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井隧道施工方案

斜井隧道施工方案

深圳地铁10号线二工区甘坑站及甘凉区间区间隧道(斜井)施工方案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八日深圳地铁10号线1012标区间隧道(斜井)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国家、住建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2)深圳地铁10号线初步设计1012标施工资料图;3)国家及行业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4)借鉴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5)与地铁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规范与标准,以及斜井初步送审版图纸;1.2编制目的为统筹实施深圳10号线1012标施工,使各关键工序有序可控,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响应建设指挥部“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均衡施工、遵守规章、组织连续”的原则,为满足分阶段开工需要及建设指挥部的要求,特编制深圳地铁10号线1012标《区间隧道斜井施工方案》。

1.3工程概况1.3.1工程位置甘坑~凉帽山区间隧道穿越凉帽山,单线长度约为 1.18Km,隧道下穿凉帽山山体,是本标段控制工期的重难点工程。

本区间设计起点里程为DK21+731.000,终点里程为DK22+910.800,右线全长1179.808m(长链0.008mm),左线全长1125.753(短链54.047m),其中矿山法暗挖区间左线1062.616m、右线1116.671,明挖段63.137 m。

设计包括深(浅)埋暗挖法隧道主体、区间明挖隧道主体。

1#联络通道设计里程为右DK22+310.000(左DK22+266.000)。

1.3.2工程范围本方案重点编制区间隧道其斜井施工方法,含洞口、暗挖段二大类;斜井全长261.0m,直线段182.0m、弧线段79.0m(半径R67.0m);斜井净宽5.0m、净高6.0m,纵坡12%;进洞口底面标高92.0m。

1.3.3工程地质及气象、水文地质1.3.3.1地质情况场地揭露到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残积层(Q el)、燕山期(γ53)花岗岩、侏罗系(J2)角岩。

主要地层概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按填土填料成份不同分为①1、①2、①3三个亚层,(2)残积层(Q el)由花岗岩和角岩风化残积形成,按照其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定名为黏性土和砾质黏性土2个亚层。

(3)燕山期(γ53)花岗岩肉红、褐红、褐黄夹灰绿、灰黑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花岗岩、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块状强风化花岗岩、中等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5个亚层:(4)侏罗系(J2)角岩角岩,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含少量透闪石、绿帘石、方解石等矿物。

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角岩、砂土状强风化角岩、块状强风化角岩、中等风化角岩、微风化角岩5个亚层:1.3.3.2 水文地质(1)地表水本段地表水体主要为竹坑水库,水域面积约31935m2,最大水深约9m,水质较清澈。

水库西南侧发育一水沟,由周围山体渗流汇集形成。

雨季时,场地多发育暂时性水流,水量及延续时间由雨量及降雨频率决定。

(2)地下水根据其赋存介质的类型,本段地下水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地层中的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冲洪积黏土层和残积黏性土层中;另一类为基岩裂隙(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块状强风化、中等风化带及构造节理裂隙中,略具承压性。

1)第四系地层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和残积层中,属松散土层的孔隙潜水,为场地主要含水层,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水质易被污染。

2)基岩(构造)裂隙水1.3.4结构形式及结构防水1.3.4.1结构形式暗挖区间隧道其斜井为矿山法标准断面,为单洞单线断面,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初期支护以C25喷射混凝土、钢筋网为主要支护手段,并以φ42超前小导管作为辅助施工措施。

二次衬砌采用C35防水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模板台车浇筑。

1.3.4.2技术标准1)区间隧道斜井技术标准(1)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为P10,耐侵蚀系数不小于0.85。

(2)本工程地下结构主要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3)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二次衬砌裂缝宽度允许值在迎水面、背水面分别不得大于为0.2mm、0.3mm。

(4)人防抗力标准:6级。

(5)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1.3.4.3-1主要工程数量表2.1施工总体目标2.1.1 工期目标合理安排计划,实现业主及指挥部下达的各节点工期目标,确保2018年9月1日洞通的里程碑工期目标。

2.1.2 工程质量目标(1)工程质量均符合合同和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要求,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工程质量验收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全部单项工程达到合格,各分部、分项工程隐蔽验收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2.1.3 安全目标“六不”目标:(1)不发生因工死亡事故,不发生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年重伤率不大于万分之五;(2)不发生安装装修工程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3)不发生基坑坍塌、洞内塌方冒顶等重大险情或事故;(4)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5)不发生因施工造成的周边建(构)筑物沉降超限、倾斜、结构损伤以及施工导致的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漏水和漏气等重大险情或事故;(6)不发生10人以上集体中毒事故。

2.1.4 文明施工及环境卫生目标争创深圳市安全生产文明工地。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一通:交通平整畅通,交通标志明显;二无:无头(无木材头、无钢筋头、无焊接头、无钢材头),无底(无砂底、无碎石底、无砂浆底、无垃圾废土底);三整齐: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构件、模板、方木、脚手架堆码整齐;机械设备、车辆摆置整齐;四清洁:施工现场清洁,环境道路清洁,机具设备清洁,现场办公室、休息室、库房内外清洁;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风、不漏气、不漏电。

2.1.5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目标争创股份公司节能减排标准化工地。

按照“建设绿色工程,打造低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推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在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指标计划超前、过程严格控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做到控制排污、控制扬尘、降低噪音及振动、减少大气污染,保护植被、保护水源、保护文物,创环境保护达标工地。

2.2总体施工组织2.2.1总体施工基本原则本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遵循“重视交通疏解,关注周边环境;相对独立组织,通盘统一协调;重点工序突出,资源配套适用;风险安全可控,质量工期确保”的基本原则进行施工组织安排。

①重视交通疏解,关注周边环境——为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视管线等拆迁和交通疏解为项目头等大事,密切配合拆迁单位,把场地移交与交付、交通导行作为工序,纳入计划、进度管理,施工全过程关注周边环境,加强与当地政府、交管单位、周边单位、居民的配合与协调,体现“先人后已、以人为本”理念。

②相对独立组织,通盘统一协调——从工区划分、资源配置、施工部署等方面突出二个土建工区相对独立,同时从全局出发,统一协调,工程拆迁、交通疏解、进度安排均须确保关键工序优先,并在保证非关键线路上的工程不转换为关键线路工程的前提下,以专业平行流水方式安排其他工程的施工。

③重点工序突出,资源配套适用——施工中抓住重点工序,通过对围护桩,临时路面系统施工,深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内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市政公用及公共设施保护等进行认真研究、科学实施,确保重、难点突出;以能力配套、高效适用、满足需要为标准,绩效优先为目的,规避能力不均进行设备配置,在满足使用前提下,尽量减少规格种类,以便于共同备用和必要时抽调。

④风险安全可控,质量工期确保——本工程地处深圳市中海信产业园,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紧临建筑工地、商业大厦施工,风险大、责任重,施工中需对上述风险源进行重点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并实施,制定可行预案并演练,保证安全风险可控,确保质量和工期目标顺利实现,完全履约。

2.3、临建总体布置2.3.1施工便道现有道理基本满足施工要求,待条件成熟时进行硬化及安全防护。

材料运输通过现有便道运入施工场地。

2.3.2 施工场地施工场地计划租用规划斜井左侧地皮自建,设置空压机房、制作拱架及钢筋场、材料库、并设置搅拌站,解决初期支护期间喷射混凝土材料。

计划租用明挖段右侧现有厂房作为办公生活区设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浴室、厕所等办公生活设施;统一采用彩钢房结构,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

2.3 .3施工用水在精华机械租赁公司右侧山坡上设置高压水池(钢板拼接)如后期水压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通过安装增压水泵来解决。

通过Ф150的钢管将水引至洞口及工作面,供生产用水。

2.3.4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永临结合方案,永久性用电从附近高压线接入,在洞口左侧50m左右安装一台600KVA变压器。

前期工业电未到位的情况下可自发电,安装一台200KW内燃发电机。

2.3.5征地拆迁目前DK22+806.733~DK22+869.87明挖段两幢厂房未拆迁,中国南方电网龙岗10KV线路220KV李朗站线路未迁移,导致明挖断目前无法施工。

第三章、施工方案和方法3.1、斜井洞口工程3.1.1、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根据施工图纸精确的放出明洞开挖线。

3.1.2、截水沟施工洞顶截水沟应在洞口开挖前施工完毕,截水沟布置在边仰坡开挖线外5-10m左右。

截水沟施工前,先进行场地清理,再按施工图纸进行开挖放样,并准定截水沟中心线桩及相应的检查恢复桩。

①、截水沟布设要顺应原地貌的地势,修整平缓顺直,上游进口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满足截流坡面水的要求,不出现溢水或渗漏,下游出水口引入路基截水沟。

②、截水沟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应保证截水沟的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③、截水沟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砌体砂浆配合比必须准确,砂浆采用机械搅拌。

④、截水沟开挖后应及时铺砌,防止地表水流沿沟下渗,防造成坡体坍塌。

⑤、砌体应挂线施工、分层分段砌筑,每50 m设一道伸缩缝,缝用沥青麻筋填塞。

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圆滑、无脱落。

砌筑工作缝表面应清扫干净,浇水湿润。

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沟底高程及顶面高程纵坡必须平顺,无波浪形,保证美观。

⑥、砌筑好的片石砌体应洒水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天。

5.1.2.2施工注意事项①、洞顶排水沟槽应加强养护、整治,确保水流畅通,若岩层裂隙多,地表水有可能渗漏到隧道内时,应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铺砌沟底,浆砌片石应用砂浆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