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政治学理论流派

国际政治学理论流派

强调体系的压力 权力斗争史国际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产物,而不是人性的结果 无政府的国际体系,决定国家间的关系必然是一种紧张状态
关于“安全困境” 一个国家为了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 为了安全而互相采取的措施,造成了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 新现实主义认为,以安全为代价追求权力是不值得的,因此国家有时会 选择谈判而不是战斗
三次论战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1) 理想主义 1、学派简介: 理想主义学派也称规范主义理论,是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中形成最早的 一个学派 著名代表人物: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28):14点计划
1919年诺贝尔和平奖 2、 理想主义的主要主张 第一,人性可以改造 第二,战争可以避免 第三,利益可以调和 第四,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 第五,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第六,公共舆论也可确保世界和平 3、 理想主义特征——6个相信 相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种国际体系能够被改造成一种和平的和正 义的世界秩序 相信觉醒的民主主义意识将产生巨大影响 相信国际主义会有越来越多的呼应 相信国联一定能够发展和成功 相信进步人士的和平努力和启蒙工作能够奏效 相信国际关系学者,理想主义的职责是消除愚昧和偏见,揭示通往和平 安宁之路
偏好互动的结果
第三,考察世界政治的出发点不应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而应侧重国家
与社会关系,特别是国内市民社会与跨市民社会
第四,国内政治秩序最终可以普及与国际社会
对新自由主义的小结 与现实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不仅关注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而且 关注更广泛的行为者和更复杂的国际关系,不仅关注战争与和平问题, 而且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等其他领域的问题。由于这一理论强调以国 际制度和国际机构来管理相互依赖,因此人们认为它继承了理 想主义 的传统,并因而获得了“新自由主义”之名。
社会建构主义
理性主义
反思主义
3、共有观念 建构主义者有一种共有的承诺,即理解共享的知识与期望是怎样产生 的,以及这样的“社会事实”怎样影响了政治行为。 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同观念而 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第二,有目的之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是由这些共 同观念建构而成的。
3、 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主张 第一,人性本恶 第二,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其他任何行为体都不能代替它 第三,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第四,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 第五,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 第六,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
4、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主要分歧 对人性的看法不同 对国家质检关系的看法不同 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作用看法不同 对国际社会及其发展前景的看法不同
2、 理论简介 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苏东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
马克思李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时代观 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体系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2.建构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三次论战中产生的两个学派: 一派是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基欧汉提出的国际制度研究而得名; 另一派是以新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框架的世界体系理论,代表人物是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主流理论(理性主义理论):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世界体系理论 非主流理论(反思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与新自由主义 六个方面: 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 2,关于国际合作 3,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 4,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 5,关于意图和能力 6,体制和制度
(五)建构主义 1.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 该学派一方面接受并重新阐释了理性主义的一些主要概念,诸如权力、 利益、自助、无政府、国际体系等,另一方面则全面发展了强调观念的 社会建构学说。 代表人物及主张: 尼古拉斯·奥努弗:规则建构主义 亚历山大·温特:结构建构主义
(3) 新现实主义 1、新现实主义简介 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 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
2、 新现实主义的连个修正 目的与手段: 权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国家最终关心的是安全 原因与结果: 权力政治是国家与由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3、 理论主张: 国家作为统一的、以生存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构成国际体系的单 位 国际体系的变化,是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造成的。它的特性是有大国数 量决定的 未来的结果,取决于国家的动机,也取决于体系的结构
——赫德利·布尔 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人 北岛:《生活》《回答》《一切》 舒婷:《致橡树》《这也是一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第一,批判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看国际关系应 当怎样 第二,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 第三,批判理想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忽视权力
国际政治学理论流派 三个问题 1、 发展阶段 2、 理论简介 3、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
1、 发展阶段 秦亚青的划分方法 以理论形成作为划分标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际关系理论初创阶段与理想主义的兴起(1919-1948) 第二阶段:国际关系理论发展阶段与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19481979) 第三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繁荣阶段与自由主义的复兴(1979-1992) 第四阶段:国际关系理论的三足鼎立时期与建构主义的兴起(1992今)
(4) 新自由主义
1、 新自由主义简介
新自由主义亦称跨国主义,国际自由主义、全球主义或契约制度主义等
包括:自由国际主义、制度国际主义、自由制度主义等诸多自由主义流

代表人物:基欧汉
约瑟夫·奈
2、 理论内核:自由主义
第一,个人和团体是最重要的行为体
第二,国家不是整体一致的行为体,其对外政策行为是国内团体与个人
共有知识 国际结构不是物质现象,而是观念现象。这种观念建构的结构,是一种 社会意义上的结构。 所谓共有的知识,就是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与期望。 这种共有的理 解与期望能够建构行 为体的认同(或身份)与利益。
理念主义vs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强调的因素 : (1)人的本性(2)自然资源(3)地理状况(4)生产性力量(5)毁 灭性力量。这些因素使对世界控制成为可能,使有些行为体比其他行为 体更有权力,使人们倾向于侵略或制造威胁等。 理念主义认为社会最基本的事实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与结构。这种结构构 成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帮助行为体寻找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案,定义对 行为的期望,确立威胁因素等等。 4.无政府状态的三种文化 霍布斯文化: 代表过去。国家间关系是以互为敌人为特征; 洛克文化: 代表现在。国家间关系是一种竞争者的关系,虽然有利益冲突,但能够 共存。 康德文化; 国家间关系是以朋友关系为特征,那就会建构一种非暴力和互助的。
(二)
1、现实主义简介
现实主义谋求阐释的是世界的现实情况,而不是世界的理想情况
对现实主义者来说,政治就是在一个缺少资源的世界上,群体间为了权
力、声望、影响和安全而不间断地进行的斗争
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
爱德华·卡尔
2、 现实主义的不用分支 古典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 进攻现实主义 防御现实主义 新古典现实主义 这些分支有共同德假定,也有不同的观点
民主和平论
以康德思想为来源的一个分支,又被称为新自由国际主义。 在2 0世纪末,有关“民主和平论”的争辩构成了一场最突出的有关自 由主义理论的讨论。 这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在民主国家之间是不是比在其他类型的国家 之间更少发生战争。
基本命题 “民主和平”,实际上是一个命题,即民主国家间无战争。 它的主要论点有两个;第一;一个民主国家决不会(或者说极少)同其 他民主国家打仗;第二,当民主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它们极少威胁 要使用暴力,因为这样做是非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