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风格PPT

文学风格PPT

• 创作个性并非人人皆有,是在创作实践中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审美性。
日常个性转化、升化为创作个性。创作个性 转化为文学风格
创作实践
外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 审美升华 (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2、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外化、 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格。言语组 织是风格的载体。
语体
• 语体即语言体式(语言运用体式),具体指由于 交际的目的、内容、范围不同,在运用民族语言 时形成的不同风格类型。
• 不同语体体现不同的修辞特点,如专门科技语体 中,陈述句用得最多,疑问句用得极少,祈使句、 感叹句则基本不用。
规范语体
• 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的语言体式,构成其规定
➢ 曹丕《典论·论文》:夫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 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 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一)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它一旦 施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 的有机组成部分。
• 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 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 在根据。
日常个性不能等同于创作个性。
•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习性,常为俗世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 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具有 审美的超功利性。(结合“真实作者”与 “隐含作者”理解)
3、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 呈现的特色。
• 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 合时所呈现出来的特色来理解风格。
• 个性与外在形式
➢ 刘勰“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 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 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中国古代 文论特别强调对作家、作品进行品鉴。
三种基本文学语体
• 抒情语体:多用于诗歌创作,钟爱声音功能,擅 长偏离语言常规且频繁运用修辞手法。
• 叙述语体:多用于叙事作品,具有虚拟性,是双 声话语,甚至多音齐鸣。
• 对话语体:多用于戏剧创作,具有动作性、性格 化和口语化特点。
(2)自由语体
• 在规范语体的基础上加以自由创造的语体称之为 自由语体。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 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 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 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 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
• 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 来分析他们的作品,描述其风格特征,这实际上 是一种广义的心理分析。
➢ 中西文论对此都有丰富的论述
中国文论的相关论述
• 扬雄 “心画心声说” • 刘勰 “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
性” • 刘熙载 “诗品出于人品”
西方文论的相关论述
• 布封 “风格即人” • 黑格尔 “风风格
文学 概论
一、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1、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 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 格。
• 西方的传统风格论即把文学风格视同于语言风格。
•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 高明就是风格。
• 18世纪英国 斯威夫特: “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
亚里士多德
2、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繁分法
➢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途,则数穷 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 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雅与奇反,奥与殊显,繁与约舛,壮与轻乖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 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 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屈、实 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谢榛:《四溟诗话》
➢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 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 此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 虽同,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二、文学风格的内涵
•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 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 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 自由语体真正体现了作家的创作个性,使作家的 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个性发展为风格的惟 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 李白的创作
三、 文学风格的特征与类型
• 1、文学风格的特征 • 独创性
• 稳定性
• 多样性
苏轼 《江城子》二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 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式和笔调曲折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 点。”
钱钟书:《谈艺录》四八
➢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 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 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 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 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 阮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 矜涩纤仄,望可知为深心密虑, 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主要有简分法和繁分法。
简分法
➢ 姚鼐《复鲁絜非书》: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 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 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 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 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 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 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 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 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 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Thanks!
/////////////////
相关主题