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规范理论

第四讲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规范理论


(4)马克思主义模式
与上述三种不同,马克思主义为政治权力 分配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解释。 核心观点: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了政治权 力的分配。 但马克思主义也承认统治阶级内部会出现 分化(division),这种分化使得国家内部 的自治(autonomy)成为可能。
权力分配的原则
任何社会都是由精英来统治和实施管理的。 那么,我们的问题在于:民主制度下的精 英管理与专制制度下的精英管理有何不同?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就解释了现代社会, 政治权力分配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 市场的运作并不一定是完备的,市场的功能也可 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妨碍,这时政府就会介入市场。 政府介入市场,用权力配臵资源,其结果就会产 生各种各样的额外收益点,即权力导致的租金, 就会诱导越来越多的寻租活动。政府批准、同意、 配额、许可证或特许等,对于资源配臵都有影响, 它们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个短缺的市场,谁拥有 这一市场的份额就相当于拥有某种特权。在这些 短缺的市场上,人们企图用自己的资源去获得特 权,争取特权的原始分配,或者设法替代他人去 取得特权,或者从他人手中去买得或者抢得、偷 得特权,或者规避政府管制取得非法的“特权”。 而对于已经拥有特权的人来说,则是如何保护其 特权。
权力寻租
• 权力寻租则是把权力商品化,或曰以权力 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谋 取金钱和物质利益。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 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等。 像物质形态的土地、产业、资本那样,在 这里,权力也被物化了,转化为商品货币, 进入消费和财富增环节。权力寻租所带来 的利益,成为权力腐败的原动力。
• 所以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实行高薪养廉, 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薪金和寻求个人效用 的同时增加,增加薪金使得官员的u1增加 到u1`,同时他们的u2也有很大的增长,用 公式表示就是u1`>u1+u2,腐败现象仍然存 在,而且似乎短时间内它的“生命力”还 挺强。
• 这样一种所谓的怪圈,究其原因在于改革的只是 官员寻租的表面现象,并没有触及到它的根本也 就是它的制度前提,没有建立一个职能明确的政 府。所以尽管每年都要反腐败,但仍然有很多人 “以身试法”。 • 中国现阶段取得反腐工作要求取得成效,最根本 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消除 腐败在中国存在的制度前提,也就是要进行“制 度创新”,这里的创新指的是消除或改革不合理 的制度,真正建立起真正廉洁、公正、高效的政 府,政府官员能够真正作为人民的公仆,这样反 腐败才能取得根本性的胜利。
(三)限制政府权力的途径
以权力限制权力——横向分权、纵向分权 以权利约束权力
以权利约束权力前提条件(罗纳德〃德沃 金): 宪法和法律需要对公民权利做出明确规定; 公民需要有权利观念和自觉维权意识; 制度安排能够为公民维权提供有效途径; 有公正的司法系统,保证侵权行为能够得 到及时合理的惩治。
寻租理论
• 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67年塔洛克 (Tullock,1967)的一篇论文。但作为一个 理论概念是到1974年才由克鲁格(Krueger, 1974)在她探讨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政策 形成原因的一项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
寻租案例
1)我们大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上学时有些同学很 会讨老师欢心,从获得当班干,三好学生,甚至 助学金,奖学金和毕业分配的好处。 2)Tullock举过一个极端的例子:49年前后的中 国,有人不惜以自残的方式获取伤残不足和别人 的施舍。 3)亚柯卡领导克莱斯勒时寻求的政府巨额资金支 持。 4)国内的一些贫困县每年会得到国家一笔扶贫款, 于是有些县为了得到这笔扶贫款,甘愿戴上贫困 县的帽子,而戴上帽子的更舍不得脱贫。
• 1)寻租者(Rent-seeker)可以是个人, 企业和政府。 2)为了得到寻租的好处,寻租者需要花费 成本。Tullock的例子里,寻租者的成本是 他们的身体,他们本可以通过劳动自食其 力(当然更累更苦些)。 3)寻租是寻租者的主动行为。 4)必须有一个能够控制资源分配或影响资 源分配的作为管治者的个人或组织。
高薪能否养廉?
• 进入90年代以来,政府官员的腐败丑闻不 断见诸报端,尽管我国政府每年都开展反腐 败的专项斗争,但腐败现象却依然存在, 对此,有人在考察了西方国家特别是新加 坡的政府体制之后,便认为中国的反腐败 应学习他们的方法,也就是要采取“高薪 养廉”的途径。
•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权利拥有者也 即权人的效用。个体一旦拥有权利,就可 以给他带来一定的收益或者好处,我们把 这称之为权利效用。用u来表示。它实际上 包括两部分,即单纯权利给权人所带来的 效用,也即权人的薪金效用用u1来表示, 还有的就是权利给权人所带来的其他方面 的效用或者满足,用u2来表示。即 u=u1+u2。
• 受多元主义模式的启发,我们可以将政治 权力分配的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 结构分化原则 多元主义原则 精英主义原则 公开竞争原则 程序公开原则
二、权力规范的理论与实践
(一)政府是什么? 洛克——必要的恶《政府论》 托马斯〃潘恩——免不了的祸害《潘恩选集》 政府是由我们的罪恶产生的,因为我们不是天使, 所以我们才需要政府。但政府也不是天使,因此, 对待政府的权力就要时时警惕。 马克思、恩格斯——肿瘤、累赘《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
• 2、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 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 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 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 • 3、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 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 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 4、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 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 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 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多元主义也强调精英决策是比较合理的权力分配 方式,但与精英主义不同,多元主义认为没有一 个可以垄断所有权力的经营组织,由于分工不同, 每个人都只可能是所在领域内的精英(专业精 英),而非全能型的精英。
(3)法团主义模式
典型代表——德国和奥地利
法团主义的特征:国家与社会团体(主要 是经济性的)合作,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 和实行来实现权力的分配。国家从社团的 合作中获得好处(经济支持),社团则作 为社会成员的代表,在承认现行权力的前 提下分享权力。
寻租活动的危害
一,它们造成了经济资源配臵的扭曲,阻止了更 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二,它们本身白白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 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浪费在这些于社会 无益的活动上; 三,这些活动还会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 “避租”活动:如果政府官员在这些活动中享受 了特殊利益,政府官员的行为会受到扭曲,因为 这些特殊利益的存在会引发一轮追求行政权力的 浪费性寻租竞争;同时,利益受到威胁的企业也 会采取行动“避租”,与之抗衡,从而耗费更多 社会经济资源。
• 高薪养廉的经济学含义就是增加权人的薪 金,使得薪金给权人带来的新的效用即u1`, 能够大于先前的效用,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u1`>u1+u2。从而使得权人失去利用权力给 自己谋取利益的刺激力和诱惑力。
• 这一理论在国外一些国家比如新加坡是比较合理 的,但这其中的分析隐含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 条件即政府的效率是很高的,而且政府的职能也 是明确的,即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公共服务,在 这样的环境下,u2即权利带来的其他效用是比较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却恰恰相反,u1即权 人的薪金效用是非常小的,比起其他高收入的职 业,权人往往会感到不平,从而权人也就有可能 为自己谋取更多的个人效用,也即权利私人效用 的膨胀,同时在中国拥有一定的权利还意味着其 他许多无形的效用满足,比如出入高级轿车,专 职的办事秘书等等,而这些都是无法通过一个简 单的高薪养廉能够解决的。
• 米歇尔斯从特殊组织(政党)的角度研究 权力问题,提出著名的“寡头铁律” (iron law of minority),认为组织从来都 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是由组织来统 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寡头来实施统治。 即使民主的政党也是如此。
(2)多元主义模式
它介于精英主义和传统民主主义之间的中间立场。 认为现代民主是一个开放竞争的舞台,不同的 利益和团体为了影响社会而展开竞争。
一、权力的分配理论与原则
• 在任何政治体系(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 度的有机统一。 它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和国 家体系,还包括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中, 政治权力都不可能实现平均分配。受社会 地位、财富和个人政治素养的差异影响, 政治权力的分配往往会呈现出一种非均衡 状态。
• 政治学关注权力分配,因为它关系到社会 制度的合理与稳定性问题。 • 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找出一种实现权力 平均分配的法则,而是努力使权力分配尽 可能公开化、制度化和合理化。
政治权力分配的三种模式
• (1)精英主义模式 由意大利的帕累托、莫斯卡和德国的米歇 尔斯提出。 帕累托的观点:少数精英统治社会,更少 数的精英实施政治统治,这是任何社会的 普遍规律。社会权力总是在精英之间进行 分配。
• 莫斯卡的观点:社会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 治阶级。统治阶级是一个人数很少的群体, 属于政治精英,控制着社会的大多数人。 他们垄断权力并享受权力带来的一切好处。
(二)限制政治权力的必要性
政府决策失误 政府扩张,官僚低效 官员腐败和政府俘获
经济人假设 • 经济人假设”来自亚当· 斯密《国富论》中 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 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 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经济人特征 1、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 化为目标
第四讲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规 范理论
一、权力的分配理论与原则 二、权力的规范理论与实践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力量,具有积极和消极两 方面的作用。 积极:是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施公共 政策、实现组织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 消极:可以成为实施专制和暴政、谋取不 正当利益的工具。被视为“必要的恶”。 在肯定政治权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对 它进行规范,努力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政 治权力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的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