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常见故障与分析

发动机常见故障与分析

故障现象:车辆启动困难,行驶中常熄火。 检查分析: 读取故障码为无故障,用燃油压力表测量燃油压力约为 3.3Mpa,属正常范围,发动机熄火后压力并保持5分钟,判断 燃油系统无故障;调换火花塞,高压导线,点火线圈对比试 验,故障现象无明显改善。因此怀疑故障是因飞轮信号齿圈 松动错位造成,在拆卸变速器检查飞轮信号齿圈过程中发现, 离合器壳体上转速传感 器安装孔开裂。 解决方法: 在检查完飞轮信号齿圈并无松动 错位后,更换离合器壳体试车,故 障排除。
第二节 故障诊断技术
一、客观诊断与主观诊断
1、客观诊断——仪器法 利用仪器测量有关参数,对参数进行分析、处理,科学地识 别技术状况,进行定量技术评价,作出确切诊断结果。 2、主观诊断——经验法 根据故障现象和特征,凭借感官,通过“望、闻、听、 切”,辅以比较、隔断等经验,并结合个人的知识和以往故障 判断的经验来直接进行故障判断。
五、异响与噪音
1、通过声音的特征、频率、部位确定发动机的异响 故障。 2、发动机运动机构配合情况。 3、润滑系统润滑情况。 4、发动机的爆震燃烧及工作状态。
六、电器参数
通过测得一些电工参数(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以确定电器元件的故障模式和故障部位。
第三节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一、常见故障特征分类
1、火花塞特征 2、排烟特征 3、异响类型及特征 4、工况类型及特征 5、水温类型及特征
二、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由火花塞诊断故障
火花塞的工作在发动机的燃烧室内,是油、气、电等 转化为动力的集中点,也是活塞与缸壁磨损和气缸工作诸 多情况的观察点。
2、由发动机排烟诊断故障
汽车排烟大致分为蓝烟、黑烟、白烟。 (1)蓝烟 表明发动机烧机油,起润滑作用的机油进入了燃烧 室、参与燃烧,发动机的机油消耗增加。 检查诊断:
2、动态诊断
动态诊断是指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利用各种方法判断发动机 的故障模式。 如利用各种工况间的变化率来诊断发动机内部异响和振动、 观测排烟颜色、汽车运行时诊断发动机的功率等动态中的故障。
三、顺源诊断与逆源诊断
1、顺源诊断是从系统源头开始向源尾顺着检查诊断的办法来 确定发动机的故障模式。 如没有高压火花:转速传感器→ 导线→ECU→ 点火线圈→ 高 压导线,逐渐检查其电压值. 2、逆源诊断是从系统末端开始向始端检查的办法来确定发动机 的故障模式。 如没有高压火花:高压导线→火点线圈→导线→ECU→转速传感 器,逐一检查电压值来确定. 采用顺源诊断或逆源诊断主要根据诊断对象的复杂程度来定, 原则是:系统复杂一般采用逆源诊断;系统单一一般采用顺源 诊断。
二、冷启动时发动机严重抖动
故障现象:
车辆早晨冷启动时发动机严重抖动10~15s,随后正常。
检查分析:
读取故障码为无故障。燃油压力也正常,更换了点火线圈、 火花塞、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但未见效果,冷态下检测喷油器 发现1/3缸喷油器只有少量燃油喷
出,清洗喷油器后,故障消失。 解决方法: 清洗喷油器,更换清洁燃油及 燃滤清器,故障排除。
发动机常见故障与排除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故障诊断程序及判断原则 故障诊断技术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维修案例
第一节 故障诊断程序及判断原则
汽车发动机在运转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一些错综复 杂的故障,主要由零部件磨损、机件锈蚀、卡滞、零部件 疲劳断裂,电器元器件失效、油气管路堵塞、使用不当、 保养不善等引起。
六、车辆无法启动
故障现象:车正时进行检查后,未发现异常。检测燃油压力和气缸压力, 均在范围内。读取故障码为无故障。又对该车点火开关、喷油器、曲轴位 置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步进电机及ECU进一步仔细检测和调换,仍 燃无法启动。于是怀疑是因排气系统堵塞,拆除三元催化器试车,车辆能 够顺利启动,检查三元催化器发现,三元催化器内芯已经破裂且残缺不全, 更换新三元催化器装上排气管试车,车辆仍然无法启动。拆下排气管经仔 细检查发现,破损的三元催化残片随车辆的排气已进入中消声器,将中消 声器堵塞。
四、转速和转速变化率
1、通过测得发动机转速或转速变化率能诊断发动机的 故障模式和发动机性能。 2、通过发动机转速或转速变化率可直接确定发动机的 异响。 3、测得发动机转速或转速变化率推断发动机的功率。 4、可判断点火系统的工作动态及故障部位。
五、异响与噪音
1、通过声音的特征、频率、部位确定发动机的异响 故障。 2、发动机运动机构配合情况。 3、润滑系统润滑情况。 4、发动机的爆震燃烧及工作状态。
八、发动机加速时“回火”
故障现象:发动机加速时有“回火、放炮”。
1、检查点火正时,确认正时标记,怠速状态下点火提前角在范围内(010º ); 2、测量发动机工作状态下汽油泵压力,油压正常为250--300kpa(油压过低 会导致混合气过稀产生回火现象;油压过高会导致混合气过浓产生放炮 现象); 3、测量点火线圈、检查点火是否正常时, 经确认该车点火线圈损坏。
三、冷车怠速工况下发动机抖动
故障现象:
车辆冷启动后怠速发动机抖动,发动机水温上升 90℃时,故障消失。
检查分析:
1)用诊断仪检查冷却液温度、属 正常; 2)清洗怠速控制阀,但无效果; 3)检查冷机气门间隙时,间隙过 小。 解决方法: 调整气门间隙达到标准状态。
四、发动机启动困难
故障现象:发动机需多次启动才能着车。 检查分析: 1)检查点火线圈及高压导线,均正常; 2)检查燃油压力达250kpa,属正常;
1)故障现象 发动机冷车起动后,可听到发动机上部(位置 偏上)有节奏而清晰的“嗒、嗒、嗒”敲缸声,加速时敲 缸声不会消失,但会随着发动机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和 消失。 2)故障原因 ①活塞与气缸壁的间隙过大。 ②气缸壁的润滑不良。 ③高温拉缸。
(4)连杆轴承异响
1)故障现象 发动机突然加速或减速时更明显,且严重时机身有抖动感,有 连续明显的金属敲击声,位置偏下,是连杆轴承异响的主 要特征。 2)故障原因 ①连杆轴承因磨损而间隙过大。 ②轴瓦因质量或装配的原因而出现了变形。 ③轴颈失圆而使轴颈与轴瓦接触不良,造成了轴承的损坏。 ④连杆螺栓松动。
3、由异响诊断故障
(1)异响 因润滑不良、磨损、调整或紧固不当,出现不正常 声响。 异响类型 : 1)曲轴转2圈异响1次,其故障原因多出现在与凸轮轴有关的 零部件上。 2)曲轴转1圈异响1次,故障原因多存在于与曲轴有关的零部 件上。 3)异响连续发生且有一定规律,故障多数为旋转部件。 4)异响间歇发生且没有规律,故障多数为发动机附件。 5)异常燃烧,如爆燃。
十、排气管冒黑烟伴有汽油味
故障现象:车辆怠速正常,行驶油耗偏高,排气管冒黑烟伴 有汽油味,并有“突突”声。 检查分析 1)连接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和数据流,均属正常;
2)测量燃油压力为250kpa(正常值250-300kpa)属于正常, 检查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也正常;
3)用专用喷油器检测仪测量,发现有一个喷油器密封不严 (出现滴油现象),造成混合气过浓。 解决方法 清洗或更换喷油器。
二、故障判断原则
1)仔细辩清故障现象,联系结构原理,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由外到内进行诊断排除故障; 2)根据具体车型、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3)对ECU故障判别的原则为互换原则。
发动机故障原因三方面:
1、电路方面(点火系统、起动系统、电喷电控系统 等); 2、燃料供给方面(供油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等); 3、机械方面(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等).
解决方法:
更换三元催化器及中消声器后故障排除。
七、发动机容易熄火
故障现象:
车辆行驶过程中有自动熄火现象,且熄火后不能立即启动。 1、读取故障码为:P0322(转速传感器输入线路故障)。清除 故障码后,启动发动机,发动机能顺利启动,经反复启动发 动机,故障又现; 2、上述现象,怀疑电控系统电源供给出了问题。打开点火开关, 用万用表测量 曲轴位置传感器、喷油器均无电压。 经对发动机控制继电器进行检查, 发现继电器触点已烧蚀。 解决方法: 更换发动机控制继电器,故障排除。
①用故障诊断仪检查发动机的点火正时; ②检查火花塞的型号是否正确; ③检查所用汽油是否符合要求; ④如果爆燃只是在发动机温度高时发生,则检查发动机的温 度是否超过了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若是,则检查发动机 冷却系统的故障; ⑤上述检查均无问题,爆燃仍然存在,则需拆检发动机,清 除燃烧室的积炭。
(3)发动机活塞敲缸
1)望 排气颜色、各种混合物化学变化、金属受热变色、 油水渗漏等; 2)闻 各种油、水的气味,判别其是否已经氧化、变质等; 3)听 发动机的异响; 4 切 发动机的振动、发热.
二、静态诊断与动态诊断
1、静态诊断
静态诊断是指发动机在不工作状态下利用各种判断方法来诊 断发动机的故障部位和性能。 如利用万能表测量各电控元件的电阻值、利用千分表测量曲 轴窜动间隙、利用气缸压力表测量气缸压缩压力等。
一、发动机不能起动诊断顺序
二、发动机冷起动困难
三、发动机怠速不良
四、发动机加速不良
第四节 维 修 案 例
一、发动机冷启动困难
故障现象: 冷车有时不易启动,故障灯时亮、时不亮。
检查分析:
1检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否 正常; 2检查燃油压力是否正常; 3检查燃油泵时继电器是否偶 尔发出“嗞嗞”的声音。 解决方法: 更换燃油泵继电器,故障排除。
发动机良好性能
强大的气缸压力 恰当的空燃比 良好的点火状态或喷雾质量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失常都会导致发动机性能不良。
一、故障诊断程序
1)详细了解故障现象; 2)详细了解发生故障条件; 3)详细了解故障发生的过程及故障是否经过检修的 情况; 4)对故障症状进行确认,并进行故障自诊断; 5)对有故障码的故障,则按所显示的故障码,依据 维修手册的指示逐步查找故障部位;对无故障码的 故障,则可采用故障树的方法分析可能造成故障的 原因,并结合人工经验诊断法和仪器设备诊断法查 找故障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