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知识导引
(一)知识梳理
14.《难忘九一八》
______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__________,致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沦于敌手。
东北军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_________,中共派_____组织_________,中国人民的_________开始。
日均占领东三省之后,侵略魔爪伸向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民族大义,发动_____________,逼蒋抗日。
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_________到西安调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十年内战_____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____________。
15.《“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___________________,发动全面侵华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爆发。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
八一三事变后,日军攻陷上海、_________,南京国民政府迁往______作为陪读。
日军占领________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__________以上的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
16.《血肉筑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的坚固长城的三个典型战例。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抗战胜利前夕,____________召开,为争取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准备了条件。
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打击下,______年____月_____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学习目标:复述历史。
(可以运用大事年表、可以利用图片、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和知识线索)。
图一:日军占领沈
阳
图三:报道西安事
变的消息
图四:彭德怀在前
线指挥作战
图五:台湾人民欢
庆胜利
(二)合作探究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
事变比较。
有什么相同点?
名称时间地点结果此后的民族英雄影响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2、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1894—1895年__________________;(2)1900年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4)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5)1937年__________________两次中日战争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国共两次合作
时期时间成果结果
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第二次合作
启示: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战时期的经济文化。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音乐:
绘画:文学作品:
(三)编写历史剧本。
1、主要人物
2、地点
3、道具
4、背景音乐
5、剧中主要历史背景
6、编写目的
(四)知识反馈
1、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
其主要原因是()
A.日军的攻势太猛B.东北军防守不力
C.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D.中国的武器落后
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七七事变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④①③②D.①④②③
3、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陈毅贺“中共七大”闭幕:“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文中的“八载干戈”指的是()A.中国抗战进行了八年B.中共七大在八月召开
C.日本帝国主义在八月份投降D.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周年
5、结合材料分析历史人物。
2006年12月12日,在一社会团体举行的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上,在如何评价张学良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严重对立的观点,要点如下:
甲: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称得上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乙: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率领几十万东北军撤入关内,使东北大好河山沦入日寇铁蹄之下,让东北的父老乡亲做了十四年的亡国奴。
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
请回答:(1)你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2) 请你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下张学良。
(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