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单选题()=1/(s+a),(a为常数)。

f(t)= ,则L[f(t)]=X(s)= 的反变换的常数项为闭环系统的谐振峰值定义为闭环频率特性的幅值M(ω)的串联相位滞后校正通常用于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4[s(s+5)],则系统在r(t)=2t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典型二阶振荡环节的峰值时间与()有关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s 2+2ζωn s+ωn 2) ,在0<ζ<根号2时,其无阻尼固有频率ωn与谐振频率ωt的关系为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3/(4s 2+s+100) ,其无阻尼固有频率ωn 是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说法正确的是假设当t>0时,f(t)=0,f(t)=5(1-cos3t)的拉氏变换为截至频率是系统闭环频率特性的对数幅值以下()时的频率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大小与系统的()无关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某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系统的环闭传递函数为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s,则该环节为某系统的传递函数G(s)= K/(T i +1),则其单位阶跃响应函数为{3022>=<t t 1--s e s是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5x0(t)+2x0(t)·x0(t)=xt(t),它是某线性定常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设ωe为幅值穿越(交界)频率,φ(ωe)为开环频率特性幅值为1时的相位角,则相位裕度为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25/(s2+5s+25)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瞬态响应的几个性能指标中不能反映系统时间响应的快速性的是图b所示各系统的传递函数 为图示对应的环节为图示系统称为()型系统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其()的Laplace变换之比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w(t)=3e-0.2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系统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其特征方程的所有根都必须为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频率ωc=4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下列哪一项不是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下图a所示各信号x(t)的象函数X(s)是下图所示各系统的传递函数C(s)/R(s) 为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相位超前校正网络的作用是下列的哪一项延时环节G(s)=e-ts的相频特性∠G(jω)等于一个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已知F(t)=10/[s(s+1)], 当t→∞时的f(t)值为t dt t f0)(已知f(t)=e at ,(a为实数),则L[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7(s+1)]/[s(s+4)(s2+2s+2)] ,当输入信号r(t)=1(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a(t)=r(t)-c(t)]为已知系统传递函数C(s)/R(s)=2/(s2+3s+2) ,初始条件为c(0)=-1,c(0)=0,系统在输入r(t)=1(t)作用下的输出c(t)为在系统开环伯德图上,低频段反映了闭环系统的()特性在系统开环伯德图上,中频段反映了闭环系统的()特性正弦函数sin的拉氏变换是最小相位系统的定义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的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s平面的多选题不属于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的是串联相位滞后校不能常用于串联校正环节Gc(s)=(As+1)/(Bs+1),关于A与B之间关系的正确描述为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s(s+K)],则不能使该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为当系统采用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为Gc(s)=(s+1)/(2s+1),则该校正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对数幅频率特性中,0dB不能表示对于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与闭环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对于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与闭环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有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最本质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利用乃圭斯特稳态性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些不是Z=P-N中的Z表示意义哪个不属于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t定义哪些不是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所根据的若f(t)=te-2t,则L[f(t)]=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2/(s+2),当输入r(t)=2sin2t 时,则其稳态输出的幅值错误的是系统方框如图所示,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类型λ、开环增益K对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为下列关于反馈校正的说法,正确的是下面哪些不是主导极点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Bode图已知,其幅频特性 在低频段是一条斜率为-20dB/dec的渐近直线,且延长线与0dB线的交点频率为ωt=5,则当输入为r(t)=0.5t时,其稳态误差不为一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K/(Ts+1),则该系统时间响应的快速性描述错误的有一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K/[s(Ts+1)],则其相位角φ(ω)不能用哪些表达以下频域性能指标中不是根据开环系统来定义的是以下性能指标中不能反映系统响应速度的指标为以下性能指标中能反映系统响应速度的指标为判断题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正实根或正实部的复数根频率特性的半对数坐标图又称为奈圭斯特图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若线性定常系统输入端作用一个正弦波,则系统的输出为同频率正弦波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s+2)),则系统稳定时的开环增益0<K<6设系统开环为G(s)=1+0.3s,其幅相特性曲线是一条与虚轴平行的直线通过拉氏变换将时域的微分方程变换为实数域的代数方程,使系统的分析大为简化系统辨识就是研究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一门科学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无关已知F(s)=10/[s(s+1)]当t→∞时的f(t)值为10用频率法研究控制系统时,采用的图示法分为极坐标图示法和对数坐标图示法在过度过程中瞬态误差是误差的主要部分,但它随时间而逐渐衰退,稳态误差将逐渐成为误差的主要部分在控制系统的前方通道中,加入延迟环节后原开环传递函数的幅频与相频特性都改变最小相位系统是指具有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系统作为控制系统,一般闭环不振荡答案选项L[e -at ] A e -2s C 0B最大值B 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B10月4日A系统辨别B 阻尼比和无阻尼固有频率D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C ωn>ωtC {1/s-s/(s2+9)}B 反馈回路A 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为静态模型B 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C F(s)=5B 3dBC 常熟B 特征方程B Φ(s)-5.9/(s 2+1.39s+2.95)D 积分环节B K(1-e -t/T )Cs3零点s=-7,s=2,极点s=-0.25,s=3 D 非线性系统C sY(s) A 180°+φ(ωe) C0.8C 最大超调量Mp B (G1-G2)/(1-G2H) B 1+Ts C ΙB90° A 输出与输入B G(s)=3/(S+0.2) A 充分必要条件C 负实数或为具有负实部的复数 A (0.625s-1)/(0.1s-1)D 综合性能指标D2/s + (1/s2 ) e-t2 B (G1G2G3G4)/(1+G1G2+G3G4+G2G3+G1G2G3G4)B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D 的拉氏变换之比增加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裕度B(-tw) B 左半平面内C10C 1/[3(s-a)]C e ss=0 A 1-4e-t+2e-2t B稳态B动态 A ω/(s2+ω2)B 左半平面 A答案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而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时变函数线性系统是有一个外加输入,而非线性系统有多个外加输入线性系统在实际系统中普遍存在,而非线性系统在实际中存在较少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减少系统的阻尼减少系统的自然频率若Gc(s)为滞后校正环节,则A>B>0若Gc(s)为超前一滞后校正环节,则A≠B若Gc(s)为PID校正环节,则A=0,B>0K〉10<K<10K>-1增大开环幅值穿越频率ω增大稳态误差减小稳态误差稳态出的幅值等于输入谐波的幅值稳态输出的幅值为零相频特性为零中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动态特性高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低频段的增益应充分大,以保证稳态误差的要求中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动态特性高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低频段的增益应充分大,以保证稳态误差的要求开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有控制作用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有反馈回路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左半平面的个数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闭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单位阶跃响应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单位阶跃响应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要的时间单位阶跃响应达到其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单位脉冲函数单位正弦函数单位斜坡函数1/(s+2)s/(s-2)根号2除于22410/(5s+1)10/[2s(5s+1)]2s系统型次λ越低,开环增益K越大,系统稳态误差越小系统型次λ越高,开环增益K越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系统型次λ越低,开环增益K越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可以改变系统的型次可以改变系统的时间常数可以增大系统的阻尼比距离实轴最近的极点距离虚轴最远的极点距离实轴最远的极点0.20.5与K有关与K和T有关与输入信号大小有关-tg-1Tω''90°-tg-1Tω''tg-1Tω'截止频率ωs谐振频率ωt与谐振峰值Mt 频带宽度上升时间调整时间幅值穿越频率上升时间t f调整时间t s幅值穿越频率ωc答案错误错误正确正确正确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正确正确错误正确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