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哲学》参考文献
一、专题参考文章
1、五四新文化运动
林毓生:《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一一兼论五四精神、五四目标与五四思想》,收入氏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
张潮:《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收入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o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收入氏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2、科玄论战林毓生:《民初“科学主义”的兴起与含义一一对“科学与玄学”之争的研究》,收入氏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
杨国荣:《科学的泛化及其历史意蕴一一五四时期科学思想再评价》,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5期。
严博非:《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收入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上海:东方岀版中心,2000o
3、自由主义西化派思潮
林毓生:《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收入氏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
韦政通:《新儒家与自由主义观念冲突的检讨》,收入氏著《儒家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o
4、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潮
李泽厚:《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收入氏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宋志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现代新儒学思潮
贺麟:《儒家哲学的新开展》,收入氏著《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O
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励、唐君毅:《中国文化与世界一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收入《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一一
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亦收入封祖盛编:
《当代新儒家》,北京:三联书店,1989。
亦收入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一—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收入氏著《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O 张潮:《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收入氏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o
韦政通:《现代中国儒家的挫折与复兴一一中心思想的批判》,收入氏著《儒家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o
刘述先:《当代新儒家的探索》,收入《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一一刘述先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台湾“中国论坛社”主办“当代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座谈会发言记录,收入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一一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O 胡治洪:《近20年我国大陆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收入徐洪兴主编《鉴往瞻来一一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o
6、胡适的哲学思想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收入氏著《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o
李翔海:《胡适思想三题》,《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7、梁漱溟的哲学思想
[美]艾恺:《梁漱溟一一以圣贤自许的儒学殿军》,林镇国译,收入封祖盛编:《当代新儒家》,北京:三联书店,1989。
杨国荣:《在中西哲学的融合中重建儒学一一梁漱溟新儒学思想探析》,《学术界》1989年第3期。
李翔海:《世纪之交的回观一一后现代视野下的梁漱溟中西文化观》,《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8、熊十力的哲学思想杜维明:《探究真实的存在一一略论熊十
力》,收入《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杜维明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成中英:《熊十力哲学及当代新儒家哲学的界定与评价》,收入《知识与价值一一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郭齐勇:
《论熊十力哲学对现代新儒学之形上学基础的奠定》,收入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冯友兰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新原道•新统》,《三松堂全集》第5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L
冯友兰:《新原人•境界》、《中国哲学简史》第二十八章,《全集》第4卷。
郭齐勇:《形式抽象的哲学与人生意境的哲学一一论冯友兰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内在张力》,载《中州学刊》1998年第3期。
杨国荣:《从中西哲学的会通看新理学》,载《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10、张岱年的哲学思想
方克立:《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李存山:《张岱年先生学术思想述要》,《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6期。
二、专题研究专著
1、五四新文化运动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丁爱真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
[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一一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o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一一“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岀版社,2003o
刘桂生等编:《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O
2、科玄论战[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
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O
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一一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自由主义西化派思潮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一一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岀版社,1989。
胡伟希、高瑞泉、张利民:《十字街头与塔一一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O
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一一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1994o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一一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O
4、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一一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O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一一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O
[美]列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O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o
5、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潮
[美]魏斐德:《历史与意志一一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贵阳:贵州人民岀版社,1995O
干春松:《超越激进与保守:张岱年与综合创新文化观》,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o
实证主义思潮
胡伟希:《金岳霖与中国实证主义认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杨国荣:《从严复到金岳霖一一实证论与中国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现代新儒学思潮
方克立:《现代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郑家栋:《现代新儒学概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颜炳罡:《当代新儒学引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李翔海:《现代新儒学论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o陈少明:《儒学的现代转折》,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一一新理学与新心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L
[美]墨子刻:《摆脱困境一一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颜世安、高华、黄东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O
罗义俊编:《评新儒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封祖盛编:《当代新儒
家》,北京:三联书店,198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