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盖指利用食物的性能特点,合理摄入膳食,以强身健体、抗衰防老的养生方法。
“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
然饮食对于人体健康是一把双刃剑。
《黄帝内经》将其喻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意为人体赖以生存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蓄藏阴精的五脏(五宫),其损害的祸根也在饮食五味。
明确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双重性。
事实证明,饮食不当可引起多种疾病,如儿童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及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肥胖症等。
而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三高”、“三低”现象,也均与饮食不当有关。
“三高”指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三低”指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素。
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
适时适量一日三餐,合理安排,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
从生理角度看,一日三餐是合理的,因为白昼的早、中、晚三个时段中,人体内的消化酶较为活跃。
现代研究认为,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应是:节制晚餐,满足午餐,吃好早餐,并强调三餐之中,早餐最重要。
早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
早餐食品既要有丰富的蛋白质,又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若有条件,早餐要有菜、有饭、有牛奶(或豆浆)。
午餐要吃
饱,品种要丰富。
晚餐则以少而精为善,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以免肥胖,影响健康。
此外,晚餐过饱,对肠胃功能及大脑休息有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谨和五味膳食有辛、甘、酸、苦、咸之异。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谨和五味”是益寿延年的基本饮食原则。
所谓“谨和五味”即是依据人体生理需要,合理调配,适度摄取膳食营养,以滋养人体脏腑气血。
现代研究认为,许多疾病的产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偏嗜甜食,易致糖尿病、肥胖症等;偏嗜咸味,易致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加剧水肿等;偏嗜辛辣,易致便秘、痔疮,加剧溃疡病等。
以人为本如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供给小儿的营养物质,既要保证充分营养,又要易于消化吸收。
老人脏腑衰退,化源不足,平素多食清淡素食、乳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为宜。
妇女有妊娠、哺乳等生理特点,其膳食宜忌也有特殊之处。
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需要比平素更多的营养,以满足母体消耗与胎儿发育的需要;哺乳期,膳食应有充分热量,并注意多吃富含矿物质的食品,以满足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
另有肥胖之体,应限制糖及脂肪的摄入;消瘦之人,应多进滋阴生津的食品
更多最新健康知识,请关注青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