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关关雎鸠,________。
窈窕淑女,________。
(《关雎》)(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3) 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4) 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7分)2. (7分)阅读《乡愁》全诗,回答各题。
(1)诗中哪些词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2)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3)对这首诗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 诗人的思乡之愁是直白说出,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B . 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蔓不枝;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 . 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歌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D . 诗歌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有叠词、有变换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7九上·平顶山期中)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读《水浒》,有人说鲁智深、林冲身上最大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义”和“忍”。
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简要说说鲁智深的“义”和林冲的“忍”是如何体现的。
(2)“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两个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4. (10分)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揭示特征】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
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而且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3)【续写寓言】续写情节。
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却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5. (11分) (2016八上·龙湖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的暖,一寸长葛闪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我一听,就有点蒙。
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
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
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
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
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
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
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
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
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
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
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
”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1)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第一段使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4)“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6. (20分) (2020九上·蚌埠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①“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
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②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碟中谋》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③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④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
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的使用难度。
⑤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
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
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
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⑥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
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
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谋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
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⑦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1)文章开篇引用电影台词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2)文章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五段划线词“可能”能否删去?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结合全文说说“刷脸支付”有什么好处。
(5)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探究。
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阅读选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 . 曾益其所不能B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 . 入则无法家拂士D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下面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 . 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 . 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 . 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3)《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选文之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9八下·义乌期末) 根据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中国汉字“春”由“屯”“日”“艸”组成。
“屯”在甲骨文中象草芽破土之形,是草木蓄势、艰难破土之象,三个部件形象地体现出春季万物苏生的过程——大地冰封严寒,草芽悄然地积聚生机,艰难破土,在阳光的普照下,最终焕发出强旺的生命力,春草蔓延,遍布原野……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1、1-2、1-3、1-4、1-5、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7分)2-1、2-2、2-3、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3-1、3-2、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4-1、4-2、4-3、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5-1、5-2、5-3、5-4、6-1、6-2、6-3、6-4、6-5、六、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7-1、7-2、7-3、七、作文 (共1题;共5分)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