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建设——OPLC光纤复合电缆推广一、PFTTH概念电力光纤到户PFTTH(Power Fiber To The Home)是指在低压通信接入网中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等线缆,将光纤随低压电力线敷设,实现到表到户。
配以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承载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双向交互、“三网融合”等业务。
电力光纤到户可满足智能电网用电环节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需求,在提供电能的同时,可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同网信号传输。
二、PFTTH的目的及意义电力光纤到户能够在布放电力电缆的同时构建覆盖居民用户的高速通信网络平台,综合考虑设备、施工、管道资源等因素,采用OPLC与分别敷设光缆和电缆相比,能较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还避免了二次施工造成的资源浪费,是低压通信接入网目前集成度高、节省资源的优选技术。
依托电力光纤到户连接家家户户的光纤通信网络,可实现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电动汽车充放电、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服务等智能电网核心业务,并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用电需求的变化,发展智能家庭、智能楼宇、智能小区、智能城市、综合信息服务等扩展业务。
PFTTH的建设具有以下意义:(1)支撑智能电网。
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提升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系统的清洁能源接纳能力;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提升和丰富电网的服务质量及内涵。
(2)推动企业发展拓宽业务范围,促进产业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开展综合信息服务、广告投放等多种增值业务运营,延伸公司的服务范围,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服务三网融合实现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显著降低“三网融合”实施成本;提高社会网络的综合运营能力。
(4)促进经济社会进步推动绿色能源接入,发展低碳经济;推广电动汽车,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智能城市建设,创造和谐新生活;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PFTTH的现状及发展前景1.试点城市名单及发展前景2009年7月,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以及湖南长株潭地区等首批12个试点城市地区名单出炉。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即:2010年~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2010年6月25日,国网信通公司在京签署了电力光纤到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国网信通公司表示,电力光纤到户的建设将为“三网融合”国家战略提供服务支撑,而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能够解决资源的合理利用,符合国家对低碳经济的要求。
2.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发展前景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是一种将光单元复合在低压电力电缆内,具有电力传输和光通信传输组合的电缆,其适合于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电压等级。
(1)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将成为智能电网用户接入端的首选方案光纤入户是发展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目前电网用户端光纤化率几乎为零。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是将光纤盒电缆复合制造,在敷设电缆的同时完成了光纤入户,产品毛利率高于普通光缆。
基于使用OPLC 方案与传统的低压电力电缆+光缆组合方案相比,只增加不到10%的材料成本,即可使综合成本降低40%左右,同时,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电力-光纤”到户在技术上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个通道、一次性解决线缆入户的问题,可取代以往电线、网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多条线路的多次施工,大大节约线缆资源和管道资源。
(2)国家电网正在快速推进“电力-光纤”入户国家电网已与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选定10个网省公司启动首批试点小区,规划2010年内覆盖4.7万户。
电网以“只服务不竞争”的低姿态有利于获得三网相关方的支持。
预计在电网“十二五”规划方案最终确定后,“电力-光纤”入户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智能电网和传统三网也将开始在用户端走向融合,中国即将进入多网融合(四网合一)的时代。
四、PFTTH所能达到的效果宁波将试点电力线上网在宁波的海曙区,一只小小“综合遥控器”便可控制家中所有电器,海曙供电局最近建成的智能家居示范区里就展示了这一技术。
房间里面洗衣机、空调、电脑等家电一应俱全。
(1)电力线上网速度很快在房间内将电脑接上电源就可以轻松上网,但接上电源的电线与我们平时使用的电线有些不同,电线的接头上接有“电力猫”。
通过“电力猫”把电线上的载波信息分离出来后,才可以实现上网。
浏览网站、看电影网速都特别快。
光纤复合电缆通到楼道后,将通过这个电力线数据集中器把光纤上的信号转到居民家里的电线上,居民再通过“电力猫”上网,家里不用挖沟、穿墙打洞地去装网线,很多信息可以通过电线传输。
用电力线上网,接入电源就等于接入网络,电脑不用再插网线。
上网速度可以达到200Mbps甚至更快。
用户可拨打IP电话、上网、点播视频、观看高清电视,实现“一缆多用”。
目前,青林湾小区已初步建成一个智能小区示范点,并计划在青林湾新楼盘中试点电力光纤到户,为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提供服务。
(2)家中电器全部遥控智能示范区展示了未来智能家居的一些情景:用户在家里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线上网,而且房间经过改造后显得更加“智能”,电器可以全部遥控操作。
一个遥控器,轻轻按一下,房间的窗帘就拉开了。
不仅窗帘的的开合可以遥控操作,而且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视等电器全部可以通过这个“综合遥控器”遥控。
记者尝试选择开启空调,“综合遥控器”的界面中有“温度”、“风速”、“风向”等选项可供进一步调节。
屏幕上还可查询每件电器一天中每个时段的用电量,即时了解用电情况,并减少浪费。
如果主人不在家里,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登录操作平台进行遥控操作。
居民可以远程控制家电开关,实现“出差关灯、上班做饭”等智能操作,提前煮饭和提前开好空调、烧好洗澡水等都不在话下了。
据了解,房间里还安装了安全监控平台,通过网络,能够在上班期间或出行在外进行控制。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即可立刻报警。
通过该系统,住户和小区物业的联系更方便。
(3)可自己上网查用电量以后用户在家还有望及时便捷地查询、缴纳电费。
在家登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电表模型,即可查询当月的实际用电量及所需电费。
用户也可以借助这个系统实时查询、查看电表运行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系统运行参数,对家电实行智能化监控。
同时,电力部门也可借助该系统向用户下发用电业务信息,实现远程自动抄表、智能家电信息采集和控制等功能。
用户还可通过加装的感应设备,在这个系统中查询用水量、用气量,并通过远程网络,实时获取家中的用水量和用气量等相关信息。
五、试点城市情况陆续展开的国家电网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作也初见成效,电力光纤入户试点范围已从新建未入住小区扩展到新建已入住小区,试点工程各地纷纷启动。
据了解,在重庆新沁园小区(新建未入住)和富抱泉小区(新建并入住)试点中,仅用1根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集成电话、电视、电线、网络4条入户线功能,实现了电力信息采集和互动、家电远程检测与控制、高速宽带上网、IPTV及IP电话等业务。
据重庆电力介绍,该小区每平米的造价比普通小区仅多70元左右。
通过各地试点实践,目前国家电网已初步确定了未来与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等电力光纤入户参与主体“只服务、不竞争”的合作思路。
以浙江省某试点地区为例,当地电网公司就与浙江广电局进行了合作,为试点小区居民提供数字电视业务服务。
2010年6月4日,河南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研究中心会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对南阳、三门峡两个电力光纤到户试点进行了现场调研,标志着河南省电力公司光纤到户试点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2010年6月10日,重庆市电力公司组织审查通过了由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渝电信息通信有限公司编制的《重庆市电力公司智能电网通信试点工程技术方案》,标志着重庆市电力公司试点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根据描述,该智能电网通信试点工程是应用OPLC和BPLC(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及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技术,实现试点小区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服务智能用电小区及“三网融合”,实际上就是电力光纤到户项目。
六、PFTTH入户方案1、智能小区PFTTH电力光纤入户解决方案采用电力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入户,打造公共服务基础平台。
该方案完美的实现了语音、数据、IPTV、CATV、智能家居等业务的融合。
PFTTH整体解决方案见图1。
2.基本概念及配置规则板楼一般指建筑物平面的长度明显大于宽度的建筑结构。
依据楼层高度,可分为高层板楼(10层以上)和中低层板楼(10层及以下)。
PFTTH系统组网设计依据建筑内部的电气结构,典型的高层板楼电气结构可分为:多单元共用配电间供电方式;多单元独立配电间供电方式等几种。
注:本设计为依据用户100%开通进行设计,仅作为PFTTH系统规划用途。
在工程实施时设备采购部署时应根据用户实际开通率进行配置,以保障设备投资。
(1)楼宇多单元共用配电间供电方式建筑结构:楼层高度为16层,共4个单元,单元一、四每层用户数为3户,单元二、三每层用户数为2户,共计用户数160户。
电气结构:在单元二地下室设置1个低压配电间,由小区10kV 配电室低压侧进线;楼宇每单元采用二段T接供电方式。
配电电缆连接节点分别在低压配电间和F9。
电表分层设置,每层区域集中。
如图1所示。
图1用电信息采集光缆分配点设置在楼宇地下室的楼宇配电间,在配电间配置1个光缆交接箱。
用户接入点单元一、四用户数为48户;单元二、三用户数为32户。
每个单元设置1个用户接入点,设置在各单元第二供电段配电电缆连接点。
每个用户接入点覆盖本单元所有用户;光分路器采用1级分光(1:32),部署在小区10kV配电室。
ONU终端需要配置6个ONU。
用户接入点1、4各配置2个ONU,用户接入点2、3各配置1个ONUPON口占用6/32个PON口连接方式使用485线串接各自覆盖区域的电表。
三网融合光分路器用户接入点1、4容量都为48户,每个设置1个1:32光分路器(一级分光)和1个1:16光分路器(二级分光);用户接入点2、3容量都为32户,每个设置1个1:32光分路器。
PON口:占用5个PON口(4×1:32+2×1:16)ONU配置:覆盖用户数160户,需要配置160个ONU。
线缆:馈线光缆:采用OPLC中纤芯(用电信息采集:6根,三网融合:6根,考虑40%冗余,为12.4根,选24芯OPLC)。
配线光缆:用户接入点1、4在配电电缆连接节点处,采用OPLC中纤芯(用电信息采集:2根,三网融合:2根,考虑40%冗余,为5.6根,选8芯OPLC)用户接入点2、3在配电电缆连接节点处,采用OPLC中纤芯(用电信息采集:1根,三网融合:1根,考虑40%冗余,为2.8根,选8芯OPLC)入户光缆:采用2-4芯皮线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