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
【课前导学单】
1、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时间:________________ 地点:东北沈阳
国民党的态度:采取政策,令东北军司令张学良及其东北军撤到关内。
结果:
影响:
2、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时间:发动者:
目的: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共代表及主张:中国共产党主张西安事变。
意义:标志国共两党的初步形成,预示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
时间: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
影响:
4、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时间:1938年3月指挥官:
结果:大败日军,消灭日军1万人。
意义:
5、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时间:1940年8月指挥:
意义: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战役。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6、中共七大——抗战胜利前夕
时间:1945.4 地点:
背景:抗战即将胜利;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两种前途命运的选择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制定党的;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④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7、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时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抗战胜利的意义:①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
的战争。
②抗战的胜利,,成为中华
民族的转折点。
③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课堂训练单】
一、单选题: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歌曲中“从那个悲惨时候”指()
A、七七事变后
B、红军长征开始后
C、九一八事变后
D、解放战争后
2、1936年,一场震惊了世界的兵谏在中国爆发,导致这场兵谏的主要外因是()
A、中日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B、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C、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蒋介石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如你在课本剧《西安事变》中扮演一位国民党的谈判代表,那么肯定有一场你与另一位扮演中共代表谈判的场景,那么那位演员扮演的中共代表人物应该是下列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朱德
D、周恩来
4、“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最主要影响是:()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5、1937年12月,古老美丽的南京城曾经被侵略者变成了“人间地狱”,城内尸骨堆积如山,雪流成河,制造这一暴行的侵略者是()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6、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至电朱德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此嘉奖。
” 蒋介石至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战役
7、中华民族向来勤劳勇敢,在面对强敌的情况下,能够众志成城,团结御侮,共赴国难。
请你指出下列最能反映这一精神主旨的是()
A、合作北伐
B、共建黄埔军校
C、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8、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
A、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实现全民族抗战
B、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 D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19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20世纪30年代,他再次向他的老师发动战争。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争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件小摩擦。
虽然人们希望和平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和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2005年日本新版教科书(1)材料一中,“古代史上,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具体指什么事件?对日本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一中的日本在19世纪末“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指什么条约?
(3)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歪曲?针对日本的行径,你最想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