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型支柱安装作业指导书

H型支柱安装作业指导书


4 配合人员
人/组 1 基础施工质量确认,测量基点确认
5 机械负责人人 人/组 1 负责机械正常运转及排除机械故障
4
序号
项目
6 技术员
7 作业人员
8 安全防护员
单位 数量
备注
人/组 1 技术标准掌握、技术指导
人/组 12 支柱安装、支柱整正

1 负责安全防护
7 材料要求
序号
名称
1 钢柱
规格 H型
单位 数量
(1)路基段基础已浇注完成; (2)高架桥区段桥面系(轨道板底座、防撞墙、电缆槽及接触网基础)已施工
完成。 (3)H 型支柱已运抵施工现场。
3 技术要求 (1) 强制标准:铁建设【2006】167 号“客运专线电牵施工质量验收暂行 标准” (2) 推荐标准:TZ208—2007“客运专线电牵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 施工图:天津设计院《JHGS-SS-CW-410_H 型钢柱预留孔位图》、铁四 院《H 型钢柱接触网预留孔位图》 (4) 通用参考图通化(2008)1301 接触网 H 型钢柱; (5)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四电接口施工验收标准》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基础质量检查→材料运输→支柱外观质量检查→支柱吊装→ 支柱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录。
1
4.2 工艺流程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基础质量检查:进行支柱吊装前,必须对支柱基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 主要检查的内容:跨距检查、侧面限界检查、螺栓外露长度与防腐质量、螺栓间 距检查、基础接地端子预埋质量检查、基础顶面的高程偏差、基础的方位(垂直 线路中心,允许误差 2°)。检查依据为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四电接口 施工验收标准》,对存在有问题的基础,及时与站前施工单位联系解决,落实整 改和处理结果(螺栓间距检查如下图)。对无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基础在交接
±1.5mm
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
+5mm/-0mm
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
+5mm/-0mm
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
<5mm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 <1mm
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 栓的整体扭转
±0.25°
基础面至轨面距离;基础面高出路基面;基础平台尺寸; 预埋钢板尺寸
吊车上桥吊装
3
吊车在桥下吊装
5.2.5 支柱整正 先对支柱的纵线路方向和横线路方向斜率进行检查,对不达要求的进行调
整。调整时,先松动主螺母,用撬棍抬动支柱,根据斜率,有目的的调整柱底调 整螺栓。紧固螺母时,应对角循环紧固,主螺母紧固到标准力矩后,上好锁紧螺 母,依次紧固锁紧螺母。柱底调整螺母应至少有一个与基础顶面相接触。施工时 应注意支柱法兰盘上下与螺母之间均有垫片。

M39

12 撬棍

13 吊装带 14 钢丝刷
5T


数量
备注
1 基础面高程检查
1 里程检查、跨距检查
1 基础限界、螺栓外露等检查
1 检查螺检间距误差
1 运杆
1 立杆
2 支柱斜率初调
1 支柱斜率检查
1 柱底螺母调平检查
2 螺母预紧
1 含加力杆
4 一端圆锥形,另一端鸭嘴形
2 平吊和立吊支柱,各一套。
±5mm
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
+20mm/-0mm
同组硬横跨两侧基础的锚栓中心连线应与线路中心线
垂直(在曲线处应与线路法线重合),两锚栓组中心在 <50mm
平行线路方向的偏移
6
9.1.2 支柱安装技术要求
(1) H 型钢柱的选用:首先需现场测量低轨与基础面的高差,结合设计选
择支柱高度,如基础面与内轨面间距与标准偏差大时,根据测量结果,
支柱类型
中间柱、中心柱、对锚柱、接触网锚柱 中间柱、中心柱、对锚柱 锚支转换柱、分相中悬挂两支锚支一支工支转 换柱、独立开关设备柱、车站双侧悬挂支柱
施工偏差 (mm/m)
2~5 1~3
0


曲外,网锚柱接近于 5 整 曲内,网锚柱接近于 5 整
施工误差 0~2mm/m
顺线路 方向
中间柱、转换柱、对锚柱、开关设备柱 接触网锚柱
吊前都应检查其磨损情况,损伤严重时,应及时更换。每次吊支柱 离地时,应停顿一会,观察吊装带变形情况,确认安全后,继续施 工。 (5) 运杆车、吊车应尽量在线路中心运行及施工,吊车在箱梁上打支腿 时,应在两线中心 5.5m 范围内。 (6) 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施工,雾天能见度低时,应在 距施工点两端 300 米外、设置防护和警示标志,防止其他车辆危及 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安全。 (7) 如遇到“三电”线路(立杆前施工负责人应指派专人调查),确认立 杆安全作业距离并采取措施,避免接近、触及电力线路。 (8) 支柱吊装后每个基础螺栓都必须至少戴上一个主螺母并拧紧,整正 时,不得将主螺母完全退出,支柱吊装后,应及时整正,补齐螺母。 (9) 施工人员在桥上施工时,应采取打安全带,防止坠落。 10.2 环保要求 (1) 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地点弃置。 (2)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测量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1 除锈
5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质量控制 9.1.1 基础交接检查主要技术要求
支柱基础与拉线基础施工误差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
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
螺栓相邻间距
螺栓对角线间距
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
8
支柱斜率测量
5.2.6 填写记录 支柱安装整正后,现场书写杆号。
螺母调整
6 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
作业队组织模式。 6.2 人员配置表
每个作业队人员配置表如下:
序号 1
项目 施工负责人
单位 数量
备注
人/组 1 统一指挥,作业人员分工及配合
2 技术员 3 测量人员
人/组 人/组
2 基础高程、限界、螺栓间距测量 3 配合测量
根支柱做一组试块,试块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
9.2 质量检验
(1)
钢柱型号、规格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H 形钢柱端面应与线路平行,支柱扭面允许偏差为±2°
(3)
钢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
限界。
(4)
支柱斜率(从钢柱底部算起)允许施工偏差:
斜率方 向
横线路 方向
±2
偏向拉线侧 15~20
中锚按 5-10mm/m 整正。 锚柱受力后往受力反方 向倾斜 0-5mm/m;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 钢柱整正时,严禁卸掉螺帽。 (2)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学习、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7
(3) 参加施工的起重工、汽吊司机等必须持有相应的专业资格证; (4) 采用的高强度吊装带,强度必须满足相应的支柱起吊何载。每次起
±1.5°
±5mm
+20mm/-0mm
硬横跨基础施工误差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误差要求
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50mm/-0mm
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
±25mm
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
+10mm/-0mm
螺栓相邻间距
±1mm
螺栓对角线间距
作特殊加工,一般以 100mm 为间隔,统一型号,预选定好的支柱不得
随意代用。
(2) 地脚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支柱支配采用预留孔内安装形式,H 型钢柱腕臂底座位置预留了间距
100mm 的三排孔(标准为中间位),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选择安装在
哪一排位置。
(4) 基础顶板与支柱底板间填充的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待定),每 500
备注
套 若干 根据图纸规格
8 设备机具配置 每个作业队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称
1 水平仪(含塔尺)
规 格 单位 套
2 钢圈尺 3 钢圈尺
50m

5m

4 螺栓间距检查卡盘 B 型Biblioteka 套5 运杆平板汽车台
6 汽车吊装车 7 斜率尺
8T

自制 把
8 经纬仪

9 水平尺

10 活口搬手 11 螺母紧固套筒
600
调节前后排螺栓高差
调节同排螺栓水平
5.2.4 支柱安装
支柱安装前应核对基础型号及支柱型号,作业负责人引导汽车吊到合适位
置,打上支腿,同时运杆汽车配合汽车吊运行到位。支柱吊装应采用高强度尼龙
吊装带,防止损伤支柱表面镀锌层。支柱吊装对位时防止碰撞基础螺栓,下落时
要缓缓下落,防止刮伤螺纹。每个螺栓都戴上主螺母、预紧后,方可收吊臂。
时做好记录。
基础螺母垫片为由站前提供,应提前与对方联络,按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及 数量接收。 5.2 施工工艺 5.2.1 材料运输
厂家发货的支柱,由作业段派人引导运货车,就近运送到施工点或附近位 置卸货,在现场作好验收检查;施工时,再另行组织车辆转运支柱。
2
5.2.2 支柱外观质量检查 安装产品规格书和技术标准要求,主要检查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支柱型号
H钢柱安装整正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合蚌引入、南京枢纽大胜关长江大桥及南京南站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