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次函数动点综合题(含解析)

一次函数动点综合题(含解析)

一次函数综合题(含解析)
一.解答题(共12小题)
1.求出将直线y=﹣x+绕点A(2,1)顺时针旋转45度得到的直线表达式.
2.如图1,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过点B 作线段BC⊥AB且BC=AB,直线AC交x轴于点D.
(1)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点C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3)若点P是图1中直线AC上的一点,连接OP,得到图2.
请在下面的A,B两题中任选一题解答,我选择.
A.当点P的纵坐标为3时,求△AOP的面积;
B.当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时,求△AOP的面积;(4)若点Q是图1中坐标平面内不同于点B、点C的一点.
请在下面的A,B两题中任选一题解答,我选择
A.当以点B,D,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全等时,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B.当以点C,D,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全等时,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3.如图,直线OB是一次函数y=2x的图象,点A的坐标是(0,2),点C在直线OB上且△ACO为等腰三角形,求C点坐标.
4.如图,直线y=4﹣x与两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B点,点M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A、B两点除外),过M分别作MC⊥OA于点C,MD⊥OB于点D.
(1)当点M在AB上运动时,则四边形OCMD的周长=.
(2)当四边形OCMD为正方形时,将正方形OCMD沿着x轴的正方向移动,设平移的距离为a(0<a≤4),在平移过程中,当平移距离a为多少时,正方形OCMD的面积被直线AB分成1:3两个部分?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交x轴于点A(﹣4,0),交y轴于点B (0,2),P为线段OA上一个动点,Q为第二象限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Q=PA,OQ=OB.
(1)求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
(2)若△OPQ为直角三角形,试求点P的坐标,并判断点Q是否在直线AB上.
6.矩形ABCD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BC=2AB、直线l经过点B,交AD边于点P1,此时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是y=2x+1.
(1)求BC、AP1的长;
(2)沿y轴负方向平移直线l,分别交AD、BC边于点P、E.
①当四边形BEPP1,是菱形时,求平移的距离;
②设AP=m,当直线l把矩形ABCD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3:5时,求m的值.
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y=﹣x+b交y轴于点A(0,4),交x轴于点B.
(1)求直线AB的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
(2)直线l垂直平分OB交AB于点D,交x轴于点E,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且在点D的上方,设点P的纵坐标为n.
①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ABP的面积;
②当S
=8时,求点P的坐标;
△ABP
③在②的条件下,以PB为斜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直角△PBC,求点C的坐标.
8.如图,点A的坐标是(﹣2,0),点B的坐标是(6,0),点C在第一象限内且△OBC为等边三角形,直线BC交y轴于点D,过点A作直线AE⊥BD,垂足为E,交OC于点F.
(1)求直线BD的函数表达式;
(2)求线段OF的长;
(3)连接BF,OE,试判断线段BF和O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9.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点B、点C坐标分别为(4,0)、(8,0)、(0,﹣4).
(1)求过B、C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2)若直线BC上有一动点P(x,y),以点O、A、P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和以点O、C、P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求P点坐标;
(3)若y轴上有一动点Q,使以点Q、A、C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求Q点坐标.
10.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4,0),B (0,﹣4),P为y轴上B点下方一点,PB=m(m>0),以AP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PM,其中PM=PA,点M落在第四象限.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用m的代数式表示点M的坐标;
(3)若直线MB与x轴交于点Q,判断点Q的坐标是否随m的变化而变化,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