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1分)“微笑之城,圆梦之地”一文明城市如皋新名片。
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工业废气净化排放B.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D.电动公交绿色出行
2.(1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属于单质
B.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C.高锰酸钾和锰酸钾都属于盐
D.氯酸钾和氯化钾的元素组成相同
3.(1分)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D.滴加少量液体
4.(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通过煮沸或蒸馏的方法可变为软水
B.纯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5.(1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做电极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作发酵粉
C.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电光源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油污
6.(1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15℃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3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晶体析出
D.35℃时,将3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80g甲溶液
7.(1分)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碳生活”就是降低CO的排放
B.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
C.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
D.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CO
8.(1分)下列物质提纯所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法
A H2(HCl)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干
燥
B Fe(Fe2O3)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结晶
C CaCO3(CaO)加入水,过滤
D CuSO4溶液(H2SO4)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A.A B.B C.C D.D
9.(1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0.(1分)在加热条件下,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原理为:aC+bH2SO4(浓)═cSO2↑+aX↑+eCO2↑.将1.2g碳与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混合后加热,固体消失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
19.6g,生成SO2、X、CO2的质量分别为12.8g、mg、4.4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m=3.6g
C.X的化学式是H2O
D.c:e=1:1
二、非选择题
11.(4分)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如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氢氮氧氖钠氯
原子结构
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
②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为,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③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12.(3分)在一定条件下,CO2与氧化氢(HCN)反应可以生成N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生成物中的氧化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9分)草酸锌晶体(ZnC2O4•2H2O)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熔点为100℃.以锌为原料制备草酸锌晶体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1)根据草酸铵的化学式,可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
(2)“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沉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操作A”的名称是,分离出的溶液可用作(写一种用途)。
(5)加热草酸锌晶体可以制备ZnO(ZnC2O4•2H2O ZnO+CO↑+CO2↑+2H2O),比较草酸锌晶体的熔点和分解温度,发生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装置(填对应装置的字母)。
14.(7分)“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于2018年10月23日在如皋召开。
Ⅰ.氢燃料电池
(1)图1所示为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
请写出氢燃料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制氢
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其中涉及的反应有:
①6ZnFe2O46ZnO+4Fe3O4+O2↑;
②3Zn0+2Fe3O4+H2O3ZnFe2O4+H2↑
(2)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
(3)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所得H2和O2的质量比为。
(4)电解水也可制得H2.图2所示装置中,(填“a”或“b”)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Ⅲ.储氢
(5)在常温和250kPa下,镧镍合金(LaNi5)吸收氢气生成LaNi5H7,该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储氢原理属于变化。
15.(11分)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I.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③;
④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始终小于。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某同学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中有少许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过程】进行图4所示实验: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实验结论】观察到的现象是,据此可推断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Mg3N2)【反思交流】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在确保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Ⅲ.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3所示。
当烧杯中不再有水进入集气瓶时,该同学停止实验。
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所采集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水烧杯内剩余水
250mL180.0mL129.5mL
①铁生锈的原理是铁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
②实验时该同学不是将铁粉堆在瓶底,而是将铁粉撒在浸润了氯化钠溶液的滤纸条上,
再将滤纸条贴在集气瓶内壁,其目的是。
③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精确到0.1%)
④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该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优点是。
Ⅳ.拓展应用
(5)取2.4g镁条在足量O2和N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为ag,则a的取值范围是3.3<a<。
16.(6分)葡萄糖(C6H12O6)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1)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5g葡萄糖最多可配制5%的葡萄糖溶液g;配制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3)兴趣小组同学对某葡萄糖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取样品10g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得到50mL溶液;
步骤2加入新制的蓝色氢氧化铜浊液;
步骤3加热(反应原理:C6H12O6+2Cu(OH)2=C6H2O7+Cu2O+2H2O);
步骤4称量生成的砖红色氧化亚铜(Cu2O)沉淀的质量,称得其质量为7.2g。
计算该样品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九年级(上)期末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B;2.C;3.C;4.A;5.D;6.C;7.B;8.A;9.B;10.D;
二、非选择题
11.Ne;7;得到;Na+;12.CO2;2ClO2+2HCN N2+2CO2+2HCl;13.H2C2O4;Zn+2HCl=ZnCl2+H2↑;置换;ZnCl2+(NH4)2C2O4=ZnC2O4↓+2NH4Cl;过滤;氮肥;B;14.2H2+O22H2O;+3;H2O;1:8;a;化学;15.4P+5O22P2O5;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氮气;A中液体变红色;大于;氧气、水蒸气;使铁粉和氧气、水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20.2%;实验结果更准确;4;16.6:1:8;100;玻璃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