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图谱解析_紫外光谱全解培训资料

最新图谱解析_紫外光谱全解培训资料

图谱解析_紫外光谱全解
波谱学前言
• 利用波谱学技术解决结构问题 • 利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物质的结构 • 二十世界下半叶有机化学的研究基础
2
SKLF
物质结构确定的发展历程
• 紫外光谱学(UV),1930 • 红外光谱学(IR),1940 • 质谱学(MS),1950 •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NMR) 1950 • 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的发展( FT-NMR )
• 确定分子质量 质谱分7 析
分子式 SKLF
1.2 缺氢指数(不饱和度)
分子中键和/或环数目:
尼古丁,C10H14N2,U=5
N CH3 N
8
SKLF
十三法则
M n r 13 13
M代表分子质量
分子通式: CnHn+r
Unr2
2
9
SKLF
表1.1 一些常见元素的碳氢当量
增加元素 代替元素 ΔU 增加元素 代替元素 ΔU
真空紫外区(184nm),可红移至 200~220nm,
E1
芳香环的双键吸收
>200
K(E2)
共轭多烯、-C=C-C=O-等的吸收(苯环在 203nm 左
右, max7400,可红移至 220~250nm)
>10,000
n→π*
230~270nm,芳香环、芳香杂环化合物的芳香环
B
>100
吸收,有的具有精细结构
度的乘积成正比。适用于溶液,其他均匀非
散射的吸光物质(气体、固体),是吸光光
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入射光强
吸光度

Alg I0 cl
I 光程
透射光 强度
摩尔吸 光系数 23
样品摩 尔浓度
SKLF
摩尔吸光系数ε
➢ 表示吸光物质对指定频率光子的吸收本领,它与吸收物质 的性质(跃迁几率、分子截面积)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 X射线衍射 • 微波吸收 • 顺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 • 旋光色散 • 圆形(循环)二色性
5
SKLF
第一章 分子式
• 怎样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 怎样从分子式中获得结构信息
6
SKLF
1.1元素分析和计算
• 元素定性分析
燃烧实验(C,H),钠熔实验 (N,Cl,Br,I,S)
• 元素定量分析 元素分析仪 实验式
1970,13C核磁共振 • 二维核磁共振(2D)NMR,1990
3
SKLF
波谱学方法
利用UV检测共轭体系,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利用IR检测或鉴别分子振动
官能团
利用NMR检测核磁在强磁场中的排布,比如1H,
13C, 15N, 19F, 31P等等
分子骨架
MS测定有机离子的荷质比
分子式
4
SKLF
电磁波频谱的其他领域
相当高的能量,取代基存在的条件下非常敏感
• 羰基化合物 n*跃迁,280-290nm, ( =15); *跃迁,180nm( = 900 )
20
SKLF
2.3 图谱描述
图2.6 苯甲酸在环己烷中的紫外21 光谱图
SKLF
苯的紫外光谱图
➢ 苯有三个吸收带,芳香族 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 E=1带47,,0λ00max 185nm, ➢ E=27带,4,00λmax 204nm , ➢ B带,255nm, =230。
C
H12
7
35Cl
C2H11
3
H12
C
-7
79Br
C6H7
-3
O
CH4
1
79Br
C5H19
4
O2
C2H8
2
F
CH7
2
O3
C3H12
3
Si
C2H4
1
N
CH2
1/2
P
C2H7
2
N2
C2H4
1
I
C9H19
0
S
C2H8
2
I
C10H7
7
10
SKLF
例1.1 M=94
• C7H10, U=3 • C6H6O U=4 • C5H2O2 U=5 • CH3Br U=0 • C5H2S U=5 • C6H8N U=3.5 (舍) • 注意:U为整数,U≥0
>270nm,p-π 共轭体系,如 C=O,NO2 等含 n 电子
R
<100
的不饱和基团的吸收
19
SKLF
• 链烷烃. *跃迁 能量高;短波长,max<170
nm
• 醇类,醚类,胺类和含硫化合物:n*跃迁,醇
类和胺类,175-200nm;有机硫醇和硫化物,200220nm
• 烯烃和炔烃 不饱和分子,*跃迁,175-170nm,
24
SKLF
2.5 生色团与助色团
➢ 特征能级和吸收波长是原子团的特性而不是电子 本身
➢ 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原子团称为生色团,例如C=C, C=O, N=N, N=O
➢ 能பைடு நூலகம்增强生色团吸收强度和波长的的取代基称为 助色团
➢ ε (L/mol·cm) 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情况下的一 个特征常数,数值上等于1 mol·L-1吸光物质在1 cm光程中 的A。
➢ ε的数值大小表示样品分子在吸收峰的波长处可以发生能 量转移(电子跃迁)的可能性,代表吸收峰的强度。
➢ 紫外光谱中峰的强度遵守朗伯-比耳定律,一般观察到的 的范围从10~105,通常>7000为强吸收带,<100为弱吸 收带。
11
SKLF
二紫外-可见光谱
12
SKLF
2.1分子能级
图2.5分子振动转动跃迁阶层的电子跃迁能级
13
SKLF
2.2电子能级跃迁
E(excited)
E Eexcited Eground hv
E (ground)
图3 电子激发过程
v E 能量的选择性吸收
h
14
SKLF
可见和紫外光谱
电子能级的跃 迁
➢ 在气态或非极性溶剂中, 苯及其许多同系物的B谱 带有许多的精细结构,这 是由于振动跃迁在基态电 子上的跃迁上的叠加而引 起的。在极性溶剂中,这 些精细结构消失。
22
SKLF
2.4吸收原理
• Lambert-Beer 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
过单一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的理想溶
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
• 远紫外区,又称真空紫外区 10~190nm
• 近紫外区,又称石英紫外区 190~400nm
• 可见光区
400~800nm
15
SKLF
分子轨道
σ
原子A
σ*
分子AB
成键轨道
原子B
16
反键轨道
SKLF
电子激发过程示意图
A
B
A与B的原子轨道
A B σ*反键分子轨道 光
A+B σ成键分子轨道 A与B的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可分为σ、π及n轨道等数种。
➢形成单键的σ电子。 ➢形成双键的π电子。 ➢未成键的n电子。
17
SKLF
图4 电子能级和跃迁
→*>n→*≥→* >n→
18
SKLF
吸收带的划分
表 2.1 吸收带的划分
跃迁类型 吸收带
特征
max
σ→σ* n→σ*
π→π*
远紫外区 远紫外区测定
端吸收 紫外区短波长端至远紫外区的强吸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