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第二节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桁架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杆系结构,它是由若干直杆在其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几何形状不变的结构。

桁架中各杆件的连接处称为节点。

由于桁架结构受力合理,使用材料比较经济,因而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

房屋的屋架(见图3-10)、桥梁的拱架、高压输电塔、电视塔、修建高层建筑用的塔吊等便是例子。

图3-10房屋屋架杆件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桁架称为平面桁架(如一些屋架、桥梁桁架等),否则称为空间桁架(如输电铁塔、电视发射塔等)。

本节只讨论平面桁架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计算,有关桁架的详细理论可参考“结构力学”课本。

在平面桁架计算中,通常引用如下假定:1)组成桁架的各杆均为直杆;2)所有外力(载荷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桁架所处的平面内,且都作用于节点处;3)组成桁架的各杆件彼此都用光滑铰链连接,杆件自重不计,桁架的每根杆件都是二力杆。

满足上述假定的桁架称为理想桁架,实际的桁架与上述假定是有差别的,如钢桁架结构的节点为铆接(见图3-11)或焊接,钢筋混凝土桁架结构的节点是有一定刚性的整体节点,图3-11 钢桁架结构的节点它们都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杆件的中心线也不可能是绝对直的,但上述三点假定已反映了实际桁架的主要受力特征,其计算结果可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分析静定平面桁架内力的基本方法有节点法和截面法,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节点法因为桁架中各杆都是二力杆,所以每个节点都受到平面汇交力系的作用,为计算各杆内力,可以逐个地取节点为研究对象,分别列出平衡方程,即可由已知力求出全部杆件的内力,这就是节点法。

由于平面汇交力系只能列出两个独立平衡方程,所以应用节点法往往从只含两个未知力的节点开始计算。

例3-8 平面桁架的受力及尺寸如图3-12a所示,试求桁架各杆的内力。

图3-12 例3-8图解:(1)求桁架的支座反力以整体桁架为研究对象,桁架受主动力2F 以及约束反力YA F 、xB F 、YB F 作用,列平衡方程并求解:1=∑=ni ixF,xB F =0)(1=∑=ni i BmF , 2F ×2l-Y A F l =0, Y A F =F1=∑=ni iyF,YA F +YB F -2F =0,YB F =2F -Y A F =F(2)求各杆件的内力设各杆均承受拉力,若计算结果为负,表示杆实际受压力。

设想将杆件截断,取出各节点为研究对象,作A 、D 、C 节点受力图(图3-12b),其中'1S F =1S F ,'2S F =2S F ,'3S F =3S F 。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只能求解两个未知力,故首先从只含两个未知力的节点A开始,逐次列出各节点的平衡方程,求出各杆内力。

节点A:1=∑=ni iyF,YA F +1S F sin300=0,1S F =-2YA F =-2F (压)1=∑=ni ixF,2S F +1S F cos300=0,2S F =-0.8661S F =1.73F (拉)节点D:1=∑=ni ixF, -'2S F +5S F =0,5S F ='2S F =2S F =1.73F (拉)1=∑=ni iyF,3S F -2F =0,3S F =2F (拉)节点C:1=∑=ni ixF, -'1S F sin600+4S F sin600=0,4S F ='1S F =-2F (压)至此已经求出各杆内力,节点C的另一个平衡方程可用来校核计算结果:1=∑=ni iyF, -'1S F cos600-4S F cos600-'3S F =0将各杆内力计算结果列于表3-2:表3-2 例3-8计算结果例3-9 试求图3-13a 所示的平面桁架中各杆件的内力,已知030=α,G=20kN 。

(a)(b)图3-13 例3-9图解 (1)画出各节点受力图,如图3-13b 所示,其中i F '=F i (i=1,2,…,6)。

各点未知力个数、平衡方程数如表3-3。

由于A 点的平衡方程数与未知力个数相等,所以首先讨论A 点。

表3-3 未知力个数、平衡方程数(2)逐个取节点,列平衡方程并求解 节点A:1=∑=ni iyF, F 1sin300-G=0,kN 4030sin 01==GF (拉)1=∑=ni ixF, -F 1cos300-F 2=0, F 2=-F 1cos300=-34.6kN (压)节点B :1=∑=ni ixF, 062=-'F F , =6F 2F '=-34.6kN (压)1=∑=ni iyF, F 3-G =0, F 3=G =20kN (拉)节点C :1=∑=ni iyF, -F 5cos300-F 3cos300=0, F 5=-F 3=-20kN (压)1=∑=ni ixF, 341F F F '+-'cos600-F 5cos600=0,F 4=31F F '+'cos600-F 5cos600=40+20cos600-(-20)cos600 kN =60kN (拉)将各杆内力计算结果列于表3-4:表3-4 各杆内力计算结果二、截面法节点法适用于求桁架全部杆件内力的场合。

如果只要求计算桁架内某几个杆件所受的内力,则可用截面法。

这种方法是适当地选择一截面,在需要求解其内力的杆件处假想地把桁架截开为两部分,然后考虑其中任一部分的平衡,应用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求出这些被截断杆件的内力。

例3-10 如图3-14a所示的平面桁架,各杆件的长度都等于1.0m,在节点E上作用荷载F 1=21k N,在节点G上作用荷载F 2=15k N,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图3-14 例3-10图解:(1)求支座反力以整体桁架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3-14a所示,列平衡方程:1=∑=ni ixF,xA F =0)(1=∑=ni i AmF ,YB F ×3.0-F 1×1.0-F 2×2.0=01=∑=ni iyF,yA F +YB F -F 1-F 2=0解得:Y B F =0.30.221F F +=17k N, Y A F =1921=-+y B F F F k N(2)求杆1、2和3的内力作截面mn假想将此三杆截断,并取桁架的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设所截三杆都受拉力,这部分桁架的受力图如图3-14b所示。

列平衡方程:)(1=∑=ni i EmF , -1S F ×1.0×sin600-yA F ×1.0=0)(1=∑=ni i DmF , F 1×0.5+3S F ×1.0×sin600-yA F ×1.5=01=∑=ni iyF,yA F +2S F ×sin600-F 1=0解得:1S F 060sin yA F -==-21.9k N(压)3S F =866.0215.0195.160sin 5.05.101⨯-⨯=-F F y A k N=20.8k N(拉)2S F =866.0192160sin 01-=-yA F F k N=2.3k N(拉)如果选取桁架的右半部分为研究对象,可得到相同的计算结果。

例3-11 平面桁架结构尺寸如图3-15a所示,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图3-15 例3-11图解:(1)求支座反力以整体桁架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3-15b 所示,列平衡方程:1=∑=ni ixF,=x A F)(1=∑=ni i AmF , F B ×8a -F 1×a -F 1×2a -F 1×3a -F 1×4a -F 2×5a -F 2×6a -F 2×7a =01=∑=ni iyF,yA F +FB -4 F 1-3 F 2=0解得:495818102121F F F F F B +=+=, y A F =-F B +4 F 1+3 F 2=431121F F +(2)求杆1、2和3的内力作截面I -I 假想将杆1、2、3截断,并取桁架的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设所截三杆都受拉力,这部分桁架的受力图如图3-15c 所示。

列平衡方程:0)(1=∑=ni i FmF ,3241111=⨯+⨯++⨯--a F a F a F a F b F y A S0)(1=∑=ni i CmF ,023113=⨯++⨯-a F a F a F b F y A S1=∑=ni iy F ,32212=+--ba b F F F S A y解得:)35(211F F b a F S +-=(压),)921(4213F F b aF S +=(拉),)3(412222F F b b a F S -+=(拉)由上面的二个例子可见,采用截面法求内力时,如果矩心取得恰当,力矩平衡方程中往往仅含一个未知力,求解方便。

另外,由于平面任意力系只有三个独立平衡方程,因此作假想截面时,一般每次最多只能截断三根杆件,如果截断的杆件多于3根时,它们的内力一般不能全部求出。

习 题3—1 图3-16所示的6种情形中哪些是静定问题?哪些是静不定问题?图3-16 题3—1 图3—2 试求图3-17所示静定梁在支座A和C处的全部约束反力。

其中尺寸d、载荷集度q、力偶M已知。

图3-17 题3—2图3-3 静定多跨梁的荷载及尺寸如图3-18所示,长度单位为m,求支座反力和中间铰处的压力。

图3-18 题3—3图3-4 静定刚架所受荷载及尺寸如图3-19所示,长度单位为m,求支座反力和中间铰处压力。

图3-19 题3—4图3-5 如图3-20所示,杆AB重G、长度为l2,A端置于水平面上,B端置于斜面上并系一绳子,绳子绕过滑轮C吊起重物F Q。

各处摩擦均不计,求AB杆平衡时的G值及A、B 两处的约束力。

(α、β均为已知)图3-20 题3—5图3-6 如图3-21所示,在曲柄压力机中,已知曲柄OA=R=0.23m,设计要求:当α=200,β=3.20时达到最大冲力F=315kN。

求在最大冲压力F作用时,导轨对滑块的侧压力和曲柄上所加的转矩M,并求此时轴承O的约束反力。

图3-21题3—6图3-7 在图3-22所示架构中,A、C、D、E处为铰链连接,BD杆上的销钉B置于AC杆的光滑槽内,力F=200N,力偶矩M=100N·m,不计各杆件重量,求A、B、C处的约束反力。

图3-22 题3—7图3-8 如图3-23所示,折梯由两个相同的部分AC和BC构成,这两部分各重0.1kN,在C点用铰链连接,并用绳子在D、E点互相联结,梯子放在光滑的水平地板上,今在销钉C上悬挂G=0.5kN的重物,已知AC=BC=4m,DC=EC=3m,∠CAB=60°,求绳子的拉力和AC作用于销钉C的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