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 年少有为: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


• • • •
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辞亲远游: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 游”。 初进长安: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 在西游,因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赐金放还:45岁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这是李白 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再次远行: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 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 应邀入幕: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那 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 王李璘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 重病而逝: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 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终年六十一岁 。
李白诗歌中的“自我 形象”以及 诗歌的艺术特色
127班 付子端
你了解李白么?
一.走近李白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 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 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 将进 酒》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 将进 酒》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 天姥吟留别》
•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 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
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成雪。”《将进酒》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 歌十七首》其四
• 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 意象。 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 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 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 象。 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 溪行》
•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 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 本语调。
这样的李白你了解了么? 谢谢大家耐心的倾听!!
二.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1.读李白的诗,首先给人感受最深的,是诗 人“济苍生、安社稷”、“心雄万夫”的形 象
“虽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上韩荆州书》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赠韦秘书子春》
2.李白诗中自我形象的另一方面是,怀才不 遇,傲岸不羁,“不屈己”、“不干人” 的形象。
那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玉壶吟》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 触关阍者怒。 《梁甫吟 》
3.从李白的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任剑好 侠,豪放洒脱和平易挚诚的鲜明形象。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赠友人》 “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 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上安州裴长史书》 “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
•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 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 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 横驰骋,一气呵,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抟(tuan)摇直上九 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bo)却 沧溟水。”《上李邕(yo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