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分析表2018
部)
风险和机遇内容
5 产品测试
1. 生产计划编制不合理,导致无法按时交货,延误产品 交付; 2. 生产不能准时完成计划; 3. 不良率过高; 4. 效率太低; 5. 产品标识不清、混料。
风险评估分析表
风险分析
严重 发生 风险 风险对策 程度 频度 级别
策划的控制措施
责任部门
过程控制 评价措施
文件
有效性
27 工程变更管理
1. 工程变更未能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 2. 工程变更验证不充分,导致变更后出现不符合。
高风
1. 确保产品质量和交期,与客户保持积极沟通,以
《客户满意 商务企划部
5
4
降低风险 确保客户的满意度,从而稳定客户。
度调查控制
有效
险
质量部
程序》
一般
5
2
风 降低风险 1. 可利用的知识的前期准备。
1. 公司产能研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生产和服
1. 生产计划控制;
务提供控制
高风
2. 过程能力提前策划;
生产制造中 指导书》
5
4
降低风险 3. 不良率前期策划,不良率指标监控,及时采用纠
心
有效
险
正预防措施;
《产品标识 生产计划
4. 产品实行系统监控及
Barcode 标识管理要求。
与追溯性程
序》
6 产品交付
2
风险 级别
一般 风险
风险对策 规避风险
策划的控制措施
责任部门
1. 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应识别产品要满足的所有
要求,包括客户提出的、隐含的、以及法律法规或
行业特定的要求。
总经理
2. 各项要求的控制措施要经过不断的讨论、改进,
管理代表
最终确定,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 策划各过程的控制要求必须依照
应对风险和机遇 15
过程
1. 风险识别不齐全; 2. 风险没有制订相应的措施; 3. 措施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16 信息交流 17 设备管理
1. 交流的对象不明确; 2. 交流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不当; 3. 交流未能保证最终结果。
1. 设备产能不足; 2. 设备能力不足; 3. 设备损坏,影响生产计划达成; 4. 特种设备未定期检定; 5. 备件损坏,无法顺利生产。
风险和机遇来 序
源(内部 + 外 号
部)
风险和机遇内容
1 报价及项目确定
1. 新产品报价和项目确立过程的市场调查判断失误 2. 提供成本和利润指标信息不够。
2 订单管理
1. 客户要求识别不完整; 2. 未能确保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就签署合同。
风险评估分析表
风险分析 严重 发生 风险 风险对策 程度 频度 级别
10 分析和评价
1. 数据信息不准确,导致分析的结论不合理。
11 内部审核
1. 审核人员业务技能不熟悉,导致审核浮于表面; 2. 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目未能及时改善和跟进,导致问 题长期存在。
12 管理评审
1. 输入项目不全; 2. 输出项目未能有效落实。
风险评估分析表
风险分析
严重 发生 程度 频度
5
险
。
1. 建立员工岗位任职要求;
高风
2. 采取的适当措施可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
5
4
降低风险 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具备能力的人员等。
险
3. 人员技能评定
1. 建立外来文件清单,将需要使用的外来文件予以
规范管理;
一般
2. 失效文件及时回收销毁,如需留档必须加盖“失
5
2
风 降低风险 效文件,仅供参考”字样印章,以对失效文件进行
过程控制 评价措施
文件
有效性
市场销售
《新产品导 入控制程序 》 《销售合同 评审控制程 序》
有效
市场销售
《销售合同 评审控制程 序》
有效
3 新产品导入
1. 新产品导入周期长; 2. 产品变更失控。
4 生产计划
计划制定不合理,导致无法按时完成计划任务,从面延 误产品交付。
5
4
高风 降低风险 1. 新产品导入测试立项时反复论证市场需求;
1. 需要遵守的外来文件识别不全,导致出现不符合要求 的情况; 2. 失效文件投入使用,导致引发不良后果; 3. 记录填写错误或填写不清晰; 4. 记录存档不符合要求(环境、时间等)。
1. 供应商不配合; 2. 采购物料不符合要求; 3. 交货不及时; 4. 价格成本高; 5. 不能及时应对我公司紧急变更需要(数量、交期、质 量等)。
PDCA过程发各展部;门
4. 针对制定的风险措施追踪结果;
5. 建立和运行环境、影响环境物质的管理体系。
一般
1. 要求用于数据分析的数据必须保持准确;
5
2
风险 降低风险 2. 每季度对公司部门分解目标进行评审;
各部门
过程控制 评价措施
文件
有效性
《相关方影 响管理程序 》 《风险 和机遇的应 对控制程序
区分;
险
3. 文件定义记录表单保存期限,并在表单中进行标
识。
1. 外部供方定期评审;
2. 开发建立备用外部供方;
高风
3. 价格成本核算,与外部供方共赢;
5
4
降低风险 4. 供应商定期整改;
险
5. 与外部供方沟通,提供技术能力,并启用备用外
部供方。
高风
1. 运行环境的先期策划及定期更新;
5
2
降低风险 2. 库存物资每一项都做好标识。
风险评估分析表
风险分析
严重 发生 程度 频度
5
2
风险 级别
一般 风 险
风险对策 降低风险
策划的控制措施
1. 对出现不良类别进行分类搜集,便于分析和利 用; 2. 意识培训; 3. 明确改善的流程和方法,并在组织内实施培训; 4. 由质量人员对改善对策进行追踪验证,确保有效 。
一般
1. 定期进行监视和评审;
5
4
降低风险
险
4. 对不符合报告设立关闭期限。
责任部门
过程控制 评价措施
文件
有效性
质量部
《不合格品 管制程序》
有效
24 不合格品控制
1. 标识不清楚,导致非预期的应用; 2. 未及时有效的采取改善对策,导致不合格品的持续产 生。
1. 所有出现的不合格品需要及时张贴红色“不合格
《不合格品
品”标示并在系统中
有效
7 顾客反馈处理
1. 顾客投诉未能有效解决。
8 领导作用
1. 领导对管理体系不重视,没有履行足够的承诺; 2. 未能配置足够的资源。
1. 对所接到的客户投诉登记汇总,安排专人负责处
5
3
高风 降低风险 理并及时回复客户。客诉处理一律以
险
档;
8D 报告商格务式企存划部 《客诉处理
质量部
程序》
有效
相关文件: OP-2009 客户投诉处理程序
Hold ,以避免投入使用;
管制程序》
5
4
高风 降低风险 2. 出现不合格品后,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质量部
《不符合、
有效
险
以确保不再产生不合格品。质量部人员跟踪验证效
果。
纠正和预防
控制程序》
25 客户满意度测量 1. 顾客满意度低,导致顾客丢失。
26 知识产权管理
1. 组织知识不足,对产品及过程设计不足。
》
有效
设备
《设备管理 程序》
有效
OP-2035-001/A0
风险和机遇来 序
源(内部 + 外 号
部)
风险和机遇内容
监视和测量资源 18
管理
1. 仪器精度不够,导致检测结果不正确。 2. 检测设备失效
19 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员不足,员工流失; 2. 能力不足; 3. 沟通不畅。
20 文件记录管理 21 外部供方
险
3. 新产品导入变更的策划
测试工程部 商务企划部
《新产品导 入控制程序 》 《变更控
制程序》
有效
1. 合理计算公司的实际产能;
高风
2. 依据产品特点和本公司的实际产能合理安排生产
5
3
降低风险
险
计划;
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 作业指导书
》
有效
OP-2035-001/A0
风险和机遇来 序
源(内部 + 外 号
《管理评审 控制程序》
有效
OP-2035-001/A0
风险和机遇来 序
源(内部 + 外 号
部)
风险和机遇内容
13 改进
1. 搜集的数据不准确或者无法利用分析; 2. 改善意识不到位; 3. 人员不具备改善的能力; 4. 改善措施有效性不足。
组织环境及相关 14
方管理过程
1. 组织环境识别不齐全; 2. 相关方要求识别不完整。
5
4
险
降低风险 3. 建立易损件备品备件清单;
4. 特种设备定期备案和检定。
责任部门
过程控制 评价措施
文件
有效性
各部门
《不符合、 纠正和预防 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 管制程序》
管理代表 总经理
《组织环境 分析管制程
序》
有效 有效
各部门
《风险和机 遇的应对控
制程序》
有效
行政部 各部门
《沟通、协 商和信息交 流控制程序
险
《公司知识 产权控制程
序》
有效
1. 所有工程变更需要及时下发《工程变更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