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00 吨间苯二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化版)焦作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二OO六年六月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00 吨间苯二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化版)编制单位:焦作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评价证书:国环评乙字第2517号所长:郭慧霞主管所长:裴永顺项目负责人:孟文杰编写人员:孟文杰 B25170002李小超 B25170019审核:裴永顺 B25170014审定:郭慧霞 B251700011、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个人出资组建,专业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私有企业。
公司拟自筹资金6288万元,建设一套年产2000吨间苯二酚生产装置。
项目拟建厂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区西北部,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公司南侧370米,东距焦作市中心城区约8公里,距王封乡政府2公里。
厂址位于焦作市规划中的工业集聚区内,周围近距离的环境敏感点有东冯封村、西冯封村和佰利联公司职工家属区等。
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围环境情况见图1-1。
间苯二酚俗称雷锁辛,化学名称1.3-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染料、涂料、医药、橡胶、电子化学品等领域。
我国间苯二酚主要用于轮胎帘子布的浸渍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粘合剂及间苯二酚—甲醛粘合剂的合成。
另外,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预计2005年将消耗间苯二酚近900吨。
国内间苯二酚还有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那就是间氨基酚的生产,间氨基酚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尤其作为功能性染料的原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间苯二酚年产量约3000-3500吨,产不足需,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间苯二酚以满足国内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间苯二酚需求量超过8000吨,国内间苯二酚产能存在较大缺口,严重影响了其下游产品的生产与开发。
根据河南省环境保护局行政审批部门的要求,受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委托,焦作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所依据环评导则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认真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精神,在实施环境现状监测、工程类比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8)《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4号);(11)《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2)《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13)《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14)《焦作市中心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15)《焦作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1.2.2 项目文件(1)《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间苯二酚项目建议书》;(2)焦作市慧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项目设计资料。
1.2.3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4)《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5)《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T3839-83)。
1.3 产业政策间苯二酚是一种小吨位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橡胶、化学品、涂料、染料、医药、农业等生产领域,国内主要用于轮胎帘子布的浸渍和木材粘合剂的合成等。
间苯二酚生产工艺为改进的苯磺化碱熔法,其中酸化剂采用二氧化硫,中和剂为亚硫酸钠,二氧化硫和亚硫酸钠同时也是生产系统的副产物,工艺设计中将两者分别套用于酸化和中和工序,达到提高物料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产生量的效果,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苯磺化碱熔法相比具有强酸强碱耗量小,产污少、产品纯度高等特点。
项目生产规模为2000吨/年,目前与国内最大的生产厂家南京化工厂的产量相当,说明该项目间苯二酚产量在国内属较大规模。
经查阅,该项目产品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设备均不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所列的限制类和禁止类。
此外,该项目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化工行业“优化发展基础化工原料,积极发展精细化工”的精神和要求。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
1.4 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详见表1-1。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详见表1-2。
表1-1 环境质量标准表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动力消耗情况见表2-2。
表2-2 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表2.2 生产工艺简介项目采用苯磺化碱熔法生产间苯二酚,生产工艺主要由磺化(一磺化、二磺化)、中和、碱熔、酸化(一酸化、二酸化)及萃取和精馏等工序组成,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1。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磺化C6H6+SO3.H2SO4 C6H5SO3H+H2SO4C6H5SO3H+SO3 C6H4(SO3H)2·中和C6H4(SO3H)2+Na2SO3 C6H4(SO3Na)2+SO2↑+H2O2C6H5SO3H+Na2SO3 2C6H5SO3Na+SO2↑+H2OH2SO4+Na2SO3 Na2SO4+SO2↑+H2OSO3+Na2SO3 Na2SO4+S02↑·碱熔C6H4(SO3Na)2+4NaOH C6H4(ONa)2+2Na2SO3+2H2OC6H5SO3Na+2NaOH C6H5ONa+Na2SO3+H2O·酸化C6H4(ONa)2+SO2+H2O C6H4(OH)2+Na2SO3C6H5ONa+SO2+H2O 2C6H5OH+Na2SO32NaOH+SO2 Na2SO3+H2O(1)磺化将65%发烟硫酸、液体苯及少量硫酸钠按一定比例投入磺化锅进行一磺化反应,生成苯磺酸,再加入液体三氧化硫进行二磺化反应,生成间苯二磺酸。
二磺化反应后过量的三氧化硫通过浓硫酸吸收得到副产品20%发烟硫酸。
少量未吸收的三氧化硫(含二氧化硫)经酸雾吸收塔,采用3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吸收后排入中和锅。
(2)中和将间苯二磺酸等磺化物料加入中和锅,用亚硫酸钠(其中部分亚硫酸钠来自碱熔和酸化工序反应产物)中和,生成间苯二磺酸钠等盐,并排出SO2气体。
中和后物料再经吸滤、洗涤分离出副产品粗硫酸钠。
(3)碱熔在300℃高温下将间苯二磺酸钠等中和物料加入碱熔锅,与熔融状态的氢氧化钠进行碱熔反应,生成间苯二酚钠等。
反应历时约8~12小时,碱熔加热采用以煤炭为燃料的加热炉。
反应期间蒸出的水份及其夹带碱尘经碱雾吸收塔,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喷淋,冷却降温后回收,用作碱熔物的稀释水。
(4)酸化碱熔物经稀释后加入一酸化锅,用来自中和工序生成的二氧化硫并配入一定量的液体二氧化硫进行酸化反应,通过吸滤、洗涤分离出副产品粗亚硫酸钠;然后将一酸化后物料放入二酸化锅,再用液体二氧化硫使物料达到规定的酸化值,生成间苯二酚等有机物,过量的二氧化硫引入酸雾吸收塔,采用3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吸收后排入中和锅。
(5)萃取将间苯二酚等酸化后物料加入萃取锅,用醋酸正丁酯进行多级萃取并分离,萃取相经溶剂蒸馏塔回收醋酸正丁酯后即得到粗间苯二酚。
萃余相为较为纯净的饱和亚硫酸钠溶液,返回中和工序利用其碱性中和磺化物料。
(6)精馏粗间苯二酚经精馏塔分离去除低馏物和高馏物后,即制得成品间苯二酚,再经切片、包装后入库。
低馏物进行冷凝回收后,即为副产品粗苯酚,高馏物由精馏塔底排出即为精馏残渣,主要为焦油等有机物。
溶性很低,毒性小,不易挥发等优点;五是设计的塔式连续蒸馏方法回收溶剂醋酸正丁酯,与传统的间歇式蒸馏相比成品纯度较高,减少了装置占地面积;六是该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水全部循环利用,减少新鲜水用量,无生产废水外排,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并节约了水资源。
该种改进的苯磺化碱熔法生产工艺总磺化率为96%,产品收率可达到60%以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3、项目污染因素及环境影响分析3.1 工程产污环节工程产污环节及防治措施见表3-1。
表3-1 工程产污环节及防治措施表3.2 工程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产排情况汇总见表3-2。
表3-2 项目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表3.3 环境影响分析3.3.1 环境空气工程废气排放主要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种。
工程有组织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因子为烟尘、粉尘、SO2、硫酸雾及挥发酚等,在采取评价要求的防治措施后均可达标排放,排放量不大,评价认为对环境影响不大。
工程无组织排放污染因子为苯、硫酸、SO2、醋酸正丁酯无组织排放。
排放速率分别为0.34kg/h、1.83kg/h、0.45kg/h、2.75kg/h,工程采用管道进料方式,同时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设备、反应釜、管道、连接件以减少无组织排放量。
此外评价要求工程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以减轻工程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的影响。
经计算工程各污染因子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苯:9米、硫酸雾:354米、SO2:79米、醋酸正丁酯:32米。
评价确定工程卫生防护距离为400米。
项目厂址周围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佰利联公司职工家属区(西30米),目前处于工程卫生防护距离之内。
由于佰利联职工家属区位于工业集聚区内,焦作市人民政府已令其限期搬迁,在工程建成后厂址周围环境敏感点均位于卫生防护距离以外,评价认为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工程间苯二酚生产线工艺废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工程排放废水主要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700m3/a。
在采取评价要求的防治措施后,各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排放量分别为COD:0.56t/a,SS:0.54t/a,NH3-N:0.06t/a,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3.3.3 固废影响分析工程固废全部回收使用或综合利用,无固废排放,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3.3.4 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高噪声设备主要有真空泵、风机及各类泵,在采取评价要求的防治措施后经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类区限值要求,且距离最近环境敏感点550米,评价认为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