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11课 包身工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11课 包身工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2.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理解新闻语言的准确性能力目标恰当地运用速读、精读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情感目标了解包身工的含义和包身工制度,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

中国著名文学家、电影艺术家、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

1929年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

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主要作品: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选集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

[知背景]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为了转嫁损失和渡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

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

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后,又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

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经济的掠夺。

随着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

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大量雇用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这篇作品就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

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夏衍亲自深入东洋纱厂采访调查。

他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三次,但是这以后,他就被工头盯住了。

从三月初到五月,夏衍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

他在深入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便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包身工》。

[知常识]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

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

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一、读准字音1.单音字(1)拎着(līn)(2)籼.米(xiān)(3)譬.如(pì) (4)夏衍.(yǎn)(5)水门汀.(tīng) (6)揩.地(kāi)(7)蹒跚..(pán shān) (8)倾.轧(qīng)(9)谄媚..(chǎn mèi) (10)虐.待(nüè)(11)呻吟..(shēn yín) (12)吆.喝(yāo)(13)骷.髅(kū)2.多音字(1)因词而异①拗拗口(ào 拗断(ǎo ②哄哄骗(h ǒng 一哄而散(h òng③说说话(shu ō游说(shu ì ④轧轧钢(zh á轧场(y à(2)一言辨异⑤他买了一款人人称.(chēng)道又称.(chèn)心如意的液晶电视。

⑥小时候,小明常常在弄.(lòng)堂戏弄.(nòng)他。

二、写准字形1.嗫r ú(嚅r ú(儒学2.s ōng(松树诉s òng(讼3.伶d īng(仃d ìng(订阅4.愤n ù(怒宽sh ù(恕三、用准词语1.词语辨析(1)抱怨·报怨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唐朝后期的皇帝过得很惨,生杀予夺....大政方针除了出自宦官,就是出自藩镇强帅,朝廷都是别人的朝廷。

(√)解释:“生杀予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2)教室里桌椅摆放十分整齐,横七竖八....,真是横看横成行,竖看竖成行。

(×) 解释:“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3)我反正已经尽力了,考上考不上还是一听天命....吧。

(√)解释:“一听天命”指完全听从上天的安排。

(4)我们班同学凡事都抱成一个团,干事里应外合....,集体荣誉感就是强。

(×) 解释:“里应外合”指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5)当记者问到在中网的A TP选手中有没有她的偶像时,郑洁不假思索....地说:“有呀,他就是莫亚!”(√)解释:“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一、了解行文脉络二、把握文章主旨《包身工》是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文章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一、阅读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这句话强调了哪些因素?答:答案: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

可见,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

二、阅读第3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2.“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的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这几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答:答案:描写了包身工起床时的情景。

疲倦,拥挤,昏沉,杂乱,连一点羞耻心都没有,这哪里是豆蔻年华少女们的生活啊!这些细节描写,足已显示出包身工们所过的非人的生活,她们已被摧残成没有知觉的“生物”了。

三、阅读第6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3.“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个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答:答案: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前面,突出了当时她们的狼狈相,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四、阅读第24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4.“红砖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在等待着它的滋养物了”,这一句中的“红砖头的怪物”“张着嘴巴”分别指什么?答:答案:“红砖头的怪物”,指的是帝国主义资本家的纺织厂,“张着嘴巴”既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大门洞开,等待着廉价劳动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吃人的本性。

本句形象地说明了是弱小的乡下姑娘让纺织厂变得庞大,他们的暴利,就是用包身工们的血汗凝成的。

五、阅读第48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5.“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中“饲养”一词有什么特殊含义?如果改成“喂养”好不好?答:答案:“饲养”一般是指喂养动物,这里移用来修饰人类,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充分说明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质,即人不如物。

如果改成“喂养”就没有这种比拟的效果。

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知识解读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是新闻的基本条件。

新闻传媒要求自己刊发的稿件必须客观表现对事件的看法,不能准确反映客观的词句不能使用。

答题角度(1)从语言是否准确记录和再现了新闻内容的真实的角度考虑。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是源,新闻是流,事实决定新闻,这就需要有准确的语言来呈现。

(2)从逻辑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考虑。

新闻语言的准确,从逻辑学的角度说,就是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合理;从语义学的角度说,就是表意明确,不产生歧义,合乎分寸,没有偏差,符合实际,没有虚假。

(3)从遣词造句上的准确精练性方面考虑。

精心选择与局势、事件或个人相匹配的词语。

要知道,缺少语言的准确性,记者就无法使报道与事件相符。

要注意词意的差别,还要留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语言的得体等。

六、阅读第50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6.谈谈你对“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一句的理解。

答:答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黑夜,是黎明的前奏。

那些侵略者必定会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

七、阅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7.下列句子中列举数字的目的是什么?(1)上午四点过一刻、四点半之后、五点钟。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3)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4)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答:答案:翔实的事实在文章中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些数字就充分说明了包身工所过的非人生活以及帝国主义资本家对她们残酷的压榨。

8.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答:答案: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

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

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

然后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

最后是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

紧接着插叙指出日本纱厂吸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

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包身工》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们的遭遇公布于世。

学完了这篇报告文学,你能说一说,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谁吗?观点1:观点2:观点3:答案:观点1:我认为应该是“带工老板”,他们是一伙骗子。

包身工是被“带工”凭着“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从农村骗来的,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他们的,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观点2:包身工固然是他们骗来的,但看问题要看实质。

“东洋婆”和“拿莫温”们才是罪魁祸首。

他们随时会对包身工“殴打、罚工钱、停生意”,殴打之外还有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方法,种种惩罚让包身工苦不堪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