2)把城市归入某一类别体系中 (3)定性、任意性、主观性
奥隆索城市职能分类
体系类型 行政城市 防御城市 文化城市 生产城市 交通运输城 市 娱乐城市 首都、税收城市 要塞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 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 教城市 加工工业城市 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 疗养城市、旅游城市、度假城市 城市类型
中国城市基本职能类型表 地域主导作用
1.以行政职能为主的综合 性城市 2.以交通职能为主的城市
城市基本职能类型
行政中心城市 全国性中心城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 地方性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水陆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水陆运输枢纽城市
陆空运输枢纽城市 口岸城市 铁路枢纽城市
港口城市
水运口岸城市 空运口岸城市 陆运口岸城市
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找出36个行业的K值,把超过K值标准5-10%
个百分点的城市称为C型城市,超过K值1020个百分点的城市称为B型城市,超过标准 20%个以上百分点的城市称为A型城市。
5、多变量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把许多变量组合成少
海口市中心城镇职能结构表
等级 中心镇
名称 龙塘
职能类型 B、D
旧州 云龙 红旗 三门坡 三江 大致坡 永兴 东山 新坡
B、D B B B B、D C A、B A、D A、B
注:表中的职能类型分别为:A:旅游型B:农副产品加工型C:商贸型D:轻型加工。
2、统计描述方法
用劳动力结构的资料为城市主导职能规定一


操作步骤: (1)建立EXCEL数据库,导入SPSS中; (2)分析-聚类分析-分层聚类; (3)变量框中转入谷物等类,标签观测量转入国家和地区; (4)聚类项选观测量; (5)显示项选统计量和绘图; (6)按统计量按钮,选凝聚状态表、解的范围,最小选3, 最大选5,继续; (7)按绘图按钮,选系统树图,继续; (8)按方法按钮,选类间平均距离连接法,间距选欧几里 德距离平方和,继续-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