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凝药ppt课件

抗凝药ppt课件




不良反应
出血:最常见,可发生在任何部位 血小板减少,发生在用药初5-9日 骨质疏松症
鱼精蛋白


谢 谢!


优点
心功能不全时须限钠,钙盐有利 慢性肾病长期血透病人,往往有高钠低钙,因此低分子肝素钙更有利 钙盐注射部位不疼痛,钠盐疼痛较剧烈


相互作用
加重出血风险:香豆素及其衍生物、阿司匹林及非甾
体消炎镇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尿 激酶、t-PA等

药为酸性,遇碱性药物则失去抗凝性能 洋地黄、四环素、抗组胺药使抗凝作用部分降低
抗凝药
凝血过程
华法林—抗凝机制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 Ⅸ、Ⅹ的活化达到抗凝的 目的

除此之外香豆素类药物尚 能抑制抗凝蛋白调制素C 和S的羧化作用。
华法林
ACCP推荐的口服抗凝药物 适应症及相应的INR范围
药效及药动学

R型和S型的消旋体混合物,S型抗凝作用是 R型的5倍


用法用量—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


规格 0.4ml:4100U 用法
0.6ml:6150U


常规剂量:0.4ml/次 q12h,总的治疗时间不超过 6天,预防和治 疗血栓性疾病。 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调整剂量并测定血液循环中抗凝血因子Xa 的活性 老年人:清除率会稍有减慢,若肾功能正常,无需调整
到第4周。INR达到目标值并稳定后(连续两次在治疗的目 标范围),每4周查一次INR。
药物相互作用—增强华法林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减弱华法林作用
不良反应

本药治疗窗很窄,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发应是出血,最常见是鼻出血,此外有齿龈, 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 对于出血,一般采用维生素K1对抗治疗
剂量调整应依据INR值,每次增减的量为0.51mg/d。如果以往INR一直很稳定,偶尔出现INR增 高的情况,只要INR不超过3.5-4.0,可以暂时不 调整剂量,3-7天再查INR。
抗凝强度监测
监测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
监测频率:第1周至少查3次INR,1周后改为每周1次,直
不推荐使用初始冲击量,否则可能使蛋白C活性下 降,造成一过性高凝状态,甚至导致血栓合并症 需要快速抗凝时,需低分子肝素合用5-7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剂量调整

用药第3天测定INR: 若INR<1.5,应增加0.5mg/d; 若INR>1.5,可暂不增加剂量,7天后再测定INR 若INR与基础水平比较变化不大,可增加1mg/d。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VS低分子肝素(一)
UFH
LMWH
普通肝素VS低分子肝素(二)
药代动力学


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
皮下注射后,生物利用度近100%,3h达血药浓度峰值 经肾脏清除,消除半衰期为2.2-3.6h

肾功能损坏者血浆清除率较健康者明显减少,半衰期约3.5h



胃肠道吸收快,进食对吸收无影响,生物 利用度达100% 口服后抗凝作用起始时间36-72h,半衰期为 36-42h,抗凝的最大效应时间为72~96h 经肝脏P450酶系代谢,大部分经肾脏排泄, 蛋白结合率98-99%
用法用量

华法林的剂量分为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中国人 初始剂量建议为3mg,维持INR2.0-3.0的平均维持 剂量一般为3.45mg,每天一次口服. 对华法林敏感者,如老年、肝功能受损、充血性心 力衰竭和出血高风险患者,初始剂量应低于3mg。


肝素钠
本药口服不吸收,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吸收良好。静脉滴注给予负 荷剂量可立即发挥抗凝效应,否者起效时间取决于滴速;皮下注射一 般在20-60分钟内起效,有个体差异。 主要通过与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结合被灭活,肾脏排泄;慢性肝肾功 能不全及过度肥胖者,本药的代谢排泄延迟 静注后半衰期为1-6h,与用量有相关性,如:静脉注射100U/Kg、 200U/KG或400U/KG,半衰期分别为56、96、152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