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数
16
11
14
14
16
16
分析 :甲同学说: 看谁的总分高就录用谁.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D的总分最高,应被录用. 乙同学说: 我有不同意见.三个方面满分都是20分, 但按理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应该有所不同, 比如专业知识就应该比仪表形象更重要.
讨论:假设上述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为6∶3∶1
(如图),那么应该录用谁呢? 解:因为6∶3∶1=60%∶30%∶10%, 所以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与仪表形象 这三个方面的权重分别是60%、30%与10%. 这样A的最后得分为:
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
本节课在对你今后的生活中对待一些事情进 行分析时,会有什么帮助?
考核项目 上课、作业及问问题情况 平时学习成果 期末基础性学力检测
考核成绩 小颖 小明 92 85 90 89 91 100
(1)如按三项成绩的平均成绩来考核,那么谁的成绩高? 91 91.3
(2)假如将上课,作业及问问题情况,平时学习成果和期末 考试成绩按4:3:3来确定期末成绩,那么此时谁的成绩高? 91.1 90.7
思考:
某校八年级在一次英语测验中,一班40个学 生的平均分数为72.6,二班42个学生的平均分数 为80,三班43个学生的平均分数为75.2。求全年 级这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
x =(72.6×40+80×42+75.2×43) ÷ (40+42+43)
=9497.6 ÷125 =75.9808
例题:江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为78分,期末
C的平均成绩为(67+70+67) ÷ 3=68分。
由70>68,故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 A的成绩为(72×4+50×3+88×1) ÷ (4+3+1)=65.75分。
B的成绩为(85×4+74×3+45×1) ÷ (4+3+1)=75.875分。
C的成绩为(67×4+70×3+67×1) ÷ (4+3+1)=68.125分。
平均数:在统计里,平均数是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显示出一组数据的 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也就是谈这组数据都“接近”哪个数。 公式: (1) (2) 季鹏心得:学习可 不能有半点马虎啊!
1 x ( x1 x 2 x n ) n
1 x ( x1 f 1 x 2 f 2 x k f k ) n
吉斯莫:这是我每周付出的酬金。我得2400 M: 分析田丰上当的原因. 元,我弟弟得1000元,我的六个亲戚每人得 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田丰上当的原因吗? 250元,五个领工每人得200元,10个工人每 你觉得用平均数代表季鹏公司 的员工工资 人100元。你算算看,对不对?
合适吗?
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感到……
加权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平均数表示一 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 ,x2 ,… , xn x2 + … + xn) 叫做这 n 个数的 算术平均数 , 简称 平均数, 记做 x (读作x拔) 我们把 x =
1 ( n x1 +
你能求出意大利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吗?
9
10 11
30
29 31
1.98
1.91 1.94
张劲松
郭士强
32
30
1.98
1.92
12
13 14
28
30 26
2.10
2.08 2.07
26 年龄(岁) 相应队员 1 数
28 3
29 1
30 4
31 2
平均年龄=(26×1+28×3+29×1+30×4+31×2)
÷(1+3+1+4+2)≈29.2(岁)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 商店里有两种苹果,一种单价为
3.50元/千克,另一种单价为4元/千克.如果妈妈 各买了2千克,那么妈妈所买苹果的平均价格为 (3.50+4)÷2=3.75元/千克,这种算法对吗? 为什么? 如果妈妈买了单价为3.50元/千克的苹果1千克, 单价为4元/千克的苹果3千克,那么这种算法对吗?
因此:从计算结果看,B应被录用 思 考:如果这三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为 10∶7∶3, 此时哪个方面的权重最大?哪一位应被录用呢?
一家公司对A、B、C三名应聘者进行了创新、综合知识 和语言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创新 综合知识 语言 A 72 50 88
测试成绩 B 85 74 45
考试数学成绩为82分,如果计算学期总评分时, 只考虑这两次成绩,且期中与期末分数之比是4: 6,求江同学的数学学期总评分。
学期总评分=78×40%+82×60%=80.4
试一试:
小青在初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成绩
分别为:测验一得89分,测验二得78分,
测验三得 85 分,期中考试得90分,
期末考试得87分.如果按照图所显示的平时、期中、 期末成绩的权重,那么小青该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 为多少分? 小青的学期总评成绩=(89+78+85)÷3 ×10%+ 90×30%+87×60%=87.6(分)
季鹏拍拍田丰的肩膀说:“这我也不同意,你 M :萨姆工作了几天之后,要求见厂长。 自己算的结果也表明我没骗你呀!
: 萨姆;你欺骗我!我已经找其他工人核对过 了,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超过每周100元。平 均工资怎么可能是一周300元呢?
资是300元。我要向你证明这一点。
“是呀,问题到底出在哪呢?”田丰百思不得 吉斯莫:啊,萨姆,不要激动。平均工 其解.过了几天,田丰还是辞职不干了.
为什么?
例4:一架电梯的最大载重是1000千克.现有13位“重量级”的乘客
要搭乘电梯,已知其中11位先生的平均体重是80千克,2位女士的
平均体重是70千克.请问他们能否一起安全地搭乘这架电梯?他们的 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解: 11位先生的总体重=80×11=880(千克). 2位女士的总体重=70×2=140(千克).
(3)
x x a
注意区别这三个公式的解题中的应用,以达到简化计算为 目的地有选择地进行应用。
课外作业:1、课本P133页练习、P134页练习
2、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 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 如下: 应试者 听 85 73 说 83 80 读 78 85 力较强的翻译,听、说、 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 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 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 (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92 ×20%+80 ×30%+84 ×50%) ÷(20%+ 30%+ 50%)
= 84.4
季鹏有一个 小工厂,生产超 级小玩意儿。 管理人员由季鹏、他的爷爷、 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5个 领工和10个工人组成。工厂经营 得很顺利,现在需要一个新工人。 现在季鹏正在接见田丰,谈工作 问题。 季鹏: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薪金 是每周300元。你在学徒期间每周得 75元,不过很快就可以加工资。
加权 这个平均数是_________平均数.
例3:某公司对应聘者A、B、C、D进行面试,并按三个方面 给应聘者打分,最后打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你是人事主管, 会录用哪一位应聘者?下表是四位应聘者的面试成绩。
A 满分 专业知识 20 14 18 17 16 B C D
工作经验
仪表形象
20
20
18
12
田丰工作了几天之后,要求见厂长。 田丰;你欺骗我!我已经找其他工人核对 : 过了,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超过每周100元。 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一周300元呢? 季鹏:啊,亲爱的田丰,不要激动。平 均工资是300元。我要向你证明这一点。 季鹏:这是我每周付出的酬金。我得 2400元,我爷爷得1000元,我的六个亲 戚每人得250元,五个领工每人得200元, 10个工人每人100元。你算算看,对不对? 田丰:对,对,对!你是对的,平均 工资是每周300元。可你还是蒙骗了我。
13位乘客的总体重=880+140=1020(千克).
因为总体重超过了电梯的最大载重,所以他们不能一起安全地搭乘. 13位乘客的平均体重=1020÷13≈78.5(千克).
知识源于悟
☞
平 均 数 的 意 义
算 术 平 均 数
你懂了吗? 权
加 权 平 均 数
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 组成, 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 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 体育 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三项成绩 依次是92分,80分, 84分, 则小颖这 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加权平均数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 要程度”未必相同。 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时,往往
给每个数据一个“权 ”。
x 加权平均数:一般说来,如果在n个数中, 1 出现 f1次,
x2出现 f 2次,…, xk 出现 f k 次( f1 f 2 f k n ),
则
1 x ( x1 f1 x2 f 2 xk f k ) n
14×60%+18×30%+12×10%=15
请你根据这样的权重要求,继续算出另三位应聘者的最后 得分.从你的计算结果看,谁应被录用?
A的得分= 14×60%+18×30%+12×10%=15 B的得分=18×60%+16×30%+11×10%=16.7 C的得分=17×60%+14×30%+14×10%=15.8 D的得分=16×60%+16×30%+14×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