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知觉与个体行为

第五章 知觉与个体行为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
1.感觉 2.知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二、知觉的组织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三、知觉的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整体性 (三)知觉恒常性
1.形状恒常性 2.大小恒常性 3.亮度恒常性
(四)知觉的理解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四、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一)知觉主体的主观因素
1.兴趣和爱好 2.需要和动机 3.知识和经验 4.个性特征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二)知觉对象的特征 (三)知觉的环境因素
1.适应 2.对比 3.敏感化 4.感受性降低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与行为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1.对他人的知觉 2.对自我的知觉 3.人际关系知觉 4.角色知觉 5.因果关系知觉
第三节 归因理论
三、归因偏差 四、归因理论对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指导 意义
第一、对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对组织行为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案例分析
讨论: 讨论:
(1)张林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他的个性、他的需求 是什么? (2)在与心理医生谈话的时候,张林的自我知觉有无 问题? (3)张林的工作态度如何?对这样的人如何调动他的 积极性? (4)张林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适合 他?还有其他什么工作适合他吗? (5)张林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存在什么问题 ?
第五章 知觉与个体 行为
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1.熟悉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和它们的异同点。 2.了解知觉的组织过程。 3.掌握知觉的特征。 4.熟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5.掌握社会知觉的概念和分类。 6.掌握主要的社会知觉错误以及如何预防错 觉的发生。 7.探讨归因理论及其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第三节 归因理论
一、归因 二、归因理论 (一)凯利三维归因理论 (二)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归因模式
人们对工作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式 和相应的心理、 和相应的心理、行为反应
管理人员对下属工作的归因结果及 其管理措施
行为结果 归因结果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机遇 成 功 赞扬、认可、奖励 赞扬、认可、奖励 增加任务难度 — 失 败 培养、辞退 批评 降低任务难度 同情、支持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与行为
二、主要社会知觉错 误 (一)社会错觉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4.定势效应 5.期望效应 6.相似错误 7.对比效应 8、投射效应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与行为
(二)社会错觉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
1.是人对知觉对象的真实信息获取不足或者 不够准确 2.是个人对知觉信息过分简化 3.是认知启发,包括表征性启发和获得性启 发
THANK YOU
E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