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学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学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考试重点

网页版型:骨骼型,满版型,分割型,中轴型,曲线型,倾斜型,对称型,中心型,三角型,自由型
网页构成元素:网页标题,Logo,页眉,页脚,导航,主题内容
媒体: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多媒体:指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与电视领域中的媒体的有机结合,并具有交互功能
多媒体画面语言:图,静止画面语言;文,文本语言;声,声音语音;像,运动画面语言静止画面基本元素:面、线、点、空间、影调、肌理和色彩
运动画面基本元素:镜头的推拉摇;摄像机机位的升降和前后移动;景别变化与组接
点的面积因素,形状因素,数量因素
点的注目性呈现艺术,点的群集性因素
构成静止画面应遵循的艺术规律:对比、均衡、变化
物理呈现颜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色彩的三属性:明度、色相、纯度
视觉传输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机制:视网膜成像时,锥体细胞是三色制;视觉信息向大脑皮层视区传导通道中形成四色机制
色彩视觉的生理特点包括明度适应,色幻觉和补色现象
色彩对比: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的对比
色彩调和:类似调和,对比调和
运动画面的表现艺术:表现运动和运动表现
传统蒙太奇: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后被用于电影,电视艺术,主要指故事片或电视剧中,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进行镜头组接,从而将观众带入到有别于现实时空的剧情之中。

广义蒙太奇:(1)多媒体教材中的广义蒙太奇是指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画面和进行画面链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得以在有别于现实时间和空间进行,旨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2)广义蒙太奇中包含了“画面构成蒙太奇”和“画面链接蒙太奇”两方面内容,而且两者都分别由各自的基本元素组成。

(3)广义蒙太奇按照认知学习规律和多媒体画面的艺术规律将这些基本元素进行组合,以实现教学内容在画面上的最佳呈现。

文字表达的特征:一是表意的准确性,二是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文字在多媒体教材中分为两大类:标题性文字、说明性文字
字幕的构成形式:以彩色或纹理为背景的字幕、异色轮廓字幕、以图案或图片为背景的字幕、动画字幕、书写效果字幕、特技字幕
字幕的呈现形式:静态字幕和动态字幕
多媒体教材中三种形式的声音:解说词,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
解说词适用场合(1)配合文本的解说词:全文照念,字多念少,字少念多(2)配合图形的解说词(3)配合实际操作或练习的解说词
画面上呈现二维空间的一些特点:
1.可以通过联想生成画面上的背景空间
2.可以通过调整背景与边框的位置关系来拓宽画面的视野
3.可以通过形体与边框大小的关系来显示画面空间的辽阔与拥挤
4.边框对具有方向性的形体的制约
环境色:物体除受主要发光体(或反光体)的照射外,同时还可能受到次要发光体(或反光体)的影响,这种在物体暗面呈现的色彩,就是环境色,在素描中俗称反光;物体表面越光滑,这种反射对周围的影响就越明显;若环境色的强度超过主光源,则环境色会变成光源色。

(如摄影中的轮廓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好象隐藏在色彩肌肤内的骨骼,支撑着整个色彩体系的空间结构;在色彩的三要素中,明度具有一种不依赖于其他属性而单独存在的独立性。

色相:是一种色彩区别于另一种色彩的表象特征。

用色相能够确切地表示不同颜色的色别的名称,如果说明度是隐秘在色彩中的骨骼,色相就很象是色彩外表的华美肌肤。

色相体现着色彩的外向性格,是色彩的灵魂。

纯度:又称为彩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有彩色系中每种色彩的鲜浊程度。

色幻觉:色幻觉俗称视觉残相,是指当眼睛较长时间凝视某一形状的色光后,若将视线快速移到白色(或浅色)物体上,视觉中会出现形状相同,色彩呈现原色光补色的现象(这是眼睛为了调节视疲劳而产生的一种视觉平衡现象)
简述图形图像语言和文字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a.都可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b.都遵循各自的语法不同点
不同点a.在表达方式上,图形图像语言是平面显示方式,文字语言是一维线性表述。

b.在表述特点上,图形图像可直观形象的表现景和物,有利于将形象的内容抽象画,
而文字语言需通过思维理解其意思,可准确表达抽象概念和理论;
c.在与声音语言的关系上,图形图像语言不存在一一对应,文字语言需一一对应;
d.在异地域交流上,图形图像语言不需翻译,而文字语言需翻译。

什么是色域?请分别说明RGB色域、CMYK色域和Lab色域的特点。

RGB色域的特点:a三原色为红(R),绿(G),蓝(B)b.色彩混合为加法混合c.主要用于显示器CMYK色域特点:a四原色为青(C),紫(M),黄(Y),黑(K)b.色彩混合为减法混合c.主要用于油墨印刷和彩色打印。

Lab色域的特点:a.L为亮度分量的通道(通过黑,灰,白色),a为一对补色(绿-红)的通道,b 为另一对补色(蓝-黄)的通道b.色域比RGB和CMYK色域都大c.与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无关,故可做RGB和CMYK色域转换的中间过渡色域。

在多媒体教材中,有哪几种交互功能的运用类型?
在多媒体教材中运用过的交互功能实例,可以归纳为三种运用类型,即导航类型,互动教学类型和测试训练类型。

a.导航类型:
在多媒体教材中,导航为学习者进入该教材寻找所学内容提供了“路标”,可以在该结构的所有节点上设置热区,如菜单,按钮等,使学习者可以沿着路径通过点击鼠标,一步一步地找到所需的知识,这就是在多媒体教材中设计导航的基本思想。

b.互动教学类型:
将交互功能用于对呈现教学内容的控制,有助于学习者参与教学过程,这对于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要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是十分有利的,在多媒体教材中,充分利用交互功能,并将其用得恰倒好处,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c.测试训练类型:
测试和训练(包括实验)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教学活动
简述多媒体教材中全景和特写的功能及组接后的效果:
全景的功能是表示被摄主题的全貌,或者显示一个系统各个体之间的联系,或者交代整体内部各局部之间关系;特写的功能则是突出整体中某一部分或群体中某个体的细节特征,旨在以各个击破的方式深化对整体和群体的认识。

将特写与全景接触后,可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在全景的“景”与特写的“质”上往返跳动,将学习过程有节奏地向前推进。

哪些教学内容适合采用视频与动画结合的画面?
(1)为了掩饰视频画面小于屏幕的现象,常用动画绘制一个“框”(书本、电视屏幕等)(2)将视频图像从蓝色背景中抠出,然后叠加在动画画面上,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3)虚拟演播室:将播音员的视频图叠加到动画制作的背景上。

要求真实摄像机的操作与动画软件中的“摄像机”(视点)同步。

哪些教学内容需要运用计算机(动画)画面
(1)采用动画表现运动教学内容,可以将实际设备中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删去,取得突出重点、而又形象逼真的教学效果。

(2)动画不受实物结构的局限,可以深入到内部进行演示。

(3)动画不受现实生活中时间长短的限制,可以运用广义蒙太奇技巧,在短时间内演示生物生长或长周期运动的全过程
(4)将实物先演变成动画然后按教学需求进行一些毁坏性或消耗性实验,可减少教学费用(5)大量实验表明,用动画图示说明教材内容,一般情况下比课堂板书效果好。

运用计算机(动画)画面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动画的优势体现在说明教学原理,讲清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上。

动画教学不追求逼真,并不等于不追求艺术性。

(2)用动画必须配合教学内容,评价动画画面的好坏,不是看其制作是否精美,而是以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得恰到好处。

(3)由于教学用的动画一般不用位图,而采用矢量图,且对着色、纹理也不过于强调,因此所用数据量有可能较小。

(4)动画中的“运动”是创作出来的,因而能用于表现一些抽象的、想象的实例。

何谓色彩对比?它有哪几种类型?
色彩对比:仅从色彩角度观看画面时,人们在寻找颜色的差异,这就是色彩对比;
包括:①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同时对比:当两种颜色放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会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这种现象叫做同时对比;
连续对比:是由视觉残像和适应现象造成的;
②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的对比
色相对比:由于色相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被称为色相对比;
纯度对比:因不同纯度的色彩组合而形成的对比,称为纯度对比;
明度对比:因色彩的明暗差异而形成的对比,称为明度对比;
怎样对二维与三维立体效果进行辨别?
(1)二维动画——是利用(透视、遮挡、明暗、虚实和色彩等)联想和视觉经验形成的立体效果,但该立体效果只能从一个视点或几个视点观看才行。

(2)三维动画——调整三维空间中的视点,将该立体景物的各个侧面调整到画面(的正面)上来看,应该能够看到不同的内容。

论述声音媒体在多媒体教材中所起的作用:
(1)声音媒体也能配合画面呈现教学内容,解说词的作用是表“意”,在三种声音形式中,解说词是主体。

背景音乐的作用是表“情”,背景音乐属于陪衬角色音响效果的作用是表“真”,音响效果也属于陪衬角色。

(2)声音和动感一样,是画面生命活力的源泉画面上的声音和动感一样,都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介绍各种乐器或各种鸟类的图片时,随着鼠标指向目标,配合发出相应的乐器演奏声或鸟叫声。

(3)声音媒体也能配合在二维画面上表现三维景物和运动形体在现实生活中,声音也有和画面的透视相似的属性,如近大远小,近处的声响较强,远离后便逐渐变弱。

声音的透视与画面上的透视配合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立体感的真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