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一、糖皮质激素概述
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 脂肪、蛋白质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 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作用最早 为人们所认识。
目前糖皮质激素包括很多经过结构优化的具有类似结构和 活性的人工合成药物。
人工合成激素与皮质醇(也可称为“可的松”或“氢化可 的松”,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类激素。)的 区别:抗炎作用增强,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减弱。
(四)抗休克作用
较大剂量能抑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压素、血管 紧张素、5-羟色胺和钙离子的收缩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
还能稳定溶酶体膜,使心肌抑制因子形成减少 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 尤其是感染性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全,糖皮质激
素抵抗: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休克逆转时间,提高器官 灌注)和过敏性休克。
20.00 90
8~12
可的松 0.01 0.8
0.8
0.8
25.00 30
8~12
12 ~
泼尼松 0.05 0.8
4.0
3.5
5.00 60
36
泼尼松龙 2.20 0.8
4.0
4.0
5.00
200
12 ~
中效
甲泼尼龙 11.90 0.5
5.0
36
5.0
4.00
180
12 ~
36
曲安西龙 1.90 0
5.0
5.0
4.00
>200 12 ~
36
地塞米松 7.10 0
20.0 ~ 30.0
0.75
100 ~ 36 ~
30.0
300 54
长效
注:表中水盐代谢、糖代谢、抗炎作用2的0.比0 值~均以25氢.0化~可的松为1计1;00等~效3剂6 量~
以氢化可的倍松他为米标松准计5.40 0
0.60
30.0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 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 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 为常规退热剂。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它们的磷酸钠盐及琥珀酰钠盐为水溶性制剂,可用于静 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混悬剂吸收缓慢,关节腔内注射 可维持约1周。
抑制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与免疫反应相关的 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抑制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毛细血管增生,阻碍胶原沉 积,抑制肉芽组织形成
(二)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都有抑制作用,包括防 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 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 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 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可用于治疗许多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的疾病。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 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 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布,以肝中最多,血浆次之,脑 脊液、胸水、腹水再次之,肾和脾中分布少。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氢化 泼尼松才有生物活性。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 (一)按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短效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多在812小 时;中效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作用时间 多在1236小时;长效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 时间多在3654小时。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
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 含量;抑制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
脂肪代谢 :促进其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 蛋白质代谢:促进组织(除肝脏)蛋白质分解、
抑制蛋白质合成,升高血中氨基酸水平,导致 负氮平衡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
水和电解质代谢:较弱的盐皮质激素样潴钠排钾的 作用—低血钾;弱的促进尿钙排泄的作用—低血钙。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 汪伶伶
• 糖皮质激素在 1948年被 用于急性风湿病 的治疗并收到神奇疗效后,其治疗的范围迅 速扩展到许多种疾病 ,震动了当时 的医学 界。至今 ,糖皮质激素已有60多年的应用 历史。
• 据处方调查 ,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 药物就是抗菌药物、激素和维生素三大类。
•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口服、注射、局部外用或 吸入。
表1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别
药物
对糖皮 水盐
质激素 代谢
受体的 亲和力 (比值)
血浆半 作用持 糖代谢 抗炎作用 等 效 剂
衰 期 续时间 (比值) (比值) 量(mg)( min)(h)
短效
氢化可的 松
1.00
1.0
1.0
1.0
化学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糖皮质激素概述
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糖、脂 肪、蛋白质、水电解代谢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 有重要影响。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 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临床过度或不合理或不正确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治 疗某些疾病也十分普遍。因其不良反应严重,与这 类药物有关的并发症应予以高度重视。
35.0
300 54
五、临床应用原则
• 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 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 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 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 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允许作用:机体内的一些激素或生物活性物质发挥 其作用需有适当的糖皮质激素存在,此即糖皮质激 素的“允许作用”,主要为肾上腺素类和胰高糖素。
当糖皮质激素超过生理剂量即为药理剂量时,除上 述作用增强外,还表现为:“四抗”,即药理作用。
(一) 抗炎作用
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减少膜磷脂向花生四稀酸的转化, 而花生四烯酸是很多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稀,血小 板活化因子的生物合成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