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五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十五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从空间分布、运输方式、组织形式、输送对象等方面。
大运量 地铁、城市地铁
公共交通 中运量 新交通系统、轻轨、公汽
客运交通
小运量 出租车
个人交通
私汽、自行车、步行
货运交通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基本特征
2、城市交通特点
轨道交通 汽车交通 步行交通 公汽交通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既是(特别是对外交通)发展的因素也是制约的因素。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城市的交通走廊一般也是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走廊。


路城 系市 统交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快速路(大城市设置) 联系功能区、交通枢纽、
主干道 全市性干道 公共活动中心
分级 次干道 区干道
联系主干道
支 路 街坊道路 联系街坊
分类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
解决分区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联系; 如快速路。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关系
2、城市活动范围
马车时代: 3-5km 有轨电车时代: 10-15km 多种交通时代: >50-70km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基本特征
1、城市交通分类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关系
1、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成
先有城市过境交通,再沿交通线形成城市的雏形。 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内部交通 也随之形成与发展。城市由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与对外 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完善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怀化实例 图)。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要求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1、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道路的形式: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等 道路的功能 a) 主要道路(干道和交通性道):解决城市中各部分之
间的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b) 辅助道路(生活性道):解决城市中各分区的生产和
解决各分区内部联系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来自道路走向有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 风向(南方、北方、山地等画图示例); 车辆噪声防止(过境交通、绿带、建筑设计与后退、 山墙对应); 沿街建筑和道路宽度之间的比例要协调,并配置恰 当的树丛和绿带,自然景色与历史文物结合。
通 与 道
15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1、城市交通(实质是道路系统)体现城市用地空间联系
交通吸引点(工业企业、住宅区、公共服务区、车站、码头 、仓库等)引起交通的发生、流向、流量,形成全局分布。
2、城市道路交通特征
•吸引点之间的车辆行人交通错综交织,分为必要性与其他 •各类交通的流动线路、发生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而且 具有一定规律性; •交通工具(方式)不同对道路系统提出不同要求; •道路的通过能力取决于交通方式的组织。 • 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
适用高密度大量人流中长距离。 适用高密度少量人流中长距离。 适用高密度大量人流短距离。 介于轨道交通与步行之间。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基本特征
3、城市交通注意问题
充分利用各种交通条件,给需求方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避免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竞争局面; 建立多种速度构成的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功能正常运转; 减少内外交通的中转障碍,提高门-门运输的程度,逐步 消除城市内外交通的界限; 减少交通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创造宜人城市环境,实行 分类(交通性、生活性)组织、互不干扰、独立成系统、界 面处协调、交通分离(立体和平面)。
城乡规划原理
第15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一节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第四节 停车场布置 第五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第六节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第一节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城市(包括市区和郊区)道路(地面、地下、高架、 水道、索道等)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 人们的空间移动能力是一项“基本权力”,他会影响 人们的工作、居住、教育和健康服务等,城市交通发展 达到一定水平,人们才能够更多地参与多样化的活动, 人员和货物的自由移动是通过交通系统来实现; 城市交通模式决定城市形态和地块开发强度; 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规划必须整体来考虑。
生活组织。 道路系统完善
交通分流(快慢、客货、内外、非机)和开辟专道 (步行、自行车、公交)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2、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
对原有道路做必要的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尽 可能减少各种车流之间以及车流与行人之间的干扰;


路城 系市 统交
通 与 道
15
第三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 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中,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的要求与 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体系相结合; 城市交通体系也支撑城市空间布局策略; 现代城市的道路必须满足交通安全、准时、便捷及 城市环境品质提高的要求; 城市用地按照功能布局可以使各分区内有各类就业 用地、居住用地和相应日常生活公共设施,通勤及日常 活动在小范围内解决,内部安全、交通便捷;全市性的 交通系统解决各分区之间客、货流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