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高文科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荒漠化的本质是CA.土地沙化B. 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C. 土地退化 D.土地盐碱化2.下列在哪些现象不属于荒漠化的范畴DA.沙质漠化 B. 石质荒漠化 C. 次生盐渍化 D.过度开垦化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3~5题3.该地最可能属于 DA.台湾山脉B.秦岭山脉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4.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C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B.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C.北坡海拔800~1600米处 D.北坡海拔700米处5.该山地所处自然带为CA.森林带B.森林—草原带 C.草原—荒漠带 D.荒漠带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6-7题。
6.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B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C.字母a处沙漠属原生沙漠D.全球气温升高,使地面植被死亡7.下列有关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A.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B.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C.20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放牧和多度开垦是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原因D.近年来,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绿洲总体环境趋于转好8.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Bﻩﻩﻩ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读雨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9~11题。
9.目前雨林主要分布在 A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北美洲A.①②B.③④C.②④D.③④10.雨林分布地区的自然特征是 DA.土层深厚肥沃 B.径流季节变化大C.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D.动植物种类繁多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雨林环境作用的是CA.调节气候B.维护碳氧平衡 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读下图,回答12~16题。
12.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典型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进植物生长,固定沙漠C.沙障固沙成本低,应大规模推广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13.B铁路线是( )DA.陇海线B.京哈线 C.兰新线 D.包兰线14.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DA.修筑公路 B.过度樵采C.过度放牧D.过渡开垦15.d地区农业应走的道路是( )CA.商品农业B.粗放农业C.生态农业 D.淡水养殖业16.塔里木河下游约有300千米的河段自1972年以来经常断流,导致胡杨林干枯,沙漠侵吞农田,对此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有()B①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量②实现跨流域调水③禁止上游取水,优先满足下游用水④修建坎儿井工程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我国目前以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损失1.5亿元。
据此回答17~18题。
17.造成我国荒漠化的原因有( )C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③D.③④18.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CA.全球变暖 B.森林破坏C.土地生产力日益丧失 D.臭氧层空洞19.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 )C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20.下图中的曲线反映城市绿化带所具有的功能是( )CA.调解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21.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是()D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农业问题16.在热带雨林的保护中,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义务的是( )CA.巴西B.亚马孙周围的国家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读下图,回答17~20题。
17.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D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 D.排水18.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型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19.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C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D.草场20.P平原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BA.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灌溉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二.综合题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年大风日数______,年降水降水量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地Q地土地荒漠化的的类型表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少多P地西侧为贺兰山,P位于风力强劲的冬季风的背风地带,所以大风日数少;P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地带,所以年降水量多。
(2)次生盐碱化土地沙漠化(3)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地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等省区。
(2)由以上材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4)分析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1)云南、贵州、广西(2)随坡度变大,土层厚度变薄,有机质厚度变薄(3)避免植被破坏;注意地基牢固(4)地形崎岖坡度大,水土物质极易流失;土层贫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人类的经济活动破坏了植被。
阅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图2-23(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3)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1)人口迁移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2)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和贫困;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3)人口增加与雨林被毁面积成正相关关系。
人口数量越多,雨林砍伐的面积越大。
阅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C所在自然区,从纬度位置看地处带(热量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大陆。
(2)由A→B→C气温年较差逐渐,年降水量逐渐。
A、B、C所在自然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
(3)该地区自A到C,自然景观呈现出由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
(1)温内陆(2)增大减少气候干旱、温差大(3)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从沿海到内陆(经度地带性)水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A地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
(2分)(3)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多度樵采(滥伐林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 (4分)(2)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 (2分)(3)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作用下,向东南扩展(2分)(4)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2分)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a b c d(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再循环旺盛, 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3)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内,所以地上成为系统中最的部分。
(4)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就会陷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