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六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2000*1.12+840+25000 =28080元〈29088元 (3)保留两年费用 AC(12)旧2=(7000-5000)(A/P 12,1)+5000*( 12%)+27000
=29840〉29088
[练习]假定某企业在4年前以原始费用
22000元购买了机器A,估计还可以使用 6年,第6年末估计残值为2000元,年度 使用费为7000元。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机 器B,原始费用为24000元,估计可以使 用10年,第10年末残值为3000元,年度 使用费为4000元。现有两个方案:
设备的年费用曲线
年度费用
年平均成本
年运行成本
年资本消耗成本
N0
使用年限
3、静态模式下决策
• 原理:假定每年运行成本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即运行 成本随线性增长。随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每年分摊的设 备费用是逐年下降的,综合两方面因素,设备使用年均 总费用的变化规律是先降后升,呈∪形曲线,年均总费 用公式为:
两方案现金流图:
-
200
01 2 3 456
3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750 A
2400 B
方案一:
AC(A)=(600-200)(A/P,15%,6)+200(0.15)+750 =885.68元
或:AC(A)=600(A/P,15%,6)-200(A/F,15%,6)+750 =885.68元
方案甲:不做更新,继续使用设备A;
方案乙:卖掉设备A,目前的售价是8000元 ,然后购购置设备B。
已知:ic=15%,试对甲、乙两方案进行比较 。
解—1:
•
2000
0 1 2 3 45 6
7000
•
8000
甲方案的现金流量
图-2
3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4000
4000
• 24000
其中: AC—年等额总成本 P—设备的现值 LN—设备处理时的残值 N—设备使用年数 Ct—第t年运营成本 λ—每年运行成本增加额 NE—经济寿命 (第二个公式:经营成本呈线性 增长时)
4、动态模式下决策
• 原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年总费用的公式为 :
二、设备更新决策方法
1、设备更新是设备综合磨损的补偿方式,设备更 新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用相同的设备去更换有形磨损严重, 不能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二种是用较经济、较完善的新设备,及技术 更先进结构更完善、效率更高、性能更好的 新设备。
第六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 分析
第六章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主要内容
6.1 设备更新基础理论 6.2 设备更新决策 6.3 设备租赁决策 6.4 大修理及其经济分析
6.1 设备更新基础理论
一、设备的损耗 1、有形损耗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体上 的磨损成为有形损耗,也叫物质磨损这种磨损 叫第Ⅰ种有形损耗。 2、无形损耗
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种: Ⅰ: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Ⅱ:技术进步
二、设备补偿方式
见下图:
-
设备磨损形式
可消除性的有形磨 损
修理
不可消除性的有形磨 损
更新
第二种无形磨 损
改造
设备磨损的补偿方 式
三、设备折旧
• 1、固定资产
–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在生产过程 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经反复使用仍能维 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
方案二:这时相当于或是如方案一花600元购买一台 机器A或花2400购买新机器B进行新旧设备比较
AC(B)=(2400-300)(A/P,15%,10)+300(0.15)+400 =863.53
因费为用:2A2C.1A5>元AC。B,所以采用2方案,平均每年节约
3、计算方法
• 1)旧设备年总费用三部分:
3)双倍余额递减法
• 概念: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 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 用固定资产账面上每期期初的折余价值乘以双 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折旧额的。
• 特点:前期折旧多,以后逐年减少。
• 适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 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 ”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以 及其他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其 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 和法。
–固定资产效益的降低是时间消逝的函数,而不是使 用状况的函数。
–利息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把利息因素考虑进去 ,按直线法计算的企业收益,会给人们以投入资产 总额收益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中,修理、维修费用、操作效 率等基本不变。
计算公式
净残值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 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行确定 ,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 特点:将折旧视为随固定资产使用程度而成正 比增减的变动费用。
• 适用的条件:
–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是使用状况的函数,而不是时 间消逝的函数;
–各个期间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不很均衡。 –固定资产效用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小,有形磨损是
折旧的主要因素。 –固定资产的修理、维修费用和收入均与其使用状况
正比。
计算公式
(1)新机器经济寿命时的年度费用 AC(12)新=(42000-10000)(A/P 12,5)+10000 (12%)+19000
=32000*0.2774+1200+19000 =29088元
(2)保留旧机器继续使用1年 AC(12)旧1=(9000-7000)(A/P 12,1)+7000( 12%)+25000
计算公式
注意
• 按此逐年计算,每年计提折旧,不可能在固定 资产使用年限终了时,账面价值会恰巧与固定 资产的估计残值相符。
• 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后期计算折旧时,如用双倍 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金额小于这一年用固定 资产账面价值扣除估计残值后在剩余耐用年限 内用直线计算的折旧时,因固定资产价值的大 部分已经收回,改用直线法计算折旧。
• 简化:最后两年用直线折旧。
例
• 某设备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 限为5年,第五年末预计净残值为800元 ,试求:年折旧率、年折旧额。
4)年数总和法
• 概念: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 一个年折旧率(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 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 年折旧率: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 ;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 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 +1)/2。由于这个分数逐年递减,所以折旧 金额也逐年递减。
• 2、折旧
–固定资产的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而逐渐 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这部分转移到产 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3、影响折旧的因素
• 1)固定资产原值包括取得固定资产的购价和使固 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为止已经发生的一切必要 和合理的支出。
• 2)折旧年限通常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物理耐用年 限,另一个是经济耐用年限。在国家规定的折旧制 度中对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了明确的规定, 企业应按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计算公式
例
• 某设备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 限为5年,第五年末预计净残值为800元 ,试求:年折旧率、年折旧额。
6.2 设备更新决策
一、设备的经济寿命
1、概念: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不经 济而被更新所经历时间。
2、原理:使用年限越大,每年所分摊的设备购置费 越少,设备操作成本及能源耗费会增加,这就存在 着使用到某一年份,其平均综合成本最低。称从设 备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 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B的经济寿命期为6年,经济寿命时年度费用为:23141 元。
所以选择设备B
[例]某医院正在考虑其人工肾机器的更新。这 种机器是在4年前花35000元购置的。假如将现 有机器保留使用1年、2年、3年,其年度使用费 分别为25000元,27000元,29000元。机器的 目前残值为9000元,每保留使用1年贬值2000元 。当前,新的人工肾机器的购置费为42000元, 年度使用费固定为19000元,经济寿命为5年,5 年末的残值估计为10000元,i=12%,旧机器是 否应该更换?如果应更换,以何时更换最经济?
2、设备更新决策应遵守下面两个原则
1)不考虑沉没成本 如某设备3年前原始成本15000元,目前帐
面价值5000元,现在净残值仅为3000元,在设 备更新时15000元沉没成本,与现在决策无关 。目前设备价值3000元。 2)不要从方案直接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分析,应从 客观介入的立场上比较分析。 • 例:1、继续使用机器A;2、把A出售,然后购 买B,i=15%。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
• 3)固定资产残值是指固定资产被处置时的残值收 入,往往根据经验估计确定。
• 4)折旧计算方法应依据国家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 况。
4、折旧的计算
1)平均年限法 • 概念: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
法,又称直线法。 • 特点:只着眼于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
资产的使用强度,每期的折旧费都是相等的。 • 适用条件:
年金 等值 1.08 0.5608 0.3880 0.3019 0.2505
年度 等值 2000 5608 6984 7849 8517
资金 恢复 43200 22432 15520 12076 10020
等值年 费用 45200 32432 33520 38076 44020
设备A的经济寿命期为2年,经济寿命时年度费用为:32432 元。
年末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