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性规划与基本不等式》的案例分析

《线性规划与基本不等式》的案例分析

高考考点:《不等关系、线性规划与基本不等式》的案例分析一、高考要求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1)会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二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基本不等式:(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二、规律分析【规律总结】全面分析这六年来的试题,可以看出,山东卷全面落实考纲对这一部分的规定,考查不等式的解法、线性规划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每年的考查形式稍有变化,但总体上考点不变。

具体来说,有这样的规律:(1)文科几乎每年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理科涉及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较多,一般与集合、函数的定义域求解结合较多,以选择题为主。

(2)几乎每年都考查线性规划问题,并且基本上都是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只有2010年在填空题中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分析发现2010年以前山东高考是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11年之后,则改为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从2011年开始,山东高考考查线性规划的比重和难度在逐渐增加,2011年只是考查求线性规划的最大值问题,2012年的高考既考查求最大值又增加了求最小值,这两年都设计一个小题,2013则是设计了两个小题,并且与解析几何相结合,难度教以往有所增加。

2014年将线性规划问题文科放在了第10,理科在9,难度再次增大。

(3)高考对基本不等式的考查,通常是与函数的最值、解析几何相结合,一般出现在文科试卷的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理科试卷则是出现在倒数第二题的最后一问,难度很大。

三、历年文理高考真题2010(理)(1)已知全集U=R ,集合}2|1||{≤-=x x M ,则=M C U (A )}31|{<<-x x (B )}31|{≤≤-x x(C )}31|{>-<x x x 或(D )}31|{≥-≤x x x 或(10)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08,10105,02y 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43-=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 )3,-11(B )-3,-11(C )11,-3(D )11,3(14)若对任意a x x xx ≤++>13,02恒成立,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011(理)1.设集合 M ={x|260x x +-<},N ={x|1≤x ≤3},则M ∩N =A .[1,2)B .[1,2]C .[2,3]D .[2,3]4.不等式|5||3|10x x -++≥的解集是A .[-5,7]B .[-4,6]C .(][),57,-∞-+∞D .(][),46,-∞-+∞2012(理)5.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144222y 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3的取值范围是 A.⎥⎦⎤⎢⎣⎡-6,23 B.⎥⎦⎤⎢⎣⎡--1,23 C. []6,1- D. ⎥⎦⎤⎢⎣⎡-23,6(13)若不等式2|4|≤-kx 的解集为{}31|≤≤x x ,则实数k = .2013(理)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M 为不等式组220210380x y x y x y --≥⎧⎪+-≥⎨⎪+-≤⎩,所表示的区域上一动点,则直线O M 斜率的最小值为()2A ()1B ()13C -()12D - 12、设正实数z y x ,,满足04322=-+-z y xy x ,则当z xy 取最大值时,z y x 212-+的最大值为(A )0 (B )1 (C )49(D )314、在区间[]3,3-上随机取一个数x ,使得121x x +--≥成立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2014 (2)设集合{||1|2}A xx =-<,{|2,[0,2]}xB y y x ==∈,则A B = (A )[0,2](B )(1,3)(C )[1,3)(D )(1,4) (3)函数()f x(A )1(0,)2(B )(2,)+∞(C )1(0,)(2,)2+∞ (D )1(0,][2,)2+∞ (5)已知实数,x y 满足x y a a <(01a <<),则下列关系式恒成立的是(A )221111x y >++(B )22l n (1)l n (1)x y +>+ (C )s i n s i n x y >(D )22x y > (9)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30,x y x y --≤⎧⎨--≥⎩当目标函数(0,0)za x b y a b =+>>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时,22a b +的最小值为 (A )5 (B )4 (C(D )2 2008(文)7.不等式252(1)x x +-≥的解集是( ) A .132⎡⎤-⎢⎥⎣⎦,B .132⎡⎤-⎢⎥⎣⎦,C .(]11132⎡⎫⎪⎢⎣⎭,,D .(]11132⎡⎫-⎪⎢⎣⎭,,16.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0510000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2009 5.在R 上定义运算⊙: a ⊙b a ab b ++=2,则满足x ⊙)2(-x <0的实数x 的取值范( ).A.(0,2)B.(-2,1)C.),1()2,(+∞--∞D.(-1,2)16.某公司租赁甲、乙两种设备生产A,B 两类产品,甲种设备每天能生产A 类产品5件和B 类产品10件,乙种设备每天能生产A 类产品6件和B 类产品20件.已知设备甲每天的租赁费为200元,设备乙每天的租赁费为300元,现该公司至少要生产A 类产品50件,B 类产品140件,所需租赁费最少为__________元.2010 (1)已知全集U R =,集合{}240M x x =-≤,则U C M =A. {}22x x -<<B. {}22x x -≤≤ C .{}22x x x <->或 D. {}22x x x ≤-≥或 (14)已知,x y R +∈,且满足134x y+=,则xy 的最大值为 . 2011 1、设集合{}{}2|60,|13,M x x x N x x =+-<=≤≤则M N =(A) [1,2) (B) [1,2] (C) (2,3] (D) [2,3]7、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50200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231z x y =++的最大值为(A) 11 (B) 10 (C) 9 (D) 8.52012 (3)函数1()ln(1)f x x =++ (A)[2,0)(0,2]- (B)(1,0)(0,2]- (C)[2,2]- (D)(1,2]- (6)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2,24,41,x y x y x y +≥⎧⎪+≤⎨⎪-≥-⎩则目标函数3z x y =-的取值范围是(A)3[,6]2- (B)3[,1]2-- (C)[1,6]- (D)3[6,]2-2013 (5)、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A)(-3,0] (B) (-3,1](C) (,3)(3,0]-∞-- (D) (,3)(3,1]-∞-- (12)、设正实数z y x ,,满足04322=-+-z y xy x ,则当zxy取得最大值时,2x y z +-的最大值为(A)0 (B)98 (C)2 (D)94(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M 为不等式组2360200x y x y y +-≤⎧⎪+-≥⎨⎪≥⎩所表示的区域上一动点,则直线OM 的最小值为_______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ln (,)f x ax bx x a b R =+-∈ (Ⅰ)设0a ≥,求)(x f 的单调区间(Ⅱ) 设0a >,且对于任意0x >,()(1)f x f ≥。

试比较ln a 与2b -的大小2014 (2) 设集合2{|20},{|14}A x x xB x x =-<=≤≤,则A B =(A) (0,2](B) (1,2)(C) [1,2)(D) (1,4)(3)函数()f x(A) (0,2)(B) (0,2](C) (2,)+∞(D) [2,)+∞(5) 已知实数,x y 满足(01)xya a a <<<,则下列关系式恒成立的是(A) 33x y >(B) s i n s i n x y> (10) 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30,x y x y --≤⎧⎨--≥⎩当目标函数z a x b y =+(0,0)a b >>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22a b +的最小值为(A) 5(B) 4(C)(D) 2(C) 22l n (1)l n (1)x y +>+(D)221111x y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