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融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_喻平
金融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_喻平
表 1.
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G1 技术先进指标
G2 市场成长指标
G3 管理能力指标
G4 投入产出指标
Hale Waihona Puke F1 人力资源水平T1 中 高 级 技 术 职 称 人 员 占 总 人 员 的 比 率 ( F11) T2 R&D 人 员 占 科 技 人 员 的 比 率 (F12) T3 R&D 成 功 率 (F13)
F2 技术水平
T4 年 度 金 融 创 新 成 果 价 值 占 年 度 R&D 费 用 的 比 率 ( F21) T5 金 融 机 构 联 合 开 发 金 融 创 新 产 品 的 能 力 (F22) T6 引 进 技 术 的 吸 收 能 力 (F23)
F3 目标市场情况
T7 新 产 品 市 场 容 量 (F31) T8 新 产 品 市 场 容 量 的 年 成 长 率 (F32) T9 新 产 品 市 场 竞 争 强 度 (F33)
2007 年 6 月 第 29 卷 第 3 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 AR Y ECONOMY & MANAGEMENT
J un.2007 Vol.29 No.3
■ 金融与保险
Fin a n ce a n d In s u ra n ce
金融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
喻 平, 李 敏
(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1.科学性原则 金融创新能力以综合评价为主, 而不是面面 俱到。指标体系应反映金融创新的内涵, 突出金 融对经济的先导作用, 反映金融创新促进经济、 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指标时, 要尽可能突出指 标的综合性功能, 多用分析评价指标, 少用描述 性指标。 2.可比性原则 选择涵义明确、口径一致的评价指标, 采用 相对合理的核算和综合方法, 是建立动态可比和 横向可比评价系统的基础。同时指标口径要符合 国际规范和国内各项认定指标的要求, 以保证评 价的合理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 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 要尽可能利用可以 量化的指标和实际可得的资料, 以保证评价的可 操作性。由于条件的限制, 目前还不可能做到建 立完全理想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只能做到以可操 作性为原则, 在现有的基础上构建尽可能合理的 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是说, 只能在现有条件下, 找一个满意解, 而不一定是最优解。 4.系统性原则 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 要尽可能完整、全 面、系统地揭示金融创新的全貌, 防止以偏概全。 要从总目标层出发, 进行要素分解, 逐层建立完 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要防止突出一点, 不及其余, 以免评价结果出现系统性偏斜。当然, 在综合评 价中, 既要全面系统, 客观公正, 又要力求抓住
F8 投入效率指标
T22 新 产 品 营 业 利 润 占 R&D 平 均 费 用 的 比 率 (F81) T23 新 产 品 利 税 额 的 增 长 率 (F82) T24 新 产 品 营 业 利 润 占 总 营 业 利 润 的 比 率 (F83)
100
喻 平, 李 敏: 金融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三、金融创新能力定量化宏观经济指标 金融创新定量化宏观经济指标主要衡量国家 层面上的金融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金融创新贡献 率、新金融工具替换率、金融工具引进系数以及 金融创新技术系数等四个指标 [5]。 1.金融创新贡献率 金融创新贡献率反映金融创新对金融业发展 的贡献水平。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金融创新所 引起的金融业收益增加值对金融业总收益的贡献。 用 M 表示金融创新贡献率, P 表示金融创新所引起 的金融业收益的增加值, R 表示金融总收益, 则金 融创新贡献率可表示为:
F4 新产品市场情况
T10 新 产 品 市 场 占 有 率 (F41) T11 新 产 品 营 业 收 入 增 长 率 (F42) T12 新 产 品 营 业 收 入 占 总 营 业 收 入 的 比 率 (F43)
F5 管理定量指标
T13 管 理 层 次 的 合 理 性 (F51) T14 R&D 人 员 与 管 理 人 员 的 数 量 比 值 (F52) T15 管 理 人 员 占 总 人 员 的 比 率 (F53)
F6 管理定性指标
T16 金 融 家 对 风 险 的 偏 好 (F61) T17 金 融 家 对 创 新 产 品 市 场 的 熟 悉 程 度 (F62) T18 金 融 家 对 员 工 的 激 励 程 度 (F63)
F7 金融创新投入指
T19 R&D 费 用 增 长 率 (F71) T20 R&D 平 均 费 用 占 营 业 收 入 的 比 率 (F72) T21 R&D 平 均 费 用 占 净 利 润 的 比 率 (F73)
[摘 要] 金 融 创 新 能 力 可 以 反 应 一 个 金 融 组 织 或 国 家 的 金 融发展潜力。本文旨在通过可操作、定量化的方法, 构造 金融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以方便衡量和评价一个金融组织 或国家的金融创新能力, 从而为金融组织的发展和国家金 融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中图 分 类号] F830.9; F224.0 [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673- 0461( 2007) 03- 0099- 04 ※本 文 得 到 武 汉 市 青 年 科 技 晨 光 计 划 项 目 ( 20065004116- 18)“区 域 金融 发 展 与居 民 收 入差 距 的 关联 性 研 究”资 助 。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 外资金融机构与国 内金融机构展开全面竞争。外资金融机构均是实 力雄厚、经营历史久远、技术先进的跨国金融机 构, 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 其必然会迅速推出 各种金融创新业务, 竞争的加剧迫使各级金融主 体加快创新步伐, 不断提升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创新能力是指推动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 的能力。本文探讨的金融创新能力依据主体不同 可以分为微观、宏观两个层次, 即金融机构的金 融创新能力和金融业或国家的金融创新能力。金 融机构是金融创新的主体, 是金融业或国家金融 创新能力的基础。金融业或国家的金融创新能力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 同 时, 它还与金融业内金融机构组织结构、金融产 品结构等紧密相关, 最后它还与全民的金融创新 意识, 以及高效协作的金融创新体系紧密相关。 金融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性的概念, 并从多方面 来体现, 涵盖金融风险控制能力、金融机构的创 新构思与规划能力、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金融业务创新能力和金融机构的价值实现能力等 方面。本文侧重于从结果或者绩效方面来评价金 融创新能力。
[作 者 简 介] 喻 平 ( 1972-) , 男 , 湖 北 公 安 人 ,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讲 师 , 博 士 , 主 要 从 事 宏 观 经 济 理 论 与 金 融 理 论 的 研 究 , 已 在 国 家 经 济 类 核 心 期 刊 上 发 表 论 文 二 十 余 篇 , 出 版 著 作 两 部 ; 李 敏 ( 1981-) , 女 ,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金融理论的研究。
99
喻 平, 李 敏: 金融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重点, 防止抓小丢大, 否则也难以正确反映金融 创新的本质要求。简言之, 就是要从全局出发, 努力建立系统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提高评价结 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二、金融创新能力定量化微观经济指标 (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与特征 金融创新定量化微观经济指标主要衡量金融 活动的微观主体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金融创新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主要针对这样四个基本面进 行, 即技术先进性、市场成长性、组织管理能力 和投入产出效率 [3]。 1.技术先进指标 评价技术先进性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人力资 源水平与物质基础进行评价。劳动者智力水平是 一切创新的基础, 金融创新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和培养, 只有全面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水平, 创新 活动才可能持久发展, 否则, 只会变成“无本之 木, 无源之水”。物质基础包括金融机构的硬件与 软件设施。要注意如何评价金融机构引进先进技 术方法的行为, 并不是购买的设备越先进, 创新 能力就越高, 而是要看金融机构对技术方法引进 后是否采取了自主创新的活动。自主创新是指金 融机构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的二 次创新。二次创新分为模仿创新和改进型创新两 种, 模仿创新是在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将引进 技术或设备本土化的过程。改进型创新是指金融 机 构 根 据 市 场 ( 主 要 是 国 内 市 场) 需 要 , 对 引 进 技术进行功能性理解, 扩大引进技术的应用范围, 进而实现引进技术新功能开发的过程。 2.市场成长指标 技术先进并不代表产品一定受到市场的欢迎, 相当多的金融产品技术含量很高, 但在市场上并 不受欢迎, 甚至一败涂地。究其原因, 市场前景 判断错误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金融产品市场 成长性包括产品目标市场的基本情况和本企业创 新产品的前景预测。目标市场分析对于创新活动 来说极其重要, 如果技术水平一般的缺点还可以 通过优良服务来弥补, 那么技术水平高的产品极 有可能不被市场接受。金融创新是风险性极高的 投资活动, 缺乏准确的市场预测和分析不会带来 高收益, 而只会带来高风险。 3.管理能力指标 管理能力包括金融机构创新管理能力和金融 家创新倾向两方面内容。组织管理能力与金融创 新产品是金融机构起飞的两翼, 管理水平的恰当 匹配是金融创新产品充分发挥效益的前提条件。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新倾向。创新倾向是评 价金融家对待风险的基本态度, 是影响金融创新 活动频率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创业型金融家偏好
一、金融创新能力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 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被逐层分解, 依次构建目标层、评判层和权 重层, 然后将总目标分解为一组各有侧重, 又相 互联系, 能够系统综合反映金融创新能力的指标 集, 以作为综合评价金融创新水平的依据。因此, 金融创新平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 原则 [1]:
风险, 保守型金融家厌恶风险。金融创新需要敢 于大胆假设创新的前景, 同时又能够小心、稳健 推动金融创新的金融家。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对 金融家创新倾向的评价缺乏定量的指标, 需要通 过金融家以往的经历、业绩及专业背景进行定性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