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中考数学考点专题复习含答案

浙江中考数学考点专题复习含答案

浙江中考数学考点专题复习---专题一《数与式》●中考点击考点分析:内容要求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及表示,乘方的意义Ⅰ2、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近似数和有效数字Ⅰ3、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Ⅱ4、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的混合运算Ⅱ5、单项式、多项式有整式概念Ⅰ6、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乘法公式Ⅱ7、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Ⅱ8、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Ⅱ9、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Ⅱ要求Ⅰ:理解掌握要求Ⅱ:灵活运用命题预测:实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分试题大多数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试题的呈现形式多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形式,试题的难度不大.多数来源于教材的习题或稍加变通.题型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也有计算题,但是,计算题的难度不大,没有繁杂的计算.近几年来,部分地区还设计了开放性探索题.预计今后的中考对实数的考察难度将依然控制在2006年的基础上.这部分的试题量一般占试题总量的2%——6%,分值占总分的3%——5%.代数式的知识在历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始终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与实数部分一样,试题多数为题型小、难度低、思维量少、一捂即得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基本上没有难题和怪题,虽然近年部分省、市出现了一些开放、猜想题、规律探索题、阅读理解题等创新题型,但是,多数都来源于教材,考生依然会感到得心应手.这部分考题一般在6%左右,分值占7%左右.综上所述,预计今年中考对本专题的内容除继承以往的优点外,还会继续加强源于教材而又活于教材的题型,考察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难题透视000 110 010 111 001 111 A.100,011 B.011,100 C.011,101 D.101,110【考点要求】本题考查以计算机语言为背景,用符号来表示数字的问题.利用符号来表示数字0和1,要求能实现符号与数字的相互转化.【思路点拨】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两个并排的短横表示0,而一条长横表示1,所表示的数是从上往下看,因而表格中的两个空格中所填的数这011和100 .【答案】选B.【方法点拨】部分学生不能够读懂题意,无法做出正确选择,往往会随便猜出一个答案.突破方法:根据表格中所提供的信息,找出规律,容易发现短横与长横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然后对照分析出两个安全空格中所应填写的数字.解题关键:对题目中提供的信息要仔细观察分析,理解其表示的意义.例2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瓷砖按图1-1方式铺地板,则第(3)个图形中有黑色瓷砖 块,第n 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 块(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考点要求】本题考查数形结合、整理信息,将图形转化为数据,猜想规律、探求结论. 【思路点拨】根据图形可得出以下数据:第1个图形,黑色瓷砖4块;第2个图形,黑色瓷砖7块;第3个图形,黑色瓷砖10块……不难看出,每幅图形中的黑色瓷砖依次增加3块,如果把第一个图形中的黑色瓷砖表示为1+3,则第2个图形中的黑色瓷砖可表示为1+3×2……所以第n 个图形中的黑色瓷砖为1+3n .【答案】黑色瓷砖10块,第n 个图形中的黑色瓷砖为1+3n .【方法点拨】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图形鉴别能力,不知如何分析.突破方法:抓住其中的黑色瓷砖数目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形,观察其变化规律.例3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632x x x =⋅B .222+-=÷n n nx x xC . 9234)2(x x = D .633x x x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整式运算公式. 【思路点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而除法可能转化为乘法进行,幂的乘方是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项结果应等于5x ,C 项结果应等于64x ,而D 项无法运算.【答案】选B .【方法点拨】部分学生对幂运算公式掌握不够熟练,容易前生计算错误.突破方法:加强相关练习,熟悉乘法公式.例4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6号飞船”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成功发射,并以每秒约7.820185公里的速度,在距地面343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圈只需90分钟,飞行距离约42229000km .请将这一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km .(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要求】本题考查了学生科学记数法以及有效数字的知识.【思路点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时,关键是10的指数,可归纳为指数n 等于原数整数部分的位数减一.所以这一数字可表示为4.2×107.【答案】4.2×107.【方法点拨】部分学生在用科学记数法表声学家较大或者较小的数时,对于10的指数容易弄错.突破方法:掌握规律,记住幂的指数的确定方法.解题关键:科学记数法10na ⨯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0的指数是由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决定的,也可以简单的记作用原数的数位减去1所得到的数值.例5分解因式:2212a a b -+-= .(1)(2) (3)…… 图1-1【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思路点拨】本题是四项,应采用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二二分组,另一种是一三分组,本题应采用一三分组法进行分解.原式2222(12)(1)a a b a b =-+-=--(1)(1)a b a b =-+--.【答案】填(1)(1)a b a b -+--【规律总结】部分学生含四项的多项式分解感到有一些困难.突破方法:在无法用提公因式或者直接运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时,往往还会进行分组分解.解题关键:分组分解一般是对含四项的多项式而言的,常见的有两种分组方法:二二分组,一三分组,有时还需要对原式的各项进行必要的交换.例6有一道题“先化简,再求值:22241()244x x x x x -+÷+--,其中.”小玲做题时把“”错抄成了“”,但她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请你解释这是怎么回事?【考点要求】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辨析正误的学习能力.【思路点拨】把原式化简,可得2222444(4)44x x x x x x -++⨯-=+-.因为22(3)(3)-=,所以无论是“3x =-”或“3x =”,代入化简后的式子中,所求得的值都是相等的.因而即使代错数值,结果仍然是正确的.【方法点拨】部分学生不熟悉这种题型,因而不知如何下手,举棋不定.突破方法:平时要注意多加积累,熟悉各种不同形式的问题,同时要能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应对新问题.解题关键:解这类问题时,先按常规方法正确求解,再比较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值代错了但结果正确的原因.例7已知,4a b m ab +==-,化简(2)(2)a b --的结果是( )A .6B .2m -8C .2mD .-2m【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多项式的求值运算,不仅考查了学生整式乘法运算,同时还要求具备整体思想,这也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思路点拨】原式按多项式乘法运算后为2()4ab a b -++,再将,4a b m ab +==-代入,可得-2m . 【答案】选D .【方法点拨】部分学生想通过由已知条件求出a 、b 的值,然后再代入求值,一种情况是无法解得结果,另一种是会用含m 的式子表示a 、b ,但解题过程较繁琐,且容易出错.突破方法:运用整体思想解题,能发现原式乘开后可用含a b +和ab 的式子表示,再将已知条件代入即可.解题关键:许多类似的求代数式值的问题,往往不是直接将字母的值代入,而是利用整体代入求值.例8如图1-2,时钟的钟面上标有1,2,3…12共计12个数,一条直线把钟面分成了两部分,请你再用一图1-2条直线分割钟面,使钟面被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且各部分所包含的几个数的和都相等,则其中的两个部分所包含的几个数分别是 【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对数字的观察及推理能力.【思路点拨】钟面上的数字之和为78,依题意,三部分之和相等,则每部分之和只能为78÷3=26,而图中钟面上的1、2、11、12之和已经为26,所以所画的这条线只能在图中这条直线的下方,即过4和5,8和9之间画直线.【答案】3、4、9、10,5、6、7、8. 【误区警示】本题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或者漫无目标的尝试去画,这样费时较多,而且容易达到目标.突破方法:仔细阅读,认真分析,理清题意可减少尝试分割的次数.例9我们把分子为1的分数叫做单位分数.如12,13,14…,任何一个单位分数都可以拆分成两个不同的单位分数的和,如111236=+,1113412=+,1114520=+,…(1)根据对上述式子的观察,你会发现,请写出□,○所表示的数;(2)进一步思考,单位分数n 1(n 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11+∆,请写出△,⊙所表示的式,并加以验证.【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运用.【思路点拨】通过对三组式子的观察,不难找出规律.等式右边的第一个分母是左边的分母加1,第二个分母是前两个分母的乘积,如果设左边的分母为n ,则右边第一个分母为(n +1),第二个分母为n (n +1).所以问题(1)中,□表示的数为6,○表示的数为30;问题(2)中,△表示的式为1+n ,⊙表示的式为)1(+n n .验证:)1(1)1()1(111+++=+++n n n n n n n n nn n n 1)1(1=++=,所以上述结论成立. 【答案】(1)□表示的数为6,○表示的数为30;(2)△表示的式为1+n ,⊙表示的式为)1(+n n .【方法点拨】部分学生不能看出题目已知条件中所反映出的规律.突破方法:对比已知的三个式子,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每个等式中的各个分子都是1,而分母也特殊关系,得到这些信息后,完成解题不再困难.解题关键:当题中有一组并列条件时,往往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重要信息.例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3,AB OB b a b ===-;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1)如图1-4,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AB OB OA b a b a a b =-=-=-=-;(2)如图1-5,点A 、B都在原点的左边,()AB OB OA b a b a a b a b =-=-=---=-=-;(3)如图1-6,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 OA OB a b a b a b a b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2)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 .如果2AB =,那么x = .【考点要求】本题通过阅读材料,引出数轴上两点A 、B 的距离公式AB a b =-,再引出相关问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新的信息和结论,然后应用所得结论,解答新问题的能力.【思路点拨】依据阅读材料,所获得的结论为AB a b =-,结合各问题分别代入求解.(1)253,2(5)3,1(3)4-=---=--=;(2)(1)1AB x x =--=+;因为2AB =,所以12x +=,所以12x +=或12x +=-.所以1x =或3x =-.O (A ) 0bB 图1-3O 0bB 图1-4a A B baA 图1-5O 0baA 图1-6O 0B【答案】(1)3,3,4;(2)1x =或3x =-.【误区警示】部分学生因为题目较长,阅读能力稍差的同学不易找出正确结论解题.突破方法:反复阅读材料,从中获取重要结论,帮助解题. ●难点突破方法总结实数是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中考试题中的实数问题各种题型都会涉及到,在解决实数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准确掌握各个概念.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元素.实数一章中的概念较多,基础性强,对后续学习影响大,不少概念还含有运算性质.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根、负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等,所以必须要弄清各个概念的区别或者联系,防止应考过程中出现混淆.2.要熟练各种运算.明白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实数的有关运算形成一定的运算技能.3.在解答有关实数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时,一般采用直接求解法.对于体现创新意识的探索规律型问题,可采用图示、猜想、归纳、计算验证等各种方法.整式和分式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填空、选择题以基本概念为主,而解答题则以化简、求值为主.一般要注意如下内容:1.要准确理解和辨析单项式次数、系数、同类项,分式的通分和约分、最简分式等概念的内涵.特别要关注简单整式和分式的运算.2.运用公式或法则进行计算,首先要判断题目是否具备某一公式或者法则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正确选用公式或法则进行计算.3.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变号法则、因式分解、整体变换等解题技能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运算.4.充分关注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在整式和分式变换求值中的应用.5.此外,试题呈现的背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而不再是拘泥于抽象的纯数学问题,因而要求学生要学会观察、分析、猜想、验证、表达等基本的解决辨别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拓展演练 一、填空题 1. (21)2007·(-2)2008= . 2. 如果数轴上不同的两点A 、B 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可以是(只写出一组即可).3.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a +b )-cd = .4. 已知分式)1)(2(12---x x x ,当x = 时,分式的值为0.5.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了下面的单位分数三角形(单位分数是分子为1,分母为正整数的分数):第一行 11第二行12 12第三行13 16 13 第四行 14 112 112 14第五行 15 120 130120 15… …… …根据前五行的规律,可以知道第六行的数依次是: . 6. 在方格纸上,每个小格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上,以AB 为边的格点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则符合条件的C 点共有 个.7. 观察按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 9×0+1=1 9×1+2=11 9×2+3=21 9×3+4=31 9×4+5=41 ……猜想:第n 个等式(n 为正整数)用n 表示,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若非零实数a ,b 满足2244a b ab +=,则ba= . 9. 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长度的值,从中先取出1米长的电线,称出它的质量为a ,再称其余的电线总质量为b ,则这捆电线的总长度是 . 10.已知二次三项式22x bx c ++分解因式为2(3)(1)x x -+,则b 、c 的值为 . 二、选择题11.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111111,,,,,2310152635┅┅,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7个数是 ( ) A .145 B .140 C .146 D .15012.当x <1时,的结果为( )A . x -1B . -x -1C . 1-xD . x +113.如图所示,图(1)是一个水平摆放的小正方体木块,图(2),(3)是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叠放而成,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叠放下去,•至第八个叠放的图形中,小正方体木块总数应是 ( )A . 66B . 91C . 120D .153AB14.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按下列规律摆放,将重叠部分涂上颜色,下面的图案中,第n 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是 ( )A .nB .43n +C .41n -D .32n -15.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那么对折n 次后折痕的条数是 ( )A .2n -1B .2n +1C .2n -1D .2n +1 16.把多项式1-x 2+2xy -y 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A .B .(1)(1)x y x y --+-C .(1)(1)x y x y ---+D .(1)(1)x y x y +-++ 17.计算44()()xy xyx y x y x y x y-++--+的正确结果是 ( ) A .B .22x y - C .224x y - D .18.在一个地球仪的赤道上用铁丝打一个箍,现将铁丝半径增大1米,需增加m 米长的铁丝.假设地球赤道上也有一个铁箍,同样半径增大1米,需增加n 米长的铁丝,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nB .m <nC .m =nD .不能确定 三、解答题19.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验证: 23223+验证:233233222(22)22(21)22121-+-+=--223+ 验证: 338338+验证:3383383222(33)33(31)33131-+-+=--338+ (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猜想415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 n=1n=2……(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 为任意自然数,且n ≥2)表示的等式,并给出证明.20.阅读下列题目的计算过程:xx x +---12132 =)1)(1()1(2)1)(1(3-+---+-x x x x x x (A )=(x -3)-2(x -1) (B ) =x -3-2x +1 (C ) =-x -1 (D )(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 (2)错误的原因 .(3)本题目正确的结论为 .●专题一《数与式》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答案】2(点拨:原式=20072007200711()22(2)2222==.) 2. 【答案】(答案不唯一)3. 【答案】-1(点拨:a ,b 互为相反数,所a +b=0,c ,d 互为倒数,所cd =1.)4. 【答案】-1(点拨:由题意210x -=且(2)(1)0x x --≠,所以x =-1.) 5. 【答案】16、130、160、160、130、16(点拨:每行中相邻两个数相加等于上一行中间的数值.) 6. 【答案】3个7. 【答案】9(1)10(1)1n n n ⨯-+=-+8. 【答案】2(点拨:将原式改写为22440a ab b -+=,所以2(2)0a b -=,可求出b =2a .)9. 【答案】1ba+(点拨:先取1米长的电线,称出它的质量为a ,其余电线质量为b ,则其余电线的长度为b a 米,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1ba+)米.)10. 【答案】-4,-6(点拨:将分解后的因式乘开,各项系数应与已知的二次三项式相等.)二、选择题11. 【答案】D (点拨:每个分数的分子均为1,分母为21n +或21n -(当n 为奇数时加1,当n 为偶数时减1),7为奇数,因而其分母为27150+=.) 12. 【答案】C (点拨:开方的结果必须为非负数.)13. 【答案】C (点拨:每增加一层所多出的个数为原来最下面一层个数加4,列出前面几组数据,第一层:1,第二层:1+(1+4) ,第三层:1 +(1+4)+(1+4×2)+…+[1+4(n - 1)]=2(1)422n n n n n -+=-(n 表示第几个叠放的图形),当n =8时,共有2288120⨯-=.)14. 【答案】C (点拨:n =1,有3个正方形;n =2,有7个正方形;n =3,有11个正方形…,规律:n 每增加1,就多出4个正方形.)15. 【答案】C (点拨:除了第一次对折得到1条折痕,其后,每次对折所得折痕都是上次多出来的折痕的两倍.) 16. 【答案】A (点拨:22222121(2)1()(1)(1)x xy y x xy y x y x y x y -+-=--+=--=+--+.)17. 【答案】B (点拨:将括号内的式子分别通分.)18. 【答案】C (点拨:设地球仪赤道半径为r ,则2(1)22m r r πππ=+-=;设地球赤道半径为R ,则2(1)22n R R πππ=+-=,所以相等.) 三、解答题19.【答案】.验证 (2)由题设及(1)的验证结果,•可猜想对任意自然数n (n ≥2)都有:.证明:∵n ,∴ 20.【答案】(1)B ;(2)去分母;(3)23211x x x---+; 32(1)(1)(1)(1)(1)x x x x x x --=-+-+-322(1)(1)x x x x --+=+-11(1)(1)1x x x 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