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教材结构分析ppt课件

初中语文教材结构分析ppt课件

5.要正确 使用关联
词语
1.句子结 构要完整2. 表达要合事 理 3.句子成分 搭配要得当 4.使用句式 要单一 5.语序要合 理
6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评价 要点
七上
评价内容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1.识记重要作家的时代及 代表作。
作家:沈复、孔子、朱自 清、老舍、曹操、白居易、 马致远、法布尔、蒲松龄、 鲁迅、泰戈尔、冰心、刘 义庆、安徒生、郭沫若、 韩非;
芬、福楼拜、 莫泊桑、林嗣 环、茨威格; 作品:《朝花 夕拾》《乐府 诗集》《资治
王维、李白、 陆游;
作品:《礼记》 《水经注疏》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
通鉴》《虞初 炼成的》
新志》《山海
经》《童年》
《昆虫记》
1.识记重要作家的 时代及代表作。
1.识记重要作家的 1.识记重要作家的
3.积累“青 春”的格言 警句。
4.积累“读 书”的名言。
2.积累有 关“音乐” 的故事。
3.积累 “孔孟”的 名言。
8
教学评价
❖ (一)识字与写字 ❖ ★基础层级要求:“每篇课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 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 ❖ 包含课后练习中的“读一读、写一写”,还 有课文内课下注释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常用字 词。
2.积累有关 “桥”的成 语、诗句等;
3.了解“莲” 的名称和历 史,背诵有 关的古诗文 及名句。
4.了解中国 传统节日的 源由典故、 名称及涵义。
2.积累有关 “母爱”的 格言与诗句。
3.积累有关 “春”的诗 句。
4.了解广州 的名胜民俗 及特点,并 搜集一些名 胜的对联。
2.积累有关 “雨”的诗 句。
2.区分常见的 多音字与形似 字,辨别常见
的读音错误。
法。
4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词语 (包 括熟 语)
1.词语 1.汉语词 1.汉语词 1.多义 1.凝练、
的积累、 类(实词) 类(虚词) 词的常用 形象的诗
感悟和运 2. 对文章 2.体会书 义,及其 歌用词。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句子
四种 基本 句式。 的修
辞方 法。
1.说话要 有中心2. 说话要连 贯
3.养成良 好的听话 态度和习

1.主谓 句和非主 谓句;
2.句子 成分和句 子的主干
3.句子简
明、得体
1.因果类 复句2.非 因果类复 句
3.分析多 重复句
4.复句常 用关联词 语
9
教学评价
❖ ★学段差异比较: ❖ 七年级上下册及八年级上册本环节的要求都
属于基础层面的考查。八年级下册除此之外 还要求掌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雷电 颂》里有不少褒贬意强烈的词语。
10
教学评价
❖ ★九年级下册还要求区分常见的多音字与形 似字,辨别常见的读音错误。这个要求适应 中考的要求,放在这个年段。
❖ ★汉字的书写 ❖ 主要是培养学生工整地书写的习惯,在其它
年段进而欣赏名家书法。
11
教学评价
❖ (二)词语 ❖ ★基础层级要求:三个年级都要求学生在平时就有
积累词语的习惯。积累的含义包括正确读写、理解 词义、正确运用等 ❖ 七下八上两个学段要求掌握词类知识。这一知识点 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类型,能够把 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的学 习当中。不钻牛角尖,不刻意拔高。一般来说,这 一知识点很少单独考查,与短语、句子成分综合起 来考查,往往是以改病句的形式出现。
课文后
文后“读一
文后“读一
“读一读,写 一写”中的字
“读一读,
“读一读, 读,写一写”读,写一写”词及其组成的 写一写”中
写一写” 中的字词 及其组成 的常用词
中的字词及 中的字词及 常用词的字音、 的字词及其
其组成的常
其组成的常
字形及理解这 些字词的意义。
组成的常用
用词的字音、用词的字音、2.富有表现力 词的字音、
。 字形及理解 字形及理解
这些字词的 这些字词的 的词语
字形及理解 这些字词的
的字音、 意义。
意义。
意义。
字形、 字形及理 2.临摹欣赏 2.欣赏王羲
字义) 解这些字 颜体书法。 之书法。 词的意义。
2.硬笔书
1.每篇课文后 “读一读,写 一写”中的字 词及其组成的 常用词的字音、 字形及理解这 些字词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材结构分析
主讲:龚体胜
1
❖ 封面
教材分析
2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 分年级解读 ❖ 识字与写字(字音、字形、字义) ❖ 词语(包括熟语) ❖ 句子 ❖ 文学/文化常识
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识字 与写 字 (字 音、
1.每篇 1.每篇课 1.每篇课 1.每篇课文后 每篇课文后
志》《培根随笔》
7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评价
评价内容
要点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2.积累有关“月 亮”的传说,诗句 对联,雅称等。 3、了解《伊索寓 言》的故事内容及 寓意。
2.积累有关 “黄河”的 诗句。 3.了解有关戏 曲“角色分 类”“主要 剧种”及京 剧旦角流派 的知识。
时代及代表作。
时代及代表作。
作家:海伦·凯勒、巴 作家:梁启超、苏 作家:余光中、舒
金、高尔基、纪伯伦、 霍姆林斯基、培根、 婷、契诃夫、杰
冯骥才、吴均、韩愈、 施耐庵、罗贯中、 克·伦敦、莎士比
杜牧、文天祥、张养 吴敬梓、曹雪芹、 亚、泰戈尔;
浩、柳宗元、范仲淹、 司马迁、诸葛亮、
欧阳修、袁宏道、岑 温庭筠、李清照、
用。2.语 表达发挥 面用词的 近(同) 2.口语、
言文字使 作用的精
用中的规 范。3. 优
彩用词。
美、形象、
典雅与生 活化用语
的朴素。
义词,词 白话文和 的语境义。 书面语的 2.常见 差异。 五种短语
生动的散 文用词的
结构。
品味。
1.成语的 积累。 2.诗歌用 词的凝练
含蓄。
5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作品:《浮生六记》《昆 虫的故事》《聊斋志异》 《野草》《繁星》《春水》 《世说新语》《安徒生童 话故事选 》《伊索寓言》 《淮南子》
1.识记重要作 1.识记重要作家
家的时代及代 的时代及代表
表作。
作。
作家:普希金、
作家:孙犁、 雨果、刘禹锡、
王安石、都德、 周敦颐、杜甫、
臧克家、贝多 苏轼、陶渊明、
参、龚自珍;
辛弃疾;
作品:《威尼斯商 人》《墨子》《孟 子》《庄子》《孔
作品:《假如给我三 作品:《傅雷家书》 子》《韩非子》
天光明》《海底两万 《呐喊》《羊脂球》 《列子》《左传》
里》《名人传》
《水浒》《三国演 《诗经》《格列佛
义》《儒林外史》 游记》《简·爱》
《红楼梦》《史记》 《飞鸟集》
《战国策》《三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