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学风格
第七章 文学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1、文学流派影响一个时代文学的发展与走势 2、不同文学流派的相互竞争推动文学的发展
创作实践 外 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 审美升华 (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 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 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 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 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 白 与 杜 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张爱玲与沈从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 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 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 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沈从文:《边城》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简分法:刚柔二分 繁分法:《文心雕龙》八体 《二十四诗品》
简分法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 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 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 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 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 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 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姚鼐:《复鲁絜非书》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 呈现的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 待于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 成风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的载体。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语言编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2.语体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个性发 展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繁分法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 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 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 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 存在的基本条件
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 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 核。”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 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 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
创作个性区别于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受到题 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世 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 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第三节 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是一定时期里有着相近艺术追求和 思想倾向的作家汇聚而成的文学群体。
文学流派的形成
1、相近的题材 2、相近的艺术风格和相应的文体 3、相近的艺术方法和技巧 4、相近的社会身份和社会阶层 5、自觉结成的文学社团 6、相近的理论主张
文学流派对文学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